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具有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抗衰老、保肝、利尿、抗應激反應、降低血壓和非常廣泛的抗菌作用。

黃芪主產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蒙古黃芪主產於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地,全國各地均有引種和栽培。

許多葯農都喜歡種植黃芪,但大多都產量不高。如果依照下列方法去種植的話,每公頃可產幹品 3500公斤左右。下面我們就說說黃芪的高產種植方法。

一、地塊選擇

黃芪喜涼爽氣候, 耐寒、耐早,忌高溫,怕水淹,適宜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透水力強,中性或微鹼性的砂質土壤種植。所以,一定要按照要求選擇地塊。

二、栽培與繁殖

1.繁殖方法

黃芪一般採用種子進行繁殖。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因黃芪種子存在一定的休眠特性,所以,要用機械損傷或物理、化學處理的方式促使其發芽。

在繁殖前可將種子放在開水中攪拌1分鐘左右,攪拌後應立即加入冷水,調節水溫至40℃,浸泡2小時後,將水倒出,加蓋燜12小時,待種子膨脹或外皮破裂時即可播種。

播種時多採用直播法,春季播種在3月中下旬土地解凍後進行,夏播可在7月上中旬進行,秋播南方在9月播種,北方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土地未上凍前進行。播種時先整平耙細土地並起畦,按行距25 ~30釐米,深3釐米,將種子與細沙拌勻後進行條播,並覆土稍壓實,每公頃播種量約為22.5千克左右。

2.裁培方法

春季土地解凍後,每公頃施入廄肥45000公斤,磷酸氫銨300公斤做基肥,翻耕入土,整平耙細,起寬1米、深30釐米的畦,並開好排水溝;當苗高5釐米時開始間苗,10釐米時按株距10~12釐米(蒙古黃芪6~7釐米)定植;黃芪耐旱,一般情況下不必灌水,雨季應及時排水防澇;當苗高4~6釐米時、7~8釐米時、定植後均要進行中耕除草,以後每年中耕除草 1~2次。

種植後頭兩年, 每年結閤中耕除草施肥2~ 3次,分別在5月上旬每公頃施入硫酸銨225公斤,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公頃施入尿素150公斤,7月上旬每公頃施入過磷酸鈣750公斤、餅肥2250公斤,廄肥3000公斤,可將其混勻,撒入行間開好的溝中,並覆土;2年後每年施肥2次,越冬時每公頃施入廄肥30000公斤,施入後培土,4月追施1次速效肥料。另外,為控制高度,每年7月底打頂1次。

3.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 為害葉片和果實。主要癥狀是葉片和果實表面發病初期有層白粉,然後出現很多小黑點,嚴重時整株枯死。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20波爾多液噴霧,每半月噴1次,連續噴2~3次。

(2) 紫紋羽病 為害根部。主要癥狀是莖葉自下而上黃萎,最後全株枯死,根表面出現紫色菌索膜和菌核,爛根。發現病株硬立即拔除銷毀,並用石灰水灌穴,播種前每公頃用300~ 375公斤生石灰和氮肥混合作基肥,或每公頃用70%敵克松粉劑22.5公斤和375公斤細土拌勻進行土壤消毒,另外注意勿連作。

(3)豆莢螟 為害果實和種子。可用80%晶體敵百蟲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週1次,連續噴灑2次。

(4)豆莢蠅 為害莖稈。 破開莖稈可見黃褐色蟲糞,植株易折斷或嫩梢逐漸枯萎。發病後可用90%敵百蟲10000倍液噴霧,每週1次,連續3~4次。

(5)蚜蟲 為害嫩梢。可用40%樂果乳油1 500~2000倍夜噴霧, 每週噴灑1次,連續噴灑2次。

以上就是黃芪的高產種植方法,希望能夠幫助你。

總而言之,黃芪是比較傳統的中藥材。如果按照以上介紹的種植方法進行種植就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你可以參照一下試試。


感謝邀請

在回答前先來看看服用黃芪有哪些功效。

用黃芪泡水喝,有增強體質的功效。用黃芪泡茶喝,是最為簡單容易操作的,一種食用方法,它有著排膿,增強體質的作用。

由於它的價值很高,所以現在種植的農戶越來越多,但是想要產量好,就得需要掌握種植技巧。

下面我分享一下,黃芪種植技巧。黃芪在中藥的世界中佔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它能和許多藥材一起搭配使用,使用極其廣發。種植的人葉非常之多,下面給大家講講種植黃芪高產的技巧。

1.土地選擇,要產量好土地選擇是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選擇土壤厚,排水流通。的地方來種植,在種植前需要對土地進行施肥,通常施農肥或者磷肥即可。

2.在播種前需要將種子處理過才猛播種,先將種子放入50度左右的水中攪動,泡24小時即可取出,用濕布包著,等到開始發芽後就可以播種了。

3.種植一定要保持每一珠苗之間的距離,定期到地裏除草,避免雜草和黃芪搶養分,在期間出了除草還需要進行追肥。

回答完畢。

黃芪怎樣種植能高產,得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黃芪種子的選擇,有幾個要求:新種子,曬乾後存放的,無發黴,沒有暴曬。黃芪的種子比較挑剔,不幹,易發黴影響發芽率,暴曬後牙胚破壞,發芽率更低。最好找熟人的種子,保證出芽率纔是高產的第一步。

第二,選苗,黃芪每年的初春,大地消融後,開始挖黃芪苗,要注重選擇芽沒有破壞的,莖桿整齊的。俗話說:從小看大,黃芪能否長勢好,黃芪苗也是重要原因,好的苗一般能長成好的葯。

第三,除草,人要受教育,不教育不成材。黃芪栽種後,盛夏時節草木繁茂,如不抓緊除草,則會被雜草掩埋,影響黃芪在土地上汲取營養。除草特別注意不要踩斷表皮的芽皮,正是吸收陽光和糖分的時候。最好不要用除草劑之類的化學物質,會影響黃芪後期的含量。

黃芪的高產,是綜合管理的結果。


黃芪分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兩種,主要分佈於北方,山西、內蒙、甘肅、寧夏、東北是主產區。黃芪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耐寒、怕澇,喜晝夜溫差大的環境。

(一)黃芪是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栽培技術分育苗移栽和直播種植兩種,下面介紹黃芪育苗移栽、直播種植的兩種栽培方法以及黃芪的種植成本、收益。

A、黃芪育苗移栽,一般是育苗一年,移栽一年,兩年收穫成品,產量高,能達到2000斤左右/畝,苗期和移栽期的生長年限大約都是5~6個月左右,不同的地方生長年限亦不一樣。育苗移栽的優點是既可集中利用時間和地力,又可減少投資,便於人工採挖,提高產量和質量;缺點是產品含量不高、有效成分不足。

一、選地整地。土地選擇向陽或半向陽地,黃芪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耐寒、耐旱、怕澇,除苗期需水較多外,其它時間對水分沒有特殊要求。黃芪屬深根植物,因此整地時深度應達到30~45㎝,便於根系下扎。平整土地的同時,施2500~3000公斤農家肥。有條件的地方整地前,最好灌溉一次。

二、種子處理。黃芪種子硬實率很高,播前需進行種子處理,可以提高出苗率。

1、機械處理。這是黃芪種子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提倡使用。⑴溫湯浸種法:取種子置於容器中,加入適量開水,不停攪動大約1分鐘,然後加入冷水調節水溫至40℃,放置2小時,種子加覆蓋物燜8~10小時,待種子膨大或外皮破裂時,可趁雨後播種。⑵磨面機剝皮法:將種子倒入磨面機的漏斗中,待種子外皮剝至由棕黑色變為灰棕色時即可播種。

2、硫酸處理法。用濃硫酸處理老熟硬實的黃芪種子,發芽率高達90%以上,比不處理的提高50%左右。方法是每克種子用90%的硫酸5ml,在30℃的溫度條件下,處理2分鐘,隨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播種。

三、播種。一般在穀雨前後育苗種植,育苗需種籽20~25斤/畝,處理後的種子7天左右即可出苗,未經處理的種子需15天左右。種植時順便撒施辛硫磷殺蟲劑顆粒3~5袋(1000克/袋)。育苗種籽應該以撒播為主,撒施土地覆蓋率高,苗全苗壯,產量高。

四、除草。黃芪幼苗期基本上是黃芪苗和雜草同時生長,很容易造成草荒,所以必須除草。苗期一般除草2~3次,避免苗小被草瞎的狀況出現。

五、施肥。苗期需追肥兩次,追肥需趁雨前進行,肥料最好用複合肥(如史丹利三銨),每次15斤左右即可。

六、澆水。黃芪苗期需水較多,有條件的地方可於播種前輕澆一次水,便於種子發芽;中期苗小時亦可適量澆水,有利於黃芪苗的生長。

七、起苗。第二年春季的3月下旬~4月中旬,土壤解凍後越早起苗越好。起苗前去掉地上部分,邊起苗邊移栽。採挖時先從地邊開始,貼苗開深溝,然後逐漸向裏挖,要深挖,不要弄斷苗的根部。挖出的種苗及時覆蓋,防止失水。用挖掘機或機械採挖更好。

八、移栽。起好苗後,然後移栽、輪苗,輪苗時將黃芪苗平放入地壟中,苗與苗之間距離大約8~10㎝左右,然後覆土。

九、採收。秋季9月下旬,黃芪莖蔓變黃時,可採挖,機械、人工皆可。

B、直播黃芪。山西直播黃芪種植的比較多,大多數是半野生黃芪,生長年限長達8年之久,畝產量800~1000斤左右。下面以渾源、天鎮的半野生黃芪直播為例說明直播黃芪的栽培方法。

一、種植季節。春、夏、秋三季皆可種植,春季播種需要雨後進行,否則播後很難出全苗,且易發生『『吊根』』現象,使幼苗枯死,因此若不下雨,可夏播。由於北方降水少,所以夏季種植最好,在大暑和小暑之間最合適,雨水足,種籽易發芽,保證苗壯苗全。而秋播一般不提倡,因秋苗不利越冬,苗小,翌年出苗後,主根亦分叉,容易形成小老苗,也不利於抗病蟲害。

二、種植方法,可採用點播、條播和撒播三種方式,各有利弊。點播種籽用量少,條播適宜於除草,撒播操作簡單、產量稍高。

三、選地整地、種子處理。與移栽黃芪育苗時基本相同。

四、播種。與移栽黃芪育苗時基本相同,但畝用種量3kg左右。

五、除草。苗期除草與移栽黃芪育苗時相同。直播黃芪除草,若農民個人種植,可人工拔除;如果包地大戶除草,可選擇豆科植物黃芪專用除草劑除草。直播第二年需除草2~3次,此後幾年不用除草,讓黃芪自然生長,達到半野生的狀態。

六、施肥。苗期盡量使用農家肥,絕對不能用化肥。此後讓黃芪自然生長,不必追肥。

七、病蟲害防治。

1、黃芪的病害一般有白粉病、根腐病、鏽病等,防治應以預防為主,每年秋季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或提前拔除病株。

2、黃芪的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蚜蟲等,防治方法:可用燈光誘殺、糖醋液誘殺、人工捕殺,亦可播種時將辛硫磷顆粒拌入種子中或耕地時撒入土中。

3、黃芪的鼠害,鼠害主要是田鼠,俗稱沙耗子,咬食黃芪根部,並把喫剩下的儲藏起來,危害嚴重。防治方法:可用老鼠夾、鼠藥滅鼠,但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八、採收。秋季9月下旬黃芪莖蔓變黃時或翌年春季黃芪未發芽時,可採挖,機械、人工皆可。

1、採收時間的確定。半野生黃芪生長年限至少5年,5年內採收則藥效、含量不夠,生長5年的黃芪根長可達1米左右,長者可達2米多,可收穫鮮品1000~1500斤左右,折幹率2.5:1。渾源的半野生黃芪一般收穫年限都在8年以上。

2、採挖。『『鞭桿芪』』可人工採挖,盡量保持根系完整;普通黃芪使用機械,用挖掘機採挖,人工撿拾。

九、種子採收。黃芪第一年不結籽;第二年種子亦不多,而且種子質量不高;第三、第四年是黃芪種子質量最好、產量最高的時候,可採收作為留種用。

以上是移栽黃芪和直播黃芪的栽培技術,與大家共同探討,歡迎討論!接下來談談黃芪的種植成本和收益!

(二)黃芪為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大宗中藥材品種,年需求量大約3.5萬噸,分直播和人工移栽兩種方式。兩種方式種植成本和收益各不相同,利弊各異。黃芪的種植成本及收益,農民、包地大戶、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差別很大,下面以2018年農戶和農業合作社為例簡要分析一下。

一、農戶黃芪種植。

1、移栽黃芪。⑴成本:黃芪苗大約120斤/畝,4元/斤,種苗需480元;肥料需三銨2袋×135元=270元;採挖人工費用(家中勞力不夠需僱2~3人幫忙進行採挖)300元/畝。共計1050元。⑵收益:畝產鮮貨1200斤,1.8元/斤,鮮貨收益1200斤×1.8元-1050=1110元。幹品(移栽黃芪折幹率大約為3:1)為400斤×7.5元=3000元-1050元=1950元。(備註:農民自己的土地及耕地、除草、輪苗、施肥、幹品曬制等的勞動力均不計在內)

2、直播黃芪(以山西渾源、天鎮的半野生黃芪為例,品種為蒙古黃芪中的正北芪系列,生長年限為6~8年)。⑴成本:黃芪籽大約6斤/畝,60元/斤,種籽需360元;肥料(含追肥)需三銨1袋×135元=135元;採挖工費(挖掘機採挖,人工撿拾)1000斤×3元=3000元/畝(360或450挖掘機每斤抽取3元,勞動力為自己人,不計入工費)。共計3495元⑵收益:畝產鮮貨1000斤,7元/斤,鮮貨收益1000斤×7元-3495=3505元。幹品(移栽黃芪折幹率大約為2.5:1)為400斤×21元=8400元-3495元=4905元。(備註:農民自己的土地不計,耕地、除草、撒籽、施肥、幹品曬制等的勞動力不計在內)

二、農業合作社黃芪種植。

1、移栽黃芪。⑴成本:黃芪苗、肥料相同,亦是480元+270元=750元,土地租金200元(北方中藥材種植租地大多為旱地,租金相對低),耕地、輪苗、除草65+200+80(全部是僱人幹活)=345元,採挖工費480元/畝(機械化操作,由於輪苗時為平放,所以相對容易拋挖,大約300元/畝,但需人工撿拾),共計1775元。②收益:畝產鮮貨1200斤×1.8元=2160-1775元=385元。幹品400斤×7.5元=3000元-1775元-400斤×1.5元(曬制幹品,農業合作社需要僱工)=625元。

2、直播黃芪。(仍然以山西渾源、天鎮的半野生黃芪為例,品種為蒙古黃芪中的正北芪系列,生長年限為6~8年)。⑴成本:黃芪籽大約6斤/畝,60元/斤,種籽需360元;肥料(含追肥)需三銨1袋×135元=135元;土地租金100元(渾源、天鎮種植黃芪租地大多為坡地、二荒地、荒地,租金低),耕地、撒籽、施肥、除草65+15+20+80(全部是僱人幹活)=180元,採挖工費(挖掘機採挖,人工撿拾)1000斤×3元+120元×1.5天=3180元/畝(360或450挖掘機每斤抽取3元,人工撿拾需要1.5個人工,每個人工費用120元/天)。共計3955元⑵收益:畝產鮮貨1000斤,7元/斤,鮮貨收益1000斤×7元-3955=3005元。幹品(移栽黃芪折幹率大約為2.5:1)為400斤×21元=8400元-3955元=4445元。

移栽黃芪畝產1200斤鮮貨,需要好年景,若遇乾旱,畝產可能就下降到六、七百斤;而半野生黃芪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如缺苗、田鼠禍害、鼴鼠搗亂、地下蟲害、草荒等等,因生長年限過長,遇到各種災害也是正常現象,所以畝產1000斤鮮貨,絕對是高產。出現如此種種情形,農民還好,自己付出辛苦,不賠就行,而農業合作社就慘了,只能大虧特虧,無可奈何。

三、2019年黃芪種植前景預測。2018年,黃芪價格出現了下滑,但幅度不是太大,若葯農自己種植,自己呵護、採挖,基本沒有人工成本,按18年的市場價格計算,葯農收益仍然合算,比種植糧食作物收益高不少。但包地大戶、農業合作社相對來說利潤就比較薄了。而19年黃芪面積擴大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藥材少了是寶,多了是草『』,所以,2019年黃芪種植,如果農民個人種植,依靠辛苦,尚可行;如果是土地流轉戶、合作社就盡量不要撞南牆了,避免到時候頭破血流。

上面對黃芪的栽培技術、成本及收益作了詳細的回答,以饗讀者,不足之處敬請諒解!歡迎大家共同探討,促進中華民族傳統中藥材事業的振興和繁榮!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