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止法國,很多歐洲國家都是這樣的,看上去工作輕鬆,收入卻很好。

出現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是有原因的,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吧。

1、產業結構的不同。東亞國家,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都以製造業立國,好處很多,不好的地方就是比較苦逼。法國、英國之類的,製造業佔比少得多,而第三產業是比較容易出GDP的。

2、文化影響力不足。盤點一下東亞國家,似乎沒有什麼奢侈品牌,這就是文化影響力不足的體現,東亞國家在近代大多是比較封閉的,對外殖民的情況比較少,反觀歐洲國家,動輒殖民上百年,文化輸出更充分。文化輸出最簡單的物化表現就是奢侈品,一個LV的皮包利潤是普通提包的幾百倍,這些都是GDP啊!

3、後發工業國家的先天不足。製造業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造航空發動機和造臉盆都是製造業,但利潤天壤之別。歐洲的發達國家大多起步很早,天然站在了科技和製造業的頂端,日本在亞洲範圍內起步算早的,但和歐洲比就晚多了。製造業的科技含量越高,利潤也往往越高。

4、薅羊毛的能力不同。歐洲國家很多都有長時間的殖民經歷,金融業也更發達,相對應的在全球範圍內薅羊毛的能力也更強;而亞洲國家大多依靠製造業,這方面的能力嚴重不足。


看了很多回答,看起來都非常有道理,日本的經濟支柱是製造業,法國的製造業比例比日本要低得多,法國在第三產業,在奢侈品和金融業上領先於日本,可以更容易得獲得更高的利潤,而日本的製造業面臨來自中國韓國等國的激烈競爭,利潤降低,市場份額降低等等。這些因素都存在,我只想補充一點。自安倍開始推行自己的安倍經濟學政策以來,為了刺激以製造業為支柱的日本經濟擴大出口,日元多次貶值,已經從10年前1美元對90日元跌到了最低1美元兌120日元,日元的貶值讓用美元計算的GDP大打折扣。

另外,從問題的描述來看,好像是在暗示日本的生活水平要比法國低?雖然匯率會影響以美元計算的GDP,但是真正影響日本人生活水平的是國內的物價。日本政府一直以來最發愁的就是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太低了!如果常去日本的朋友就會知道,今天日本的物價跟10年乃至20年前相比,都幾乎是毫無變化,以至於無奈的安倍政府要通過提高消費稅來刺激物價上漲。還有,大家不要覺得日本人個個都是過勞死,好像悠哉的法國人比日本人收入高有什麼不應該,日本人拚命幹活那是八十年代的老皇曆了,今天的日本公司員工遠遠沒有昔日那麼拚命,該度假度假,該聚餐聚餐,實在沒覺有什麼必要給日本人叫屈喊冤。


我看到幾乎所有的答案都在說法國的優勢,好像法國理所當然人均GDP就該比日本高一樣,可如果真的查詢一下權威數據統計,比如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人均GDP,就會發現在1983-2005年期間,日本的人均GDP遠超法國,法國只在2006-2009年短暫超越日本,然後2014、2015和2018期間比日本高一點而已。

(圖:法國和日本人均GDP走勢比較,藍色線代表法國,青色先代表日本,日本長期高於法國)

因此相比較而言,日本的人均GDP長期高於法國,只不過2018年法國超越日本,但是這種超越也很有水分,因為安倍當日本首相期間,日元對美元匯率持續貶值,安倍2012年上任,那時候1美元兌80日元,但是到2018年的時候,1美元可以兌110日元,日元相當於貶值了40%左右。

(圖:日元對美元匯率,縱坐標數據為1美元=?日元,線條走勢越高,代表日元越貶值。)

日元貶值有利於以製造業發家的日本出口,但是在統計GDP數據上就喫虧了, GDP統計的方式是以本國貨幣統計總量,然後以官方匯率換算成美元,然後在全世界範圍內比較,所以日元貶值,那麼換算成美元後GDP的數據就沒那麼亮眼。反觀法國一直以歐元計價,歐元貨幣一直力求穩定和強勢,不存在匯率上的劣勢。

因此我可能要唱一個反調,法國人越來越懶散,其人均GDP在全球雖然處於高位,但是與日本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如果再考慮到日本人口是法國的兩倍,法國國土面積是日本的兩倍,所以即使是2018年法國人均GDP高於日本,這也不是法國的驕傲。

(圖:法國黃馬甲活動幾乎是一場暴動)

其實法國是一個產業結構十分合理的國家,製造業發達,比如飛機製造、運輸設備製造、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另外法國是歐盟第一大農業生產國,更重要的是法國是奢侈品輸出大國。

奢侈品是一個高附加值的行業,同樣做成一個皮包,日本的皮包賣100美元,那麼法國的可以賣1000美元,這就是文化價值的體現。法國作為西方國家的代表在世界有廣泛的文化影響力和輸出力,這就是奢侈品的基石,可以把10美元的東西用1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你,而你還甘之如飴,一批又一批中國人跑到法國以7倍的匯率血拚奢侈品,不覺得奇怪嗎?

總之,法國不僅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還是一個文化輸出大國,無論是高科技產品還是奢侈品,法國都能夠賺取高額的利潤,這就是法國的生錢之道。所以當法國幾乎摒棄了所有勞動密集型產業之後,大力發展高利潤行業,比如高端科技、奢侈品和金融業,法國人就不需要辛辛苦苦地區上班打拚也能過得相當不錯。

反觀日本東京早已經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日本高端製造業,比如精密機牀和機密分析儀器風靡全球,在這些方面完全不輸法國,唯一的缺陷是亞洲文化在世界上處於被打壓的地位,所以日本很難生產出法國那樣高附加值的奢侈品而已。

(圖:日本東京)

法國人應該居安思危!他們這種懶散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改不掉的惡習,同時法國的科技和文化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法國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但是日本未來也不一定一片光明,因為它始終存活在美國的陰影之下,代表未來的航空業和信息技術產業並未有任何突破的跡象,更危險的是日本人口正在逐年下降!

在下一個三十年內,法國的所謂科技優勢絕對會被亞洲國家超越,比如中國,下一個三十年將會發生第四次科技革命,而這已經在中國萌芽和初生,而歐洲國家甚至連在地鐵上裝個4G網路都能舉國歡騰,而我們已經發放5G牌照,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喪失了科技優勢,所謂的文化優勢也成為無根之萍,到時法國經濟會產生斷崖式下跌,加上其國內種族問題和難民問題激化,法國的未來只會更加艱難。


法國的罷工、遊行看起來頻繁,但是法國人大體上還是非常遵守法律的,罷工也好遊行也罷基本都嚴格遵守事先申請的時間、路線且結束的時間一到就四散而去。像這次的黃背心運動絕不是法國的常態,黃背心運動無法遏制的原因與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及地緣政治鬥爭有關。總的來看法國人在工作的時候也是非常賣力的,只不過他們工作間隙的咖啡時間休息時間也是工會多年爭取來的結果,日本雖然沒有法國這種咖啡時間但是聰明的日本人善於磨洋工,很多員工為了表現積極都是上班時間慢慢悠悠下班之後再耗時加班,綜合來看兩國的勞動效率還是大體相當吧。

日本的人均GDP近年來有所下降,但這種下降與日元的主動貶值有關,假設不考慮經濟發展的持續性的話,如果日元在近幾年內沒有大幅貶值百分之三十的話日本的人均GDP應該是遠超過法國、德國、英國等經合組織主要成員國的。


東亞地區是全球勞動強度最高的區域,不論是高收入的中國香港、日本、韓國,還是收入相對較低的中國大陸、朝鮮,上班族的工作時間遠超於全球平均水平。甚至在收入很高的互聯網企業,996已成為工作常態,中國如此,日本如此,韓國也是如此。

而在歐洲,無論是在高收入的盧森堡、丹麥、瑞典,還是收入相對較低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居民的日子過得卻非常悠閑。每天工作七八小時,每週工作不超過40小時是常態。

法國的收入在歐洲國家中,只能算中等,比它高的有北歐國家,比它低的有南歐國家。為什麼他們輕輕鬆鬆的工作,收入卻會比日本、韓國等國收入更好?

第一,法國和日本的產業結構不同。法國的支柱產業是第三產業,金融、旅遊、時尚、飲食等服務業產高、規模大。日本的支柱產業是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汽車、電子、化工、鋼鐵、機械是日本的拳頭產業。

2017年日本的製造業增加值高達1.0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而同年法國的製造業只有2618億美元,規模不及日本的30%。日本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有8%,法國僅有2%。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工作形式、勞動時間有很大的不同。總的來說,製造業的就業人員更要求紀律性,工作時間更為固定,而服務業的勞動時間相對靈活。

第二,法國和日本受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影響。法國的文化屬於基督教文化,這個文化非常強調個人的自由。日本都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非常強調秩序和穩定。儒家文化中,天然就帶有「勤奮」、「秩序」的要求。「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聞雞起舞」在儒家文化中是先進的典型。

所以綜合起來,個人認為法國的產業結構、文化宗教與日本的差異,是導致兩國勞動者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差異的原因。


法國是高度發達國家。雖然近些年經常罷工,遊行,生活節奏慢。但法國經濟,科技基礎雄厚。在全世界也是少數發達國家實力最雄厚的國家之一。目前法國的航空航天,汽車,機車,電子,化妝品,服裝,酒類都是世界最發達的。有些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由於法國穆斯林,黑人眾多,己佔法國人口總數的18%以上,這些人宗教信仰與法國白人不同,教育相對落後,失業率高,工資普遍比法國白人低,法國種族歧視也很嚴重。導致法國治安差,犯罪率高。示威遊行多。


GDP這東西可以作為參考,單不能說明一切。比如法日都是經濟低速增長的國家,但日本沒有歐盟一體化的市場,而且老齡化比法國嚴重,導致通貨緊縮,GDP上不去。日本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採取貨幣寬鬆化的政策故意讓貨幣大幅貶值40%,才導致日本的人均GDP略低於法國,2018年日本人均GDP3.97萬美元,法國是4.1萬美元,兩國相差極小。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要看它的企業是否強大,我們說美國強大就是美國有一大批強大的企業做支撐,而看一個國家企業是否強大最有說服力的,就是看財富500強和2000強 各個國家的數量。看到有些答案說企業利潤的問題好像法國的產業很高端,利潤很高似的,那我們今天就談談企業的利潤。2016年財富500強,日本上榜企業52家,居美國和中國後第三位,平均凈利潤為19.62億美元,虧損企業有5家。對比歐洲幾個大國,德國上榜企業28家,平均利潤18億美元,虧損企業也是5家。英國上榜25家,平均利潤12.73億美元,虧損企業達到了7家。法國29家上榜,平均利潤19.38億美元,虧損企業3家,義大利上榜9家,平均利潤僅僅1.69億美元,2家虧損。2019年財富2000強美國575家上榜穩居第一,日本223企業上榜,而法國纔多少呢?只有57家,日本的四分之一,略多於日本的500強而已,日本的數量比英法德加起來還多,到底誰不行?實體企業的強大直接導致了兩國的就業率的差距,有大批強大企業支撐的日本,比法國能夠提供多的多的就業機會,所以日本勞動力奇缺,最新的失業率,日本只有2.4%,而法國是8.8%。


人均GDP不僅僅是靠辛勤工作就能提高的,更多是要看產業模式,而法國恰好是位於製造業的頂端,而且服務員發達,這就意味著更少的工作,更高的報酬。

法國人的工作時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靠下,倒數第五名,日本人的工作時間卻要高於法國200多個小時,但是法國的人均GDP卻高達3.8萬美元,略高於日本。

法國奢侈品行業發達,蘭蔻、迪奧、香奈兒、路易威登、GUCCI、紀梵希等都是法國的奢侈品。奢侈品本身不需要太高的成本,甚至一些奢侈品本身就是我國生產的,然後加上外國奢侈品的商標,價格立刻變為原來的幾倍十幾倍,GDP也會很快提高。

法國奢侈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短時間內也不會失去現有的地位,所以也不會影響法國的盈利能力。

而日本相對於法國則更多的依靠製造業而非服務業,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日本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比歐洲國家的人更累,要求更嚴格。

歐洲國傢俱有強大的工會,他們會為了維護工人的利益而與企業打官司,比如德國工會與企業進行談判,降低工作時間,提高薪資待遇,所以現在的德國人工作時間世界倒數第一,平均每天只需要5.6個小時,週末雙休。

日本實行終身僱傭制,工人的利益很難獲得保障,日本不久前就曾發生過上級把下級的臉按在沸水中的事情,導致面目全非。在工作時間方面也超過歐美國家。

人均GDP的多少關鍵看生產的是什麼而不是工作時間,我們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歐美日本,但是主要集中在低端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所以能夠獲取的利潤少得可憐,人均GDP被歐美國家遠遠甩在後面。


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分析,自由散漫有自由散漫的優勢。

法國工作時間低,所以空閑娛樂時間多,因此他們能更多的消費,經濟活動不止是生產,消費也是重要的因素。

製造的東西,各種服務行業,必須要有人去消費纔行吧,不然就會產能過剩。

當然,這本身基於法國本就是高度發達國家,他的技術能力,技術積累,文化輸出影響力巨大。

日本技術實力也有,但是文化影響力遠遠不如。每年法國靠旅遊業,教育,奢侈品就能產生上萬億美元的收入。日本人一年加班到死掙個三十萬,然後犒勞一下自己,買個LV包就花幾萬十幾萬。日本人半年的辛苦,在法國手工作坊裏用二三十塊的成本製造幾個小時就出來了。

中國人收入差法國人這麼多,但每年去法國旅遊,留學又多少人?用七倍的匯率差去法國昂貴的奢侈一把,活得有儀式感,然後回國繼續996。

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如一個包,一把傘,兩分鐘就能造出來的東西,幾十塊成本,法國可以賣你幾千上萬,中國賣個一百還各種討價還價,同樣的東西,法國製造可以賣出中國製造十倍的價錢,本身產品,品牌,甚至國家形象的附加值就不高。提到法國製造就是高端形象。

而日本,他的文化影響力差法國差的遠。日本還是以技術,以製造,以科技,高精尖來定位產品的價值。他始終還是在依靠實力,技術在競爭,所以新的技術競爭者起來他如果競爭不過,就只能被比下去,下場不好。他需要時刻不放鬆,時刻去贏得技術的勝利。

技術的競爭就像金子,誰純度更高誰就有價值,誰都可以去參與,需要時刻競爭。

而法國,已經超脫於此了,他的競爭是玄幻的,我沒技術優勢,但我是法國品牌就是要比你貴,比你高端。

法國這個國家可以靠賣國家品牌生存,而日本只能靠競爭。日本是實的,能比較,索尼手機比不過三星蘋果,人們能清楚明確比較出好壞來,於是瞬間就被淘汰;而法國的競爭是虛的,一個揹包,他價值可以是十塊,可以是十萬,他包含的設計心血什麼的,誰能真正比較出好壞?但法國就能賣十萬,日本能賣一千,中國能賣十塊。而其他發展國家,對不起,造不出來包。

如果說日本是金子,不斷將含金量純度提高到極限;那麼法國就是點石成金,石頭賣出金子價。


關鍵在於奢侈品牌的強勢,世界上1/3高價的奢侈品牌都是法國的,中國排名前十名的化妝品品牌只有一家中國品牌,還是在第8-10名,而前五名有3個法國品牌,其他包包奢侈品都是類似的狀況,法國在高檔奢侈品方面做的很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