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54665_2325744950801248_7476706423523508224_n.jpg

[碎念]
我對近年來宣傳標語塞滿書本封面的設計風格感到不耐。通常看見這類風格的外型,都會覺得書的外表就很吵,資訊爆炸到令人無法負荷。
 
會拿起來翻閱,完全是作者提出一個吸引人的閱讀計畫--『十本書,讓你從菜鳥變專家』。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學習、在資料海中擷取到你想要的資料,是個人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世界已經從父執輩的資訊由知識份子、專家壟斷,快速進化成資料開放、資訊爆炸。只要具備閱讀能力,自學可能是更有效運用資源的方式。
 
但這狀況產生一個新的問題:我們不再離知識遙遠,但從雜亂無章、浩瀚無垠的資料中,我們該從哪裡著手?
 
這也是這三年來我遇見的真正問題。
 
以小說創作來說,以前一年有一、二本教導寫作的書籍出版,就會讓創作者如獲至寶。
 
但這一、兩年網路寫作搭上微型創業,各大出版社把新書舊書、國內外教師的著作全部重刷,在比較大型的書店,你甚至可以找到二十多本寫作教學的著作。
 
全買,基礎內容多有重複;跳著買?又怕自己錯過真正的訣竅。
多看,一定比較厲害嗎?也許吧,但花在閱讀教材上的時間太可觀。
 
光是讀資料,就把時間花完,也一樣一事無成。

 

收集而來的「資訊」只是訊息,本身不具任何意義。
然而,分析訊息,將之轉化成有助於做出判斷、採取行動的必備知識,才算得上處理過的「情報」。
......把社群網站視為『獨立的CIA』。
CIA指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它是常見於好萊塢電影的機構,大眾對CIA的印象不外乎諜報等相關行動。
CIA收集情報的方式不限於諜報行動,更透過各種方式取得資訊、分析,運用在戰略上,堪稱專責處理「情報」的單位。
......接由社群網站,讓學習觸角延伸到更高深、更廣泛的領域,同時還能替自己蒐集資訊,進行情報處理。

於是,作者山本勝寬提出『三個月、十本書,讓一般人晉升某領域專家』的閱讀計畫。

 
(一) 用理財概念『投資組合』,設計你的閱讀清單。
只挑選自己喜歡的題材、或重複閱讀入門級的書籍,都會無法提升專業的深度與幅度。
 
讀書清單除了鎖定專業書籍,也必須有效配搭其他書籍,為未來知識中『點與點的連接』埋下契機!幫助你發現未曾思考過的想法,或有別於以往的靈感。
 
山本建議的配搭如下:
經典(1本),小說(1本),漫畫(1本),熟人著作(1本),論文/政策白皮書(1本),海外叢書(1本)。
 
這是山本在本書中推動「投資組合學習術」的骨幹計畫。
 
(二) 調整閱讀順序,提升知識吸收效率
1. 為一般讀者所寫的書,內容中介紹此領域的成功人士、與成功案例。
2. 能綜觀整個產業的商業書或入門書。
3. 閱讀詳細探討單一主題的書,交叉比對觀念中有出入的地方。
 
透過以上技巧,將十本專業書籍整合閱讀,就能將該產業或主題的知識裝進腦袋。
 

〔輸入與提取〕

在學習上重要的並非「輸入」這道程序,而是創造大量「提取」的機會。
 
建議方法如下:
1. 閱讀書本是「輸入」知識的方式,寫部落格就是製造「提取」機會的工具。
建議在讀過作品後,就把書評寫在部落格上。這個步驟不限於閱讀,而是在書本及其以外所有的學習經驗。部落格就成了開拓個人視野與世界觀的工具。
 
2. 旅遊,與寫遊記
自學者常發生的問題,就是停滯在自己一清二楚的世界、自己在乎的世界、觸手可及的世界裡,陷入無法跨出舒適圈欣賞全世界的窘境。
換句話說,就是陷入視野僵化的狀態。
 
把視野從日常生活中、轉移到其他領域,接觸完全背道而馳的新觀念,體驗前所未見全新的事物,對學習中期,非常重要。
 
最具體的轉換方式,就是旅行。
旅行、玩樂,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對談。
在陌生的環境中,人們會運用自身的能力,學習與環境共存、與全新的人物溝通,自然而然擁抱新的事物與概念。
 
然後我們必須將此次實際的考察,連結自身所學。
 
最具體簡單的方式,就是在部落格寫遊記。
 
經過旅行與玩樂,在部落格上以淺顯易懂又具有魅力的文字,向不特定多數人分享自己開心的經歷,獲得全新的視野與體驗,藉此消化所學,將知識內化成智慧的資產。
 
無論發生什麼事、和任何人交談,光是保持『如何將事情經過寫進部落格』的想法,就能形成智慧的觸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