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亨利·盧梭 繪《夢》

  夢是內心深處一扇小小的隱藏之門,

  也是靈魂最深處的祕密。

  ——卡爾 榮格,1933

  本文摘選自《榮格心理學手冊》一書。

  1

  榮格作品中的夢

  榮格在1913年與弗洛伊德因理論分歧而決裂,毫無疑問,這也是人格上的衝突。在他們決裂之前,榮格接受了許多弗洛伊德的思想,涉及夢的顯性和隱性內容:夢的文本及其潛在意義。在決裂之後,榮格在發展自己關於夢以及許多其他領域的思想上變得更加明確。例如,榮格一再重申夢的意義就其本身所表達的,而不再是繼續接受弗洛伊德的觀點,即顯性之夢是一種僞裝。

  另一個與弗洛伊德的主要分歧是榮格經常說夢中的意象是象徵,而不是符號。符號是一一對應的,像在弗洛伊德的觀點中,教堂尖頂的意象代表着陽具。榮格認爲這個意象指的是創造性的超自然人格(mana),儘管最終並不完全確定。夢的意象來自多種多樣的原始資料,包括物理刺激、被壓抑的情結、記憶、日常經驗、閾下知覺,甚至心靈感應和對未來心靈內容的預感。不同於弗洛伊德認爲夢的意象是意識壓抑素材的觀點,榮格堅持認爲有些素材從未在意識裏出現過。總之,這些意象構成夢的語言。

  儘管夢的語言元素並不是符號,但仍可以是一些相對固定的象徵:

  典型的母題如:下落,飛翔,遭受危險的動物或懷有敵意之人的迫害,在公共場合穿了不合適或荒謬的衣服,匆忙地趕時間或在亂哄哄的人羣裏走失,使用無效的武器戰鬥,努力地跑但是毫無進展。(Jung et al1964:53)

  每一個元素都有助於轉譯夢的語言。

  一個對榮格夢的理論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創新都是充實而不是改變。有修正、發展和使理論變得更加明確的過程。

  自弗洛伊德(1900)的《釋夢》和1912年榮格的作品之後,許多人被引導從夢中尋找無意識心靈的信息。的確,夢爲那些想了解它的人提供了接觸到這一重要資源的準備。

  除了弗洛伊德和榮格之外,還有其他人也在對夢進行過研究,例如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儘管他被認爲是精神分析三大人物的第三人,但他對夢的理論貢獻微乎其微。其他深蘊心理學家的觀點都與弗洛伊德和榮格的有共通之處。比如,像埃裏希·弗洛姆提出的夢是“被遺忘的語言”的觀點,以及託馬斯·弗蘭奇(Thomas French)和艾麗卡·弗洛姆(Erika Fromm)的聚焦衝突理論。

  存在現象學的視角並沒有假設無意識的心理內容,而是與榮格的觀點以其他方式兼容。這個學派的主要理論家有梅達特·博斯(Medard Boss)。其他有名的理論家還有萊奧波德·卡里戈爾(Leopold Caligor)和羅洛·梅,以及弗裏茨·珀爾斯(Fritz Perls)。

  我認爲,榮格詮釋夢的方法是最廣泛和最靈活的,因此也是對夢的涵蓋面最廣的,幾乎吸引了所有的夢者。的確,這個方法幾乎把所有與之相融的理論都包含其中。

  2

  如何對夢進行工作?

  如果我們相信夢的確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又將如何在一個特定的夢中發現它的意義呢?這需要一個過程:夢者可以與一個信賴的朋友或一個團隊獨立地完成這個過程,或者在一個有對夢工作經驗的治療師的幫助下完成。

  對夢進行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準備好紙和筆,這樣在醒來後可以立刻將夢儘可能地完整記錄下來。當你自己還是半清醒狀態的時候,甚至在起身去拿記錄工具之前,將夢在腦中回放一遍是有助益的。從起身到記錄下夢的內容前的活動,都有可能導致夢的大部分內容被遺忘。

  除了用文字記錄下夢,還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記錄。因爲很多夢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可能會有很多個場景。繪出至少一個場景就可以讓夢更加生動,使其錨定在你的腦海中。爲了繪出一個夢,成爲一個受過訓練的藝術家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可能是不可取的。

  寫下夢境之後,再記下與夢境有關的反思(事實、想法和感受)。先把準備好的寫下來,之後再把需要通過努力纔能夠記下的加上去。例如,你會想到很多與你的兄弟湯姆有關的內容,你經常會見到他,而你過世已久的內莉姨媽的意象則需要你在你的記憶裏深挖。有些夢者會發現將夢寫在一列,將事實、想法和感受寫在另一列會很有幫助。

  湯姆的意象可能會讓你想起你和他在一起的經歷,他是如何對待你的,他都是什麼態度,以及他現在在做什麼。內莉姨媽的家人,無論是你母親還是父親那邊,可能關係不良,或者他們可能和你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幾乎所有的夢都有人的形象,還有很多夢裏有動物、無生命的物體和場景。的確,夢的氛圍是詮釋時的一個要素。這個氛圍可能是模糊的,但是通常也是相當詳細的。例如,如果夢發生在某個特定的森林,你可能會回憶起你是在什麼情境下去的那個森林,和誰一起,在那裏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你對這每一段的記憶的感受又是什麼。或者這個模糊的森林意象可能讓人聯想起某部文學作品,比如,麗蓮·海爾曼(Lillian Hellman 1973)的《松林深處》。

  所有與這些夢中意象有關的事實、想法和感受都被榮格學派稱爲個人聯想,成年的夢者很容易發現它們。然而,孩子們的夢通常反映的是他們父母的問題,因此他們的夢被他們父母的聯想所照亮。所有這樣的聯想都屬於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即“個體放大”。

  個人聯想不能和弗洛伊德提出的自由聯想相混淆。自由聯想意味着從聯想到聯想。這樣的實踐傾向將注意力從夢的意象中轉移出來,因此,詮釋很可能被扭曲。榮格主張保持與意象的接近,即“圍繞着”它。

  除了夢者的聯想之外,治療師通常可以幫助來訪/夢者回憶額外的個體放大:在夢者生命裏發生的事件會和夢中的意象有聯繫。比如,一箇中年婦女在五月裏做了一個夢,她夢到自己去看望她的母親,而她的母親很暴躁和冷淡。夢者說她在做夢之前的幾天莫名地感到沮喪。在知道她母親已經去世後,治療師詢問她母親去世的時間。夢者回答說是“去年夏天”。在治療師和來訪者同時查閱了他們的筆記後,他們發現夢幾乎正好發生在母親去世的週年紀念日。夢者想起那時她的一個孩子病得很厲害。雖然她對母親的去世感到很傷心,她卻沒有時間全身心地去體驗這個過程;這個夢幫助她體驗和表達她的悲傷。

  除了個人聯想,還有其他關於夢的意象信息並非來源於個人經歷:這樣的信息來自人類的傳說。例如:神話、宗教儀式和人類沒有文字時的文化實踐。像夢中的森林,可能讓人回想到女神阿爾忒彌斯漫步的那個森林。這樣的內容來自集體無意識,被稱爲原型性的對應部分。根據榮格和一些夢研究者的說法,孩子們的夢中有着大量原型性的對應部分。這種夢被稱爲原型夢。

  許多文化和個人經歷的原型夢是極爲超自然的(令人敬畏)。這樣的夢被視爲大夢,可能攜帶的是整個羣體而不是個人的信息。

  個人聯想和原型性的對應部分兩者都由放大(amplications)組成。即使一個夢裏只有一些意象,放大的數量也是相當大的。所以,持續寫下所有這樣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在放大的情況下,我們轉向另一個我們需要的主要信息:在這個夢降臨之前,你的生活中正在發生什麼,包括外在的和內在的。這些信息主要是由那些對你在情感上影響深遠的事件和經歷組成,但是它們的意義可能未必會立刻呈現出來。從做夢前的一兩天前開始,又或者一個更長的時間段:也許是一件正在發生之事持續的時間,也許是你遇到的困難持續的時間,也許是你做決定所用的時間。比如,你可能正在經歷家庭衝突,考慮換工作或者希望能夠有一段假期。同樣重要的是你的內在情緒狀態。在做夢的時候,你的整體感覺是快樂?焦慮?沮喪?所有這些事件、體驗和感受都由你的意識處境(conscious situation)構成——你的生活中正在發生什麼。

  但是,每一個夢都只是許多中的一個。對一個夢之前系列夢進行思考可能有助於對它的理解。這一系列可能由所有你能夠記起的夢組成,或者由所有那些特別生動的夢組成。然而,通常你會從少數的夢中獲得更多益處。例如,在一個漫長而艱難的生活環境中做的那些夢,或者——出現一些特定意象的幾個夢。如果你在接受心理治療,這個系列可以是自治療開始以來做的所有夢,也可以是治療期間的關鍵時刻,或者那些在兩個治療會談之間發生的夢。一晚上做的所有夢也可以被視爲一個系列,但是它們通常緊密相連,也可以被視爲一個夢。

  反覆出現的夢——本質上是同一個夢的重複——會形成一種特殊類型的系列夢。重複通常意味着這個夢特別重要。通常這種重複的夢只有在被正確詮釋了之後纔會消失。

  所有使用放大法蒐集的信息、意識處境和系列夢都有一個名稱,那就是夢之背景(dream context)。

  我們如何處理這麼多素材?我們先尋找這些事實之間彼此的連接:共同的主題指向一個特定的問題、情結或難題,而夢可能會做出評論。比如,一個男性的夢描述了三個人的形象:一個他曾經一度差點和她結婚的年輕女性、一個正在經歷離婚的朋友和一個爲夢者主持婚禮的牧師。這裏的共同主題是婚姻。夢中的問題可能是如何處理他婚姻中的衝突。250這裏潛在的情結可能是他害怕自己會成爲一個不稱職,即失敗的丈夫。

  3

  如何接近詮釋?

  即使有這麼多的素材,甚至可以確定彼此的聯繫,我們距離詮釋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不過,以下這些有用的指南可以被用來逐漸接近這個目標。

  第一條指南,即避免假設(avoiding assumptions),可能會讓釋夢新手覺得好笑,因爲他們可能連要避免的假設都沒有。然而,很多人都聽說過弗洛伊德的假設(不管是否有他的名字),那就是每個夢都揭示一種性衝突,以滿足願望。做出這樣的假設很可能會扭曲釋夢的過程。榮格認爲夢的意義是不可能在放大和詮釋之前就知道的。

  一個流行的假設是夢可以預知未來。偶爾,夢會預知未來(就像前文提到的法老的夢)。更多的時候,夢指向的是當下。它們描述的是無意識心靈對夢者的計劃、行爲或態度的看法。

  在促成避免假設的時候,榮格堅持認爲夢呈現的就是它要表達的:它不需要僞裝。(他的觀點與弗洛伊德的觀點形成對比,弗洛伊德認爲夢者知道的內容是“顯夢”,而夢者的無意識願望是“隱夢”。)舉一個這方面的例子:這是一位女性的夢,她在夢中試圖將她的雙手清洗乾淨,但是失敗了。因爲“髒手”這個詞是不道德行爲的一種隱喻,所以看起來,這個夢有反過來對她的一些行爲進行道德評判的意味。

  雖然夢呈現的就是它想表達的,但是它使用的是象徵的語言。“象徵”在這裏並不意味着一本“夢的詞典”裏面有每一個夢中意象的固定意義。這樣的一本詞典說一盞裝滿油的燈的意象“表示商業活動具有令人滿意的結果”。這樣的詮釋是武斷的,它會使你對夢的分析變得貧乏甚至扭曲。

  榮格認爲一個象徵是對相對未知的心靈內容的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因此,燈的意象的含義只能通過夢中出現這個意象的背景知識來發現,包括意象之間的相互連接。有了這樣的知識,這個燈可以意指,比如:照明;一個自古就很有用的物品;一種裝飾品;對夢者生命中一個特定的人、地點或者時間的提醒。詮釋是對這種意象的含義的一種推測。

  儘管一個特定的夢的意象通常對每一個夢者來說都有一個獨特的意義,但有的時候這個意象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含義。這樣的含義適合於具有一個普遍文化含義且與個人意義不相矛盾的情況。比如,一個洗禮儀式的夢的意象可以被視爲一個相對固定的精神淨化的象徵。儘管這是它在基督教亞文化裏的確定意義,但它只是相對固定的,因爲洗禮在基督教出現前就有。此外,這樣的詮釋可能也不適用於沒有宗教歸屬的夢者,或者不認可洗禮的夢者。

  儘管我們可能想要從我們的夢中得到指引,但是通常夢並不會告訴夢者該去做什麼。可以說肯定的是,如果夢描繪的是夢者處於一個危險的境地,那麼似乎可以採取行動來避免它。儘管如此,夢並不會指出避免危險的特定方案,而是給出多種可能的渠道。因此,夢描述出無意識“看到”的場景,並將決定權留給夢者的意識。

  詮釋中最重要的一條指南是把它視爲夢的語言的一種轉譯,可以把夢的語言比作爲一種被重新發現的已經滅絕的語言。古埃及語就是一個例子。在它被破譯之前,沒有人知道如何在英語中找到對應的詞。當現代學者發現古埃及文字時,他們用整個上下文和字符的用法來識別字母和單詞,然後翻譯出文本。同樣,在釋夢時,我們參考意象被使用的情境和各式各樣的方式,以此來獲取每個意象和整個文本的含義的線索。

  4

  夢意味着什麼?

  一個夢可以有不同的意義,這取決於它聚焦於主觀還是客觀。如果你夢到十年沒見過的約翰表哥,這個夢是在告訴你有關你表哥的事嗎?可能是,但可能也不是。因爲約翰表哥並不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個夢更像是在告訴你,你自己的一部分會讓人想起約翰表哥。榮格將這種信息稱爲主觀詮釋。

  在與夢之關係中,主觀並不帶有非實在或幻想的內涵。相反,這一描述喚起的是夢者和夢中人物共同的特質和態度。因此,這些意象通常描繪出夢者人格的一部分,比如,陰影品質:未被認可,卻往往對夢者而言是消極的那一面。

  主觀方法最容易被用於理解夢中的人物關係,但這一概念也適用於非人類的形象,甚至是非生命的形象。完形療法(格式塔療法)使用的就是這一概念,認爲夢者在夢中會將每一個意象都表現出來。

  但是如果你夢見了作爲你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伴侶呢?夢的詮釋可能會給你一些對你的伴侶或你們兩人之間感情狀況的洞察。這樣的詮釋就是一種客觀詮釋。

  在這種情況下客觀並不意味着沒有偏差。相反,這意味着夢經由夢者的無意識提供了對客體,即一個具體的人、動物、地方或事物,以及夢者與這個客體之間關係的看法。

  一個人該如何知道什麼時候做主觀的詮釋,什麼時候做客觀的詮釋呢?一般來說,一個主觀的詮釋意味着夢中的形象呈現的是對夢者現實生活沒有太大意義的某人(或某物):一個遠方的親戚、一個許久不見的熟人、一個名人、一個歷史人物,或者夢者完全不認識或虛構的一個人。

  例如,對以下這位45歲未婚女士的夢而言,主觀詮釋似乎是恰當的。夢的內容是:她的侄子死了。夢的內容包含的事實是這個男孩是她唯一的兄弟的唯一的兒子,而這個侄子和夢者之間在情感上並不親密。作爲家族姓氏的繼承者,他似乎是家族傳統的化身。由於夢者過於傾向於順從家族的期待,男孩死亡的意象暗示着她被傳統所束縛的傾向可能要結束。

  如果夢中的形象是夢者現實生活中某個很重要的角色,即配偶、性伴侶、家庭成員、親密的朋友、僱主、合作人或者(心理治療師或者其他專業人士夢裏的)來訪者,那麼這就可能需要客觀詮釋了。

  以下是一個似乎需要客觀詮釋的夢:一位年輕的男士最近結交了一位年輕的女士,並且對她非常傾心。他夢見他的新朋友是性濫交者。他和他的治療師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夢在告訴他一些關於這位年輕女士的事情。因此,他對她的無意識感知不同於他意識層面的看法,所以他決定在這段關係中謹慎地行動。後來,他發現她的確是濫交者。

  在決定是客觀詮釋還是主觀詮釋時,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形象是否被描述得如照片一樣真實,也就是說,是否就如現實生活中夢者所知道的樣子。如果是這樣,這個形象一般從客觀的角度上考慮。如果夢中的畫面與現實中的人有明顯不同,那麼不相似的特質很可能是夢者的(主觀)屬性。

  某個與夢者關係親密的人被扭曲的意象可能仍然指向一個客觀詮釋。舉個例子:一位22歲的女士夢見她的母親是莎士比亞《麥克白》中的女巫之一。夢者對女巫的聯想是“惡魔的力量”。在客觀地理解這一意象時,我們不需要得出實際的母親完全就是惡魔的結論。相反,夢者開始意識到她的母親使她(女兒)在情感上和經濟上都依賴她,因而處於母親的控制之下。她的控制非常有力,以至於讓她的女兒有種她的母親是女巫的感覺。還有就是,女兒可能對母親的看法過於樂觀,以至於缺少對母親一直都有的負面存在的覺察。

  區分主觀和客觀的含義對正在對自己的夢進行工作的治療師而言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考慮:當一個夢裏出現來訪者時,這是否關係到治療師的主觀心靈或來訪者的客觀心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遵循和所有其他夢一樣的指南。無論我們找到什麼樣的答案,將我們的夢告訴來訪者都很少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在我的經驗中,關於來訪者的夢雖然不常見但是非常重要。事實上,夢見自己的一個來訪者意味着他觸碰到了我自己的什麼。因此,夢很可能(從主觀上)讓我對自己的心靈有了新的洞察,或者爲我提供了一個關於來訪者的線索,即一個未被發現的問題,或者(從客觀上)給了我一個開展治療的提示。

  夢常常同時具有主觀的和客觀的含義。例如,那個年輕人關於他新女朋友的夢,一方面可以保持它的客觀含義,另一方面還可以講出與他的心靈有關的內容。一種主觀的可能性是他有亂交的傾向。

  的確,主觀和客觀含義經常很難區分,因爲心靈選擇了對夢者有心理意義的夢中形象。比如,一位女士選擇一個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她內心形象的男士作爲丈夫。所以,當她夢到自己的丈夫時,夢中的形象可能是她人格化的內在男性,同時也是實際中的丈夫。

  理想情況下,每個夢中的形象都應該被單獨考慮。在同一個夢中,一個意象可能是主觀的,另一個可能是客觀的。然而,在實踐中,一個只包含少量意象的夢可能主要是主觀的或客觀的。一個類似的規則適用於我將要討論的維度:還原性的/建構性的和補償性的/非補償性的。

  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或者兩者都有),夢對夢者而言會有各種方向的影響:還原性的或建構性的。一個還原性的詮釋好像是在告訴我們爲什麼我們會有這個特殊的問題;一個建構性的詮釋指向一個解決方案或者心理髮展的一種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