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穀神星”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最大的物體,它也是內太陽系(太陽和小行星帶之間的區域)中唯一的矮行星。它是小行星帶中第一個被發現的天體,由朱塞普·皮亞齊在1801年發現。在2015年,當黎明號探測器到達小行星帶的時候,穀神星成爲了第一個受到宇宙飛船“拜訪”的矮行星。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這是曙光號在2015年5月拍攝,以原色呈現的穀神星。作者 Processed image: Justin Cowart, The Planetary Society

穀神星被稱作爲小行星已有多年,但穀神星比它的岩石狀鄰居更加大,並且有着許多的區別。於2006年被科學家定義爲矮行星。即使穀神星組成了25%的小行星帶的質量,但對於相對小的行星冥王星仍舊是它質量的14倍。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穀神星顯示已經有區分成岩石、核和冰的地幔,並且在冰層之下可能留有液態水的內部海洋。表面可能是水冰和不同的水合物礦物,像是黏土和碳酸鹽的混合物。在2014年1月,在穀神星的幾個地區都檢測到排放出的水蒸氣。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在主小行星帶的大天體牀不會發出水蒸氣,因爲這是彗星的特徵。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圖片顯示的是穀神星(左邊底部)、月球和地球的尺度比較。作者 PlanetUser Gregory H. Revera, 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

穀神星是由羅馬神話中農業與豐收女神“色列斯”所命名,英文單詞“cereal”穀物源於相同的名字。在希臘,它被稱爲狄蜜特,是與羅馬的穀神有着相同意義的希臘文。在英文,狄蜜特是小行星1108的名字。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穀神星一處亮點

瞭解穀神星的十個小知識

1.小世界

穀神星的半徑只有296英里(476千米)。如果地球的大小等於一個鎳幣,那麼穀神星就只相當於一個罌粟花種子。

2.公轉週期

穀神星的公轉週期是1682個地球日,也就是4.6個地球年。

3.自轉週期

穀神星完成一個自轉只需要9個小時

4.不再是小行星

穀神星比它的鄰居小行星要更加的大並且有着太多的差別,科學家在2006年將它定義爲了矮行星。

5.大氣層

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穀神星有大氣層,只有零星的水蒸氣(可能來自因爲微小的撞擊所發射出來的冰)

6.衛星的有無

穀神星沒有任何衛星

7.行星環的有無

穀神星沒有行星環

8.來自宇宙探測器第一次的拜訪

當黎明號在2015年第一次到達穀神星,研究了它的表面,組成和歷史。

9.潛在的生命?

科學家們想要研究了穀神星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因爲它有一個其他許多行星都沒有的特點:水。

10.對食物的嚮往

穀神星是由羅馬神話中農業與豐收女神“色列斯”所命名,英文單詞“cereal”穀物源於相同的名字。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邊緣最陡峭的阿胡拉山,估計高度約5 千米。在2015年12月,曙光號在高度距離385 千米拍攝的影像。作者 NASA / JPL-Caltech / UCLA /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Studies /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 IDA / 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

你知道嗎?

穀神星是由一個尋找恆星的天文學家所發現的。他原本以爲找到的是一個彗星,隨後受到來自其他天文學家的幫助將它定義爲了行星。隨着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發現,科學家決定將穀神星稱爲小行星(在小行星帶中最大的一個)。之後在2006年,穀神星被重新分類成爲了矮行星(最接近地球的一個矮行星)。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流行文化角度

作爲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科幻故事中被大量提到。在電視劇”蒼穹浩瀚”中,穀神星被人們稱作爲殖民地:在PC遊戲“天旋地轉”中,穀神星作爲其中一個神祕關卡中的地點。在電子遊戲“命運”中,穀神星被一羣叫做“人類黃金時代的終結”的外星種族所殖民,之後穀神星被定居在小行星帶上的人類文明所摧毀。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關於穀神星的觀測

當穀神星在近日點附近衝時,它的視星等可以達到+6.7等,一般認爲對裸眼來說這樣的光度還是太暗而難以見到,但視力特別銳利的觀測者可能可以看見這顆矮行星。穀神星在2012年12月18日的視星等可以達到+6.73等。

亮度可以達到這種程度的小行星還有竈神星、智神星(在罕見的近日點衝)和虹神星。穀神星在合的時候光度是+9.3等,相當於使用10X50的雙筒望遠鏡可以看見的最暗天體。因此,當他在地平線上的任何時刻,只要天空夠黑暗,都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看見它。

這裏有着你想了解的穀神星知識

NASA"黎明"號探測器探索穀神星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