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圖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4月1日,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國債券今天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人民幣債券將會是指數內繼美元、歐元和日元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這意味着中國市場投資渠道進一步對外開放,中國在岸債市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性和受歡迎程度日益提升。

穆迪副董事總經理鍾汶權預計,全面納入指數將有望爲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帶來約2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主管及基金經理Bryan Collins表示:“人民幣債券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更趨健康和活躍,這將有利於支持中國經濟長期的可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底,外資持有中國政府債券的比例已升至超過8%。投資需求的持續增加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債券良好的收益率、與其他資產回報率的較低相關性,以及中國央行相對寬鬆的政策傾向,這些因素也使中國政府債券成爲了2018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之一,回報率超過9%。”

而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的進程已醞釀已久。2016年10月,彭博巴克萊委員會首次考慮將人民幣債券納入全球綜合指數。2019年1月,彭博公司正式確認中國債券於4月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

天風證券研究統計指出,隨着中國債券納入主流指數的進展加快,境外機構也開始逐漸增持中國債券。根據中債登和上清所的託管數據統計,截止2019年2月,境外機構在我國債券市場合計託管債券餘額17151.87億元,其中持有國債的數量已經達到10824.79億元,相較於2014年6月份1630.48億元的規模已經增長近6倍。

從債券品種來看,境外機構更加偏好我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金融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兩者的存量規模分別爲63%和22%,同業存單佔比也比較高,達到11%,而信用債佔比僅爲4%左右,境外投資者對於我國信用債的參與程度有限。

對於境外投資者對於中國債券的配置種類,鍾汶權表示,目前國際投資者主要持有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他們憂慮企業發行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問題,以及企業債券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這令其對於公司債望而卻步,從而阻礙其對於該類別資產增加配置。近期的違約事件也加劇了這種擔憂。儘管如此,隨着投資者對境內市場的投資和了解增加,他們會更願意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並擴大對地方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資產支持證券 (ABS) 等信用債券的投資。

展望後市,Bryan Collins表示,中國政府債券已成爲負相關性和零風險資產類別中的投資新貴,我們認爲全球投資者可憑藉有關投資在整個市場週期內持續受惠。中國在岸債券市場持續發展,也將間接利好整體亞洲固定收益市場。

此外,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劉鴻基也表示:“隨着中國着力刺激增長,加上美聯儲立場趨向溫和,使風險資產得到支持。企業將可更容易獲得融資。雖然去年中國債券的違約宗數確有增加,但2018年中國在岸債市的違約率仍處於不足1%的偏低水平。整體而言,我們仍然看好亞洲及中國信貸市場,並繼續配置風險資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