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845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建議大家找個無人安靜打擾的地方,吸收效果更佳=)

假期裏Boy 的微信讀者羣好不熱鬧,大家每天都在討論各種職場成長的深度問題。前幾天有人問道:

總是覺得自己懷纔不遇,沒人賞識自己,每天只能埋頭苦幹的人想要飛黃騰達出路在哪裡?

今天的文章,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在正式開始之前,我先拋出觀點:

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什麼懷纔不遇。所謂的懷纔不遇,只是你的才能還不夠罷了。

為了清晰說明這個問題,下面我從三點來分別解釋。

首先,我們來看大趨勢:

世界正變得越來越扁平。

如果你留意了最近的商業經濟新聞,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公司都開始強調

「無邊界組織」

這個概念最初來源於通用電氣的CEO傑克韋爾奇,後來經過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逐漸升級變成許多大公司內部推行的一種組織架構革命。

什麼叫無邊界組織呢?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不再按照傳統的職能屬性來劃分部門,而是將它們糅合在一起,每個員工都可以和擁有不同技能的人在一個單元組織裏共同協作,彼此之間沒有邊界,無障礙交流。

比如產品研發,銷售,傳播,公關甚至是財務都被放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隊,共同攻克一個項目目標。等到目標達成,這些人又被打散到其他的單元組織裏,為新的項目工作。

像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許多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推行這種工作模式,並由此延伸出一套內部競爭機制。

他們讓公司內部不同的團隊共同PK一個項目,然後選出一個最佳方案,最後集中公司資源來幫助它迅速成長。團隊裏的每個人都對項目的最終結果負責,各自的才能被盡善其用,不存在誰職位高誰就能一言九鼎的情況。

許多我們熟知的互聯網產品,例如微信、王者榮耀等就是騰訊內部競爭的產物。而它們的最初構想,都來源於最普通的員工。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迅速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一旦出現新的競爭對手或市場風向改變,可以靈活迅速地制定對策並執行。你不需要拿著一份計劃書從地區彙報到中央,再從中央彙報到全球總部。等到兜一圈下來終於決定做了,黃花菜都涼了。

無邊界組織以目標為導向,強調「快、準、狠」。即:

快速嗅到風向變化,準確把握市場需求,狠下手來全力以赴。

它並不遵循傳統企業的金字塔式結構,

不需要層層上報給大老闆,也

沒有諸如總監、經理、主管的層級壁壘,更

不會受制於龐大人員規模所帶來的效率遞減。無邊界組織更像是企業內部一個個小的作戰單元,可以隨時組裝,隨時打散。

在這種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作為員工的每一個個體,不用擔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沒。因為這種組織的目的,就是讓最有價值的想法能夠最快地被接受和執行。

用大白話來說,這是一種「你行你上」的工作模式。

它讓最優秀的人才,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最有挑戰的事情。

傳統企業是存量思維,一個蘿蔔一個坑,越往金字塔頂端,機會越少;而扁平化組織是增量思維,它每時每刻都在創造新的機會。

比如現在很流行的眾包工作模式,就是扁平化組織的一種應用。

客戶將項目需求發布在網上,全世界各地擁有相應技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利用網路進行項目溝通與協作。

而每一次眾包機會你都可以嘗試不同的角色。

例如今天你在這個項目做的是營銷公關,下次可以去另一個項目做商務拓展,再過段時間去做產品經理也沒問題。

只要你的能力足夠強,機會總是源源不斷。

講完了大趨勢,我們再來看身邊:

你能展示才能的出口越來越多。

如今除了寫微信公眾號,還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社交網站,專業技能論壇等供你展現自己的才能。

比如Linkedin 領英或者脈脈。這些地方每天聚集著各行各業的職場精英人士,你可以花時間去研究一下如何在上面優化自己的職業檔案,加入某些主題討論或者發布職業需求。

比如GitHub, 這裡是程序員的天堂。每天都有各路好手在GitHub上交流技術經驗,發布項目心得,你在這裡能認識許多頂級互聯網公司的大牛。

再比如像36Kr、知乎等這種商業科技泛知識類平臺,現在也能開通個人專欄。你對某個領域有什麼見解,就堅持不懈寫下去,只要內容夠好就一定能吸引與你志同道合的人。

總之,只要用心去找,你一定能找到可以展現自己才能的出口。

那些只會埋頭苦幹卻不懂展示自己的人,是一定要被淘汰的。因為你需要花更久的時間,被動地讓別人去了解你,接受你,賞識你。

但這個世界已經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你。

得益於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懷纔不再像懷孕,非得時間久了才能看得出來。一個人有沒有才能,他說幾句話,寫幾篇文章,發表幾個觀點就能看得出來。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現在基本不可能。除非你真有諸葛亮一般經天緯地之才,值得有人為你苦苦等待。否則,還是主動一點。

我有個朋友,在簡歷上就會放自己的作品集網站和公眾號鏈接。每次面試的時候,面試官都會問他這是什麼。這就打開了場面,接下來他能滔滔不絕和對方聊好久。

你看,主動一點,機會就能多一點。

以上兩點,都是外面的變化,給你帶來的機遇。這些近在眼前的機會如果還抓不住,那就真的不是懷纔不遇的問題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讓自己脫穎而出呢?

最後給大家說幾個小建議。

沒有花裏胡哨的辦法,只有最淳樸的七個字:

會寫,會說,敢表現。

之所以說淳樸,是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下面我分別來講。

a)會寫:勤於記錄,積少成多

能夠把你的所思所想用邏輯清晰、精鍊的文字準確表達出來,這就叫會寫。

寫作是成本最低的才能展示方法,也是未來每個人都要具備的底層核心能力。

寫作能力提高了,你的思維和表達能力也能夠提升。

那麼如何訓練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寫「日誌」。

注意,這個日誌可不是朋友圈裡的美食打卡或心情分享,而是你

對時事熱點的觀察與思考。

比如,為什麼范冰冰補繳了8億罰款就可以不被追究刑事責任?這背後的法律考量是怎樣的?稅法這麼規定對以後的行業發展有什麼指導意義?

再比如,特斯拉的CEO 馬斯克被迫退出董事會,這會對特斯拉未來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為什麼馬斯克對特斯拉如此重要?他的接任者該如何處理接下來的爛攤子?

這些問題都是很好的思維鍛煉與寫作的素材。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從50字100字寫起,然後逐漸擴充篇幅,從寫幾句話,變成慢慢寫幾段話,最後再擴充成文章。

你寫的篇幅越多,經驗才會越足,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也會越強。

可能這時有些朋友會問:我很想寫,但是文筆不好寫不出來怎麼辦呢?

這時你要去閱讀。去找那些你認為寫得好的作者的文章,耳濡目染地去感受他的寫作思路和手法。時間久了,你寫出來的東西就會帶有這些人的印記。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好像你看郭敬明的文章多了,你寫出來的文字也會「悲傷逆流成河」。參照物的力量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

當積累寫到10萬字的時候,你的寫作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這時,你就擁有了展示自我才能的第一件武器。

b)會說:放大聲量,刻意練習

能夠把自己的觀點聲情並茂地講出來,吸引聽眾的注意,這就是會說。

你有沒有發現,口才好的人在職場上往往佔盡先機。即使你腦子裡有一大套東西,可是講不出來,一樣是白搭。

而那些會說的人,哪怕觀點待斟酌,邏輯有問題,可在他的舌燦蓮花下,這些瑕疵都能被掩飾過去。聽眾如果不仔細分析,很容易就被他這麼帶過去了。

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忽悠,但會忽悠的人,同樣有本事。你可以學其精華,去其糟粕。

怎麼去做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聲朗讀。

你可以把你喜歡的書籍或文章,在家對著鏡子大聲朗讀出來,提高自己的演講臨場感。

這個方法,來源於美國教授斯蒂夫盧卡斯寫的《演講的藝術》。在書中,他用這個簡單的辦法幫助了超過1000名「演講恐懼者」克服障礙,流利演說。

這裡的祕訣在於,當你在大聲朗讀的時候,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說話節奏、習慣甚至毛病,這是除你之外其他人不可能知道的。只有通過親身實踐,你纔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演講風格。

更進一步,你還可以大聲朗讀自己寫的作品。這時你會發現,文字寫出來和說出來,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個就留待大家去實踐琢磨,你會發現許多意外驚喜。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抓住任何交談的機會,來鍛煉自己的口才。比如拿奇葩說裏的議題和朋友討論,或者就某個新聞話題展開一番「小辯論」。這裡並不用得出什麼結論,而是在過程中不斷練習說話的技巧。

最後完畢了,再做一番簡單的復盤,總結一下自己講話的語氣、動作、聲量、節奏都有哪些特點,通過朋友的反饋來幫助你更好了解自己,提升講話的能力。

總之,用刻意練習的方法給自己創造機會多去說,它和寫作一樣都沒有捷徑,唯手熟爾。

c)敢表現:放下臉面,不怕冒頭

上面兩點說的都是技巧,最後這一點說的是心態。

這個時代比的不再是誰更有才,而是誰更有膽。如今

許多人即使有才也不表現出來,他這不是懷纔不遇,而是懷纔不敢。

中國人都說槍打出頭鳥,可看看我們周圍那些闖出一番成績的人,有哪個不是出頭鳥?

那些拼了命打壓、嘲諷你的人,要麼是自己也不敢,要麼是害怕你比他還敢。而只有那些做不到的人,才會慫恿其他人也不要做到。

《權力的遊戲》裏,獅家的主人泰溫蘭尼斯特有句話說的很對:

「獅子從來不會去問羊的意見。」

你如果真有一身才幹,就不要去考慮那些懦弱膽小者的看法,而是去想如何利用大環境、渠道和資源來讓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現。

還記得文章最開頭說的無邊界組織嗎?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徵兆。未來社會給予人才的平臺只會越來越多,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再也不會有「酒香不怕巷子深」。

所以請主動一點,不要像羊羣一樣永遠呆在一個區域。而是

運用互聯網路、社交媒體等這些時代賦予你的武器,去開拓自己的視野與出口,像獅子一樣去找尋獵物。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什麼懷纔不遇。

世界正變得越來越扁平,身邊能夠展示才能的出口也越來越多。想要脫穎而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寫作和說話的能力,最後再加上充分的膽量,不要偏安一隅。

記住,綿羊永遠不可能成為獅子。

各位共勉。

今日互動話題

你有什麼展示自己才能的好方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