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互聯網時代下原創者該如何生存?

來自專欄西點互聯網

在互聯網剛剛誕生那會,網民還是很純粹的。全能網校發現每天都有無數人分享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天的新鮮事也都讓人目不暇接。那會人們還尊崇著基本的道德和善良,每篇文章都會標明來源,是否原創等等。

不過,隨著互聯網邁入信息大爆炸的那一刻起,這些操守似乎成了隔日黃花,都被人拋之腦後。從小老師父母教導的禮義廉恥也都被現實的金錢所打敗。於是,一大批精神空洞的人類出現了,他們執著「複製黏貼」的大旗,行著「匡正互聯網秩序」的名義,成了互聯網垃圾的締造者。一般,我們給這類人起了一個名字,叫做「不搖碧蓮」。

於是,在這些「不搖碧蓮」的努力下,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大都千篇一律,鮮有自己的主見,文章內充斥著大量的互聯網廣告,令人無比厭煩。而且由於版權意識的缺乏,原創者投訴也頗為無力,想要投訴卻走投無路,於是劣幣們將所剩無幾的良幣們擠到了更為狹窄的領域。而在那些領域裡,原創者們紛紛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度,用於休養生息。

不過,一旦這些國度變大變強之後,這些「蓮花」們又出現了,就像餓狼看見了鮮美的肉一般,紛紛撲上來,咬上幾口。頓時,曾經烏託邦式的國度再次崩塌,成了烏煙瘴氣的魔族領地。隨後,這些長成參天大樹的「不搖碧蓮們」,開始打著知識付費的名義,告訴你他們曾經成功的祕訣,於是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大批新興的「不搖碧蓮」開始茁壯生長。

不過隨著自媒體時代的興起,這些「蓮花」們的境遇開始難受了起來。習慣了複製粘貼的他們,想要來自媒體掙快錢,卻直接撞上了南牆,一時間頭破血流,「碧蓮」們損失慘重。為了應對越來越嚴苛的平臺規則,他們掌握了嶄新的技術,那便是「偽原創」。將其他人的文章,拼拼湊湊,略微修改一番,就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觀園,成了一件嶄新的商品供人觀賞。

這讓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原創作者們而言,無疑又是一次打擊。而原創作者們的下場卻如「老夫子」漫畫原創作者鵬弟所遭遇的一般,顛沛流離。不過這種「偽原創」手段隨著打假技術的又一升級之後,在現今社會也不再流行。面對法律的訴訟,「偽原創」技術開始退出舞臺,而「洗稿」技術成了新型的手段。介於這種難以維權的手段,洗稿成了「不搖碧蓮」們的又一武器。

於是,「碧蓮」們開始耀武揚威,而原創作者卻是越來越少。因此,一種名為成功就是正義,英雄不問出處的價值觀成了當下的某種主流文化,管你是怎麼欺世盜名上來的,只要掙錢了所有人都會買他帳。

最後,原創作者們沒了生存的土壤,碧蓮們繼續張牙舞爪,而圍觀者卻默不作聲。於是雪崩開始降臨,一片文化的沙漠就此形成。

來源:全能網校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