鱉,爬行動物,又稱甲魚、王八/水魚、團魚。體長18~24釐米,頭部青灰色,吻部突出。背腹扁平,背盤橢圓形。橄欖綠色。背腹甲包覆著皮膚。背甲邊緣的柔軟皮膚稱作裙邊。當裙邊左右擺動時,能迅速將身體埋入泥沙裡。四肢有蹼,游泳很快。卵生。

每年5~8月產卵。一般夜間上岸,用後肢在泥沙鬆軟的地方挖洞,每次產卵9~15枚,產後用泥沙蓋好,孵化期約兩個月。平時生活在江河湖沼的底部,也常常爬上岸來曬太陽。喫各種底棲的螺、蚌、魚、蝦等。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間潛伏在河底深處淤泥裡冬眠。

是人們喜愛的滋補水產佳餚,它無論蒸煮、清燉,還是燒滷、煎炸,都風味香濃,營養豐富。另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

龍丞甲魚是一種名貴而又大眾化的水產食品,肉味鮮美。背甲是中藥。甲魚的營養價值:甲魚是我國傳統的名貴水產品,自古以來,就以美味滋補聞名於世,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甲魚肉味鮮美,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高級滋補食品,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甲魚甲殼周圍的結締組織稱“裙邊”,是營養滋補最佳部分。

自古以來,甲魚就是補虛佳品。中醫實踐證明,食用甲魚對虛勞、遺精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甲魚營養豐富,不僅有利於肺結核、貧血等多種病患的恢復,還能降低血膽固醇,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

此外,甲魚肉及其提取物(鱉精/甲魚精)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可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還能預防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纖維化。儘管如此,食用甲魚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益。食用注意事宜:慢性胃腸疾患者:甲魚屬寒涼食物,且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動物膠質,不容易消化吸收,故過量進食,可影響消化功能,甚至引起吐瀉。活動性肝炎患者:肝炎患者由於消化酶分泌不足,所以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甲魚中的營養成分。

肝硬化患者:由於甲魚中的蛋白質含​​量極高,蛋白質被腸菌分解可產生大量的血氨,一旦超過肝臟的解毒能力,就能誘發肝性昏迷。腎衰患者:對於慢性腎衰患者來說,甲魚中的蛋白質能使患者的血尿素氮水平進一步升高,從而加重尿毒症症狀。甲魚中的鈣、磷和無機酸又會加劇鈣磷失調,不利於酸中毒的消除。所以,慢性腎衰患者食用甲魚等於雪上加霜。

甲魚巧除腥:甲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但如何去掉甲魚肉的腥味卻不太容易。如果僅用薑、蔥、酒,往往除腥效果不理想。有一種更簡便、更有效的辦法:殺甲魚時,從甲魚的內臟中揀出膽囊,取出膽汁,待甲魚洗淨後,在甲魚膽汁中加些水,塗抹在甲魚全身。稍放片刻用清水漂洗乾淨。這樣處理後的甲魚,再烹製時就沒有腥味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