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1張

文 ✎ 林夏淅 詹方歌

編輯 ✎ 劉肖迎

繪圖 ✎ 朱自強

年初以來,財務造假彷彿成了連續劇,每集都有新的主角:被大股東佔用資金的康得新、貨幣資金金額撲朔迷離的康美,還有存貨問題突出的歐菲光。

這部爆款連續劇不止“捧紅”一家又一家心術不正的上市公司,還將聚光燈打在了配角——會計師事務所身上。

1980年至今,不到40年的時間裏,審計行業經歷了恢復重建、規範發展和國際化發展幾個階段。這其中最大的幾項變革莫過於從考覈選拔到考試選拔、從掛靠黨政企事業單位到“脫鉤改制”,還有各級協會的興起。

到今天,審計作為金融產業鏈的中上遊行業,利潤率不高,卻常被寄予市場秩序“守夜人”的厚望。

它究竟在資本市場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每個鮮活的審計人在工作中又經歷着怎樣的拉扯?

審計,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01

Auditor奧迪特們

審計,一份聽起來高大上的工作,在很多人心目中籠罩着一層神祕的光環。但事實上,審計人員連金融民工都算不上。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2張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3張

剛入職的新人們一定幻想過大飛機、頭等艙、豪華賓館和客戶的熱情接待。可現實很骨感:迎接他們的只有快捷酒店以及客戶的一句:“你們又來了啊。”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4張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5張

烈焰紅脣與客戶脣槍舌戰?先等等。盤點存貨現場的驚心動魄瞭解一下?不能接觸空氣的凍牛精子,只能硬着頭皮數標簽;零下十幾度的倉庫,手機可以休眠但審計員不行;被迫在豬圈裡數豬的同事,回到所裏還要被大家隔離;盤點中東石油,沒關系,有武裝人員護送。

指望客戶把數據送到你眼前?想得太美了。經驗老道的項目經理坐鎮後方,人美嘴甜和帥氣陽光的審計員沖鋒陷陣,架勢擺好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每一句都是對情商的終極考驗。

“王姐你看,那個資料方不方便再給我一次,有數據還得確認下。這個蛋糕咖啡還不錯你也試試?”

“你們怎麼這也要看,我們這麼大公司還能騙人嗎?”

“不是的王姐,不是不相信你們,但是請我們審計來不就是為了#%^*+/¥@!......”

“好了好了拿去吧。”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6張

就這樣從一個項目到另一個項目,城市去了不少,可最熟悉的不是景點,而是火車站和飛機場。出差的間隙回家換洗衣服,偶爾有家只是倉庫的錯覺。

男朋友?不存在的。家裡唯一的活物是陽臺的仙人掌。各類社交軟件長期中斷,必須得安慰自己:不靠聚會維系情感的朋友那纔是真朋友。

一年中有半年為預審、年審閉關,另外半年被注會考試塞的滿滿當當。女人當男人,男人當牲口,試想一下,有多少人能挺過這漫長的數十個年審,媳婦熬成婆,登上頂峯成為合夥人。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7張

年輕的靈魂囿於四方屏幕,還不是靠着主持正義的錯覺自我麻痹。

02

夾心餅幹

身累還是其次,最讓審計師有苦難言的,是外界對於審計工作的過高期待。

為了獲知人們對於審計工作的理解,市界隨機發放了一份問卷,結果令人流淚:159位參與者(多為媒體、律師、學生及公務員)中,45.28%的被測試者認為,審計應該100%保證財務報表真實性。

奧迪特們:臣妾做不到啊!

事實上審計人員也無法100%保證財務報表真實性。註冊會計師在檢查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對不對、真不真以後,只能以“合理”的程度發表觀點。

因為審計人員和公司管理層之間有相當明顯的信息不對稱。

簡單來說,賬目、資料都是由公司提供,審計人員沒辦法事先得知管理層的意圖,只能以現有的資料為基礎,執行審計程序。

這就像警察查案,以犯罪現場和線索為基礎,查案過程中有諸多權利做保障,但也還有查不出的案子。審計人員還並沒有警察那麼高的權限,只能要求被審單位配合,根據客戶提供的資料,通過不同的審計程序,尋找對方邏輯上的漏洞。

一位從事審計6年的項目經理對市界說,他不確定現場經理是否已經在總體上做了風險把控,但只從正常的審計流程來說,其實很難發現深層次問題。換句話說,若公司有意造假並隱瞞,編製出邏輯嚴謹的資料,審計人員也是很難發現的。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8張

事實上,公司方的“功力”的確有可能比審計人員更強,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就是做審計出身的啊!

審計一方,人員的高流動性使得項目成員無法穩定,行業內新人的比例也居高不下。雖然項目合夥人以深厚的內功掌控大局風險,但大多時候細節決定着成敗,而與細節接觸最多的是一線的審計人員。

再看企業一方,由於很多上市公司財務都是曾經的審計,對審計的套路相對熟悉,而且往往比除帶隊經理外的審計人員的工作年限長、資歷深。

雙方選手亮相,審計一方很難在陣容上取勝。

你以為經驗豐富,做了領導就能走向巔峯,與企業平等對決?其實那隻是巨大考驗的開始。

雖然官方說法是“審計單位可能由多方選定”,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老闆請人查自己。業務執行過程中,如果有造假隱瞞的小九九被抓住,被審單位隨時可以更換事務所。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9張

根據市界不完全統計,2018年A股市場有65家上市公司發布改聘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其中不乏真實的正當業務需求,但談不攏而導致換人的,必定也有。

針對這種天然矛盾,某內資所資深合夥人對市界坦言:“國外也有,但國內更盛。說穿了,這也是一種利益上的博弈。”

而且隨着會計師事務所的增加,相互之間的壓價競爭和其他不當競爭,更是嚴重扭曲了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

一位從事審計工作3年的審計員告訴市界,他認為審計能夠查出深層次問題,紙總是包不住火,就看他們是不是繼續追根問底,但是到這個層次,都是領導去討論,“你懂的。”

所以,老闆們,守住底線吶。

03

流動性

身累心也累,審計人到底為什麼要做審計?無論你信或者不信,的確有人是在堅守微小的正義感,不斷更新對同一科目的不同審計方式,與公司鬥智鬥勇。

但更多的人是為了事務所相對完善的培訓和晉升機制。就提高專業能力和磨練意志而言,審計確實是一份能夠高效鍛煉人的工作。也正因如此,它適合作為年輕人的第一份工作。

一、兩年後,第一批對審計工作“感到不適”的小朋友選擇轉行。他們有的在體驗工作的心酸後選擇回學校繼續深造,也有的就此調轉了大方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就業方向。

三、四年後,另一部分一線員工選擇離開審計大部隊。擁有了工作經驗,身體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們中的大多數選擇跳到企業進入管理層,接着是到券商、投行或私募。

暴雷那麼多,審計人有責任嗎? 新聞 第10張

這樣來了一波,走了一波,再來一波,再走一波。

記得有一位事務所合夥人曾在新員工培訓晚會上說過:

“我接受這種來來往往,也願意讓事務所成為大家學習鍛煉的地方,希望每一個審計人,今後都能去一個理想的地方。”

瞭然於心,也就坦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