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級喜歡這個系列的電影,準確說,我喜歡恐怖片,而招魂系列是我覺得看到的為數不多的質量相對較好的恐怖片。

我的恐怖片啟程也始於招魂1,雖然小時候看過很多殭屍叔叔等國產電影,但我覺得招魂纔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恐怖片。

招魂1中我最喜歡兩個鏡頭,第一個就是一家人搬進房子初期,那個女鬼一直鬧騰姐妹倆,有一個鏡頭是一個很可怕的惡魔從櫃子上跳下來的場景,非常恐怖,也有非常強的代入感。

第二個是擁有陰陽眼的女聖母在地下室看到了過往,那年鏡子,一回頭一個場景。

這兩個鏡頭將恐怖的氛圍烘托到了極致,並且因為是生活場景導致觀眾的代入感很強,往往看了電影之後心情久久都不能平息。

還有比較好的一點就是這部電影雖然有部分演員年齡非常小,但並沒有有影響招魂做為一個恐怖片該有的氛圍。

但是我個人覺得招魂一最大的敗筆就是結尾有點草率了,但是也符合當地的文化。

整體來看,比中國的恐怖片要好看很多,從背景設置到故事情節再到演員演技,都比中國的要好很多。

招魂2看的時候還是讓人很失望的,因為很明顯沒有第一部恐怖。

聽說要出修女,還是很期待的。


溫子仁的恐怖片《招魂》系列,成功將亞洲驚悚恐怖片融入歐美恐怖片,為歐美恐怖片開創一個新類型。

伯光以前就寫過歐美的恐怖片,除了那些心理懸疑片如《禁閉島》,恐怖科幻如《異形》,喪屍片,吸血鬼和狼人這類之外,主體就是驚悚恐怖片而言,歐美的恐怖片最廣泛的應該有著兩支。

一是《德州電鋸殺人狂》這種感官刺激。

這種電影定義非常簡單,就是大量肢解殘殺人類,鏡頭往往非常的直觀。電影裏殘肢斷體亂飛,鮮血噴濺,電影彷彿是一場大量的人體解剖課。

這種的故事背景都不重要,像《致命彎道》《隔山有眼》《人皮客棧》《恐怖蠟像館》《電鋸驚魂》等等。

二是《驅魔人》靈異恐怖類型

亞洲恐怖片「鬼」和「靈異」也是其中最為廣泛出現的一種文化元素,歐美恐怖片也有「鬼」,但他們文化不同,往往叫做「惡魔」。

這與惡魔做鬥爭的就是宗教裏的神父,再到騎士和驅魔人這一類。如果除了「惡魔」,還可以延伸到「女巫」「吸血鬼」「狼人」一類的東西。

這種類型發揚光大的是1973年的《驅魔人》,後來歐美驚悚恐怖片都在驅魔,熒幕上非常多的惡魔。

那麼,溫子仁的《招魂》有什麼不同?

可能因為導演溫子仁是亞裔的關係,這部電影非常恰當的將亞洲恐怖片,和歐美的宗教驅魔恐怖片所融合在一起。

在溫子仁的《招魂》之前,歐美恐怖片可以表現「鬼魂」文化元素?

答案是很少,即使有歐美通常表現的都是「惡魔」附身人體後的異態,再到偶爾進入地獄,也是像《地獄神探》那種骷髏形態的惡魔小鬼,就很少人形化陰森化的鬼魂影像表現。

《招魂》這部電影雖然是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了羅琳和沃倫夫婦,兩人從事驅魔事業幾十年,走遍了世界各地,參與了上千件惡靈附體,或者鬼魂騷擾人類的案件。

安娜貝爾這個案件,算得上夫婦最著名的一個靈異案件。

這部電影並不是講安娜貝爾的故事,主人公佩龍夫婦因為家庭經濟的問題,搬到了一家舊房子裏,當然這對夫婦有著幾個熊孩子,而且這家人孩子特別多,足足有五個女兒。

尋思了一下,美國人也沒多麼「重男輕女」啊,這家人怎麼生那麼多女兒。

一家人住進這房子壹,孩子們在玩「拍手手」捉迷藏的時候,意外打開了一個木板,跟著就找到了放東西的地下室。

在此過後,這一家人就遇到了很多靈異的怪事,開始是他們家的狗突然死了,然後是小女孩們遇到。比如女孩睡覺的時候,突然被人扯腳,還聞到一股難聞的腐臭。

電影的恐怖指數當然是逐漸升級,第二次升級還是睡覺的女兒,兩次被扯腳的時候。這次她醒了過來,和她一起睡覺的姐姐也醒了了,表示看到門後有鬼。

兩個女孩嚇壞了,但父母開始還是不太相信,直到有個夢遊的女兒,在夢遊時走到大姐的房間一直在撞櫃子,大姐將妹妹抱上牀後,惡魔首次現身了。

家人終於發現了不對,母親通過靈異交流課找到了羅琳夫婦,他們來轉了一圈過後,羅琳因為有「陰陽眼」,就看到屋子裡到處都是鬼魂。

有很多鬼魂圍繞著這家人轉,孩子那裡有,男主人和女主人那裡也有。

他們就找到警察和亞裔小哥過來,放下很多用來拍鬼的設備。有驅魔的人來了,這惡魔也不收斂,晚上夢遊的女兒就夢遊跑到櫥窗裡面,當救出來後。

羅琳進入了櫥窗裡面的夾間,發現了八音盒的祕密,跟著就掉到了地下室。臃腫的保姆,再到原主人的惡魔終於出現。

而亞裔小哥也拍到了一切,天亮後,這家人當然要帶著孩子離開這破房子。而羅琳夫婦則跑去找神父想辦法,但神父表示這家孩子沒有接受洗禮,不在他的職責範圍之內。

所以,一神教就是這麼的偏執,你不信仰他絕不保護你。

羅琳夫婦只好回去,家裡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回到家裡後解決問題後。當接到電話過後,發現那家人那邊出事了,母親早被惡魔附身帶著孩子回到老房子裏了。

大家匆匆忙忙的趕了過去,母親之所以帶走兩個孩子,伯光覺得也是考慮到孩子實在太多,五個都帶不科學,而且人多了亂起來也不好控制。

羅琳等人趕到現場後,被惡魔附身的母親正要拿剪刀殺害自己的女兒,被大家好不容易抓住,然後就開始驅魔的模式。

這種驅魔的方式,還是歐美電影慣有的《驅魔人》那種模式,就是念《聖經》,拿著十字架,以聖父聖母聖子之名驅逐惡魔。

《招魂》增加了點曲折的過程,比如被惡魔附身的女鬼力大無窮,還可以自動開槍,再到居然召喚了一些烏鴉過來。

最後就是小女兒熊得很,大家都在找的時候跑到夾層裏,亞裔小哥找到的時候吼一嗓子剛好提醒了惡魔,惡魔爬進去找到小女孩要親手殺女。

但在沃倫最後唸完驅魔詞,再到羅琳以「聖母」之手勢灌頂,通過喚醒女主人自己的靈魂,從而戰勝了惡魔,電影便結束了。

《招魂》整體來看,還是披著歷史事件的皮,進行著《驅魔人》的那種歐美恐怖片的進行方式,和這類恐怖片最主要區別,還是對於惡魔的表現,再到驅魔的方式。

《招魂1》除了給鬼魂正式的形態,以前這類歐美電影很少直接表現。但那種直接面對面表現鬼魂,再到戰勝鬼魂還是很少的。

《招魂》就開創了這種模式,《招魂1》戰勝鬼魂還不太明顯,《招魂2》女主羅琳便通過媒界,真正的進入了鬼魂所在世界,再到靈魂帶了回來。

這個鬼魂空間的表現形式,是非常類似亞洲恐怖片陰間的那種表現方式,傳統歐美恐怖片是很少,甚至是基本沒有表現的。

溫子仁的《招魂》系列,再到前面拍的《潛伏》系列,都是這種融合亞洲恐怖片模式的美國恐怖片。

比如慘死的鬼魂,再到陰森森的空間和佈景,神出鬼沒的厲害鬼魂,再到主角運用知識戰勝鬼魂,最終帶著靈魂回到人間。

總而言之,溫子仁《招魂》系列能夠成功,主要就是將亞洲恐怖片融入歐美恐怖片,並且做到非常適當的本土化融合,非常的成功。

更多關於《招魂》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招魂》算是一部十分成功的商業恐怖電影,溫子仁導演脫離自己的好友拍攝的第一部恐怖片,並取得了雙倍盈利,製作2000萬美金拿回4150萬美元。這無疑是成功最好的體現。

當然,回到電影本身上來,故事情節不拖拉,也不乏味,從開口留下疑惑,到慢慢解答,到最後留下續集的口吻,這是溫子仁一貫並擅長的情節表達手法,抓住觀眾,並留住。

作為恐怖片,《招魂》必然是成功的,畢竟眾多平臺的平分並不都造假,在所有都較高分數下,這也算是個證明。

如果是我個人而言,那麼這部電影其實還缺了點什麼,至於缺什麼,我自己也不清楚,大概是一個讓我嚇到不敢睜眼的突出點,全篇的緊張氛圍確實讓我一直提著心,但就是沒能「炸裂」,反而到最後發現居然還有續集,垂直下降了。總歸來說,這電影單純商業,十分成功,單純恐怖,欠缺點什麼。


已經到了成熟期拍攝的電影,不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