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這一事件,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讓另一些人,渴望着命運的被改變。或許,就包括因“西安事變”而失去人身自由的少帥張學良。人們很想知道,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他是否知道他日夜神往的北平正在發生的這一變化?而他又在其間做了什麼?

作者 海龍

北平和平解放与释放张学良悬案,日记显示他的消息似乎很灵通

1948年張學良在臺灣囚禁時和特務劉乙光一家
北平和平解放与释放张学良悬案,日记显示他的消息似乎很灵通

張學良日記

筆者近日在紐約哥大珍本書庫“毅荻書齋”查覽張學良捐贈的手稿和歷史文獻,翻檢張學良1948年底到1949年初的日記,很多跡象表明,當時被囚居已經12年的張學良遙望北天,無日不在關心着政局發展、期盼着爲自己爭取自由。

時局之變

張學良的消息似乎很靈通

北平和平解放与释放张学良悬案,日记显示他的消息似乎很灵通

1947年十月張治中到臺灣探望被囚的張學良

衆所周知,張學良的日記是要隨時被搜檢和審查的,這裏面不會有太多心聲的流露。也因此,所謂的張學良“日記”——這被世人盛傳極其神祕的《張學良日記》的真跡,絕大部分是空白無一字的!

而在被囚禁後的日子裏,張學良也習慣了不去傾訴。所以他的日記相當一部分常常數日沒有內容。通常只在印好的格式中填報一下當日的天氣陰晴、氣溫和所處地點而已。可是,即使如此,細讀張學良在北平解放前夕那半個月所記的日記,仍有一些難得的歷史訊息。

首先,這些日記顯示出張學良的消息非常靈通。1949年從元旦到1月9日間,經過了多天的完全空白後,次日張學良記載他讓監管他的特務頭子劉乙光去臺北,給陳誠帶去了一封信。

陳誠乃張學良當年之故交,他剛剛於1月1日暨一個多星期前才被蔣介石“總統令”公佈爲臺灣省主席兼臺灣警備司令;陳誠1月5日方抵達臺北,張學良就向他帶信,少帥之情報獲得不可謂不準確不及時也!當然,這天的日記只有劉乙光帶信這寥寥幾個字的記述,信的內容全然沒有披露。但是綜合那時的時局——這一年,解放軍以摧枯拉朽的氣勢開始瞭解放全中國的最後戰役。遼瀋大勝,平津戰役也勝利在望。其後的淮海、渡江戰役接踵而至。

帶信的舉動,無疑顯示着,他想爭取在這個春天裏獲得自由。

應時而動

一場流產的釋放風波

對於被絕密幽禁的張學良,世人似很難相信他能得到被高牆密閉的消息,更難想象他會與外界形勢互動。但是半個多世紀以後,讀到當年他的祕檔,會發現這時的少帥仍有他獨特的方式瞭解世界、得悉他關心的國內外形勢,而且他的信息非常準確迅捷。

這得益於當年他曾經煊赫的地位和他的江湖義氣個性,他在國民黨高層廣結善緣,從大佬級到下層士官間有着不少死生相依的情義;十多年來,他雖過着囚徒的生涯,但還是廣有人緣。只要這些關係不影響大局或不危及黨國利益,老蔣和高層也就儘量不干涉或視而不見。這使他雖處深牆高築的囚禁地,卻總能獲知一些時局聲音。

此外,在當時的特殊政治犯中,張學良還有一個特權就是他能夠訂閱報紙和收聽廣播。對於後一點,蔣介石非常憤怒,但據說收音機是宋美齡所給並特許他使用,老蔣也只有吞聲。蔣介石曾一再告誡他不要收聽“敵臺”和共產黨的廣播。——但是這些告誡能阻擋此時的張學良關心國事嗎?更何況,張學良也獲准可以得到香港和大陸的報紙。從今天張學良文獻中他當日的剪報輯存來看,他對當時的政局和新聞是瞭若指掌的。

也因此,張學良在這個早春應時而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憑着他職業軍人和政治家的敏銳嗅覺,張學良日記在一週多後就曲折地記載“劉乙光由臺北來。見報載蔣總統於廿一日隱退去奉化。”——老蔣剛下臺,他一兩天之內就得到了確悉而且不避嫌疑地寫到了日記裏。

再過一兩天,張學良日記更有驚人內容:“下午老劉送來一份廿三日《申報》,並告知政府已令我及楊虎城自由。並雲其他事。”

一月三十一日(暨北平和平解放當天),張學良日記中載:“老劉說:‘大體已定,只等飛機’。”

但是他高興得太早了。

僅僅過一天,張學良日記就這樣寫道:“老劉由臺北返回,告說釋放又起變化。餘等今晚即遷移,但未說去處。”

接着,2月2日日記,張學良寫道:“夜三點由井上出發,十一點(因等天氣)由新竹乘飛機。十二點十分抵岡山機場。再坐一點鐘汽車,抵高雄要塞。住壽山要塞中。”此後幾天,張學良的日記持續空白……

至此,這一次釋放張學良的事件戛然而止。這是一場流產的釋放風波,也是張學良一生中最接近被釋、獲得自由的機會,如此擦肩而過,令人思之扼腕。

檔案解密

獲釋疑案背後的玄機

如果不是半世紀後條分縷析般的深海撈針,我們很難梳理清楚到底是誰在最關鍵的時候攪黃了此事。當時的情形是,全國民衆要求政治協商和平建國呼聲強烈、國共又一輪和談興起。國民黨在1949年元旦召開立憲會議試圖扭轉敗局安撫民心。這次國民黨上層出招頻頻:發佈新憲法、聲言釋放政治犯、開放黨禁報禁;而且隨着其頹勢難逃,蔣介石被逼下野、李宗仁代總統執行新政。

李代總統甫一上任當然需要新氣象。他選擇了民意呼聲最高而且最具新聞效果的議題:釋放張學良。李宗仁跟張學良先前本就沒有過節、何樂而不爲地藉此事贏得開明的政治聲譽呢?於是他一上任旋即召開記者會宣佈了這一大新聞。而這一舉動踩到了老蔣的痛腳。據載,廿一日他宣佈下野的當場,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就搶着問他是否釋放張學良,老蔣慍怒告曰此事李宗仁負責。但是李宗仁卻負不了責,被逼放了個空炮。

平心而論,今天檢索歷史文獻得知,李宗仁釋放張楊的命令的確下達了,他以總統命令形式指示囚禁地臺灣最高軍政長官陳誠釋放張學良,但蔣的愛將陳誠不敢執行而就此事馬上致電蔣介石報告。陳誠在這件事上的表現稱得上是個君子,他向蔣表明他個人認爲可以釋張。

當時的《華商報》《申報》等都報道了這個消息:“關於恢復張學良、楊虎城兩氏之自由一事,李代總統二十四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中曾予報告,略以此事於總統離京前業已徵得其同意,頃則已至實行時期,故當於即日下令施行。又李代總統二十四日有手令交總統府參軍處與國防部及空總,命即於恢復兩氏自由後,專機邀同來京,以共商國是,並另電臺主席陳誠及渝市長楊森,命即辦理張、楊兩氏之恢復自由事宜。”(《申報》1949年1月25日)

但事情的真正謎底卻擱淺在了這裏。據說,陳誠此後拒絕李宗仁的理由是張學良的事情一直是蔣總統本人及其保密局特務部門負責,李宗仁需就此事直接請示委座本人或跟相關部門直接交道。這時的“委座”名義上只是一介平民,他以平民不問國事爲擋箭牌拒絕聯繫。

但是陳誠家人在陳誠去世近半世紀後,公佈了蔣介石的密電。2007年12月,臺北“國史館”出版了根據陳誠家屬珍藏的私人檔案、“蔣中正總統檔案”、“國民政府檔案”編輯而成的《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一書。這裏正好有蔣介石就“釋張”事件的密電——就在上文提及陳誠向蔣祕報李宗仁命釋放張學良的兩天後,蔣介石27日覆電,讓他對李宗仁的電報置之不理。蔣電稱:“如有命令到臺省釋放張學良,似可暫不置復。否則可以並不知張學良何在,以此事省府向不過問之意復之。”

有老蔣這一決絕剎車指令,釋張之動議遂被斷然拒絕。

惜言如金

終其一生的好漢性格

北平和平解放与释放张学良悬案,日记显示他的消息似乎很灵通

張學良致宋美齡信

那麼,釋張跟當時的北平和平解放事件有無內在聯繫呢?很難說有,但也難斷然說無。

我們別忘了以下事實即:一,張學良能夠聽廣播。廣播信息最迅捷,而北平解放這樣一個歷史大事件不可能在廣播裏沒有反映。二,張學良也可以看報紙。報紙也會關注並報道時事大新聞。

北平和平解放和蔣家王朝的最後覆滅息息相關。而北平,又跟他的成長甚或一生有血肉相連。

世人知曉張學良,多因爲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其實,張學良之聞名於世,並非始於西安事變。他自少年時就風發揚厲、充滿故事。他一生中最值得回顧的、最風光的日子其實是在北平,那是他永遠的憶念和永遠的夢。從直奉戰爭到東北易幟再到入主燕京,少年張學良在北平曾經是何等的風發揚厲!更兼他在此創造基業、僅於而立之年即榮膺海陸空軍副總司令,權力幾乎成爲僅次於蔣介石的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北平的政經人情、北平的風花雪月,在被囚禁的幾千個日日夜夜裏,是怎樣深情地嵌入他的夢魂,又是怎樣噬齧着他的雄心!

但是,對張學良來說,獲釋只能是泡影。這裏似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陳儀“案中案”。

陳儀原是蔣介石的親信,曾被派往臺灣和浙江主政。他在臺灣主政時正是張學良剛被押往臺北之時。可是張學良到臺灣不久就發生了“二·二八”事件。這一事件也讓蔣介石十分警覺。他開始懷疑共產黨和張學良舊部參與併發起了此事件,甚至懷疑他們要搶劫張學良。爲此,他祕密指令看管張學良的特務頭子劉乙光在緊急時刻可以槍殺張學良。

張學良和很多人都對此事知曉,隨着回憶錄和報刊發表,這件事在今天已不是新聞。陳儀當時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似不明朗。但是此後陳儀在北平和平解放後開始向左轉,令蔣介石非常震怒。剪除陳儀,他不只是遷怒,更把張學良看成了眼下的威脅。這些也使得,終其一生他都沒想過要釋放張學良。

張學良在蔣介石和國民黨死硬派眼裏的最大罪名是“親共”。他親共嗎?究其一生我們沒有發現鐵的證據。但是在其口述回憶和傳記中,不論是他個人還是史家都不否認他曾經跟共產黨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張學良自己說,“我就是共產黨”!但那表白裏更多的是意氣宣泄。史料裏的確有他1936年提出要加入共產黨的說法,但當時不是加入中共而是向共產國際申請。

據其口述歷史,他認爲當時中國面臨巨大外敵,中國人首要任務是禦侮,是強大是團結不內鬥。他當時聽命蔣介石去剿共時發現共產黨有信仰有凝聚力,這使他對此產生好感。此外,他渴盼中國強大。他發現蘇俄信仰了共產黨,馬上從落後破敗成了強國。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重兵圍剿卻能掙扎生存甚至打勝仗,使他開始服膺共產黨,更希望在國難當頭能跟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日。這就促成了他的西安事變之舉。

至於圍繞着“西安事變”衆人所做的種種猜測,究其一生,張學良都沒有承認或辯駁。他甚至願意將一生的委屈和祕密帶到天國,也不願意在西安事變中所有的政敵和朋友都罹逝後,由自己單獨解釋歷史或泄露史實。

能言而不言,惜言如金。張學良到最後仍然是這麼個好漢性格,決不服輸也絕不落井下石。

宋美齡張學良往來信札

北平和平解放与释放张学良悬案,日记显示他的消息似乎很灵通北平和平解放与释放张学良悬案,日记显示他的消息似乎很灵通

(原標題:1949北平和平解放與釋放張學良懸案)

來源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 TF0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