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1号唠嗑员(ID:laokeyuan01),便可获取更多优质深度内容。1号唠嗑员,业余讲故事,职业唠嗑员。唠娱乐,嗑影视。

近日,刘德华做客鲁豫节目,被问及为什么不在内地做导师? 华仔就很谦虚地说自己能力不足,听不出来别人唱错,很难去有资格点评别人,

还是踏踏实实唱歌,自己还是好好当歌手吧。

说到唱歌话题时,刘德华激动地透露出自己一个梦想:「我们四大天王作为导师合体录制一季节目,想推一下广东歌,只要其他三人来,他就一定来。」

刘天王既然想和四大天王「合体」!

鲁豫调侃「如果你们三个都愿意,他不好意思不愿意了。」

华仔随即拍胸膛表态:我愿意!

看得出,刘德华是真的想为华语乐坛,尤其是现在日渐低迷的粤语歌做自己最后的付出。

这一段采访,打动了无数网友: 「刘天王都说自己担待不起导师,现在什么猫猫狗狗都是老师。」

也有人调侃 ,首虽然四大天王辉煌无人能及,但如今时代易变,早已成为流量鲜肉霸屏的时代,很难再续巅峰。

让人感叹,除了四大天王,很多人都被大浪淘沙,烟消云散,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 但刘德华还是那个刘德华,他依然屹立不倒,巅峰依旧。 刘德华如今58岁,出道已经38年了。 38年了,刘德华凭什么还这么火?

刘德华一直是优质偶像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说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了。 关于他的故事与传说早已传遍大街小巷。 他勤奋,38年孜孜不倦的奋战在竞争残酷的演艺圈。 他巅峰不老,除了四大天王时代,他的人气风靡整个亚洲,在如今这个流量时代,刘德华依然是当下无人企及的天王级人物。 但这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他的辉煌都离我们太过遥远,无法感同深受。 如果说,是什么力量和能让他38年仍屹立不倒,我想只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那就是,他是一个教父。

《红楼梦》中有一副经典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意思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论家庭、学历、天赋,可以说刘德华在娱乐圈最平平无奇的那一个。

但最终他却成为了不仅圈外人欢迎,圈里人也喜欢的天王。

除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付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世间冷暖,人情世故。 在他身上,你总会感受到普通身边亲人般给予的那种温暖。

1993年,「肥猫」郑则仕的电影公司破产,背负著2000万的巨额债务,走投无路。 刘德华得知后,为了缓解郑则仕的人生困境,让他起死回生,立马邀他来合拍电影,还他他做了电影制片人, 而在此之前他们没有任何交集,也无一次合作。 这件事一直过去很多年,直到在电影《追龙》上映期间,郑则仕接受媒体采访时才说出了感人肺腑的一句话:

「娱乐圈没有真朋友,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只有刘德华伸了出援手。」

无独有偶,97年香港金融危机,刚崭露头角小有名气的张卫健破产,都已经做好了房子被银行封掉的打算。 这时,刘德华得知后,雪中送炭签下了张卫健。 张卫健虽然签约在刘德华的公司,但一时仍无法还清所有的贷款。 无路可走的他,只得厚著脸皮去找老板刘德华,希望他能帮他渡过难关。 后来,张卫健在一档节目中深情感恩的提起了这一段往事。 我说我马上就要破产了,老板马上开了一张支票给我,帮我渡过了这个难关,然后他送给我一句话,他说:「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

除了两个健在的人之外,那个命运多舛,离开人世的蓝洁瑛也曾被刘德华眷顾过。 那时,蓝洁瑛流落街头,无人问津,唏嘘不已。 很多以前的圈中好友,都很少有人对她伸出援助之手。 刘德华除外,他和他们不一样。 虽然刘德华早年与蓝洁瑛合作过电影《法外情》,但关系极为普通。

可是他生根在骨子里的那颗善心,还是战胜了所谓的人情浅薄。 默默地赠助了10万元,还通过各种渠道给她申请了不少福利,找了心理医生。 这件事,是后来很多媒体采访蓝洁瑛时,世人才有所得知。

李克勤曾在他发展最不顺畅的那几年,开个演唱会连票都卖不出去。 最艰难的时候,连布置演唱会的钱都拿不出来。 穷困潦倒,收入惨淡。 处境尴尬的他,仿佛一下子被打到了谷底,萎靡不振。 刘德华经历过演艺圈的起起伏伏,他看在眼里,深感同心。 后来刘德华告诉李克勤,你只管大胆布置,钱的事。 你后面直接把账单寄给我就好。 据说,当时那场演唱会光一场的烟花就花掉了二十多万。

刘德华几十年的演绎生涯,让他彻底明白了他的人生哲学。 「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 虽然刘德华作为大明星并不缺钱。 这些资助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但这并不是钱多钱少的事,因为骨子里,他就是乐善好施的人。 哪怕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导演陈果拿著《香港制造》的剧本找到了刘德华,也希望刘德华能够资助他拍摄这部电影。

他看了看剧本,觉得很有创意,也被陈果诚意所打动。 决定资助他五十万,而这五十万还是凑的。 当时1991年,刘德华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天幕」,几年时间就负债累累,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赔了不少钱。 最后连公司都抵押了。 但自顾不暇的他,不谈任何难言之隐,出手相助。 《香港制造》一经问世,便大获成功。 获得第十七届金像奖最佳影片。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才是这部片子的出品人和监制。 这部影片的成功诞生经历了多少辛酸与挣扎?

通过这件事后,他开始把善念放大,做更有价值的事。 后来他发起「亚洲新星导计划」,投资帮助多位青年导演。 他就是纯粹为了电影事业,为了发掘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 在「亚洲新星导计划」中,他说他只管提供资金和资源帮助,不干涉创作。

这个计划做了两年,投资近五千万。 除了投资300万元资助宁浩拍摄的《疯狂的石头》和陈玉珊的《我的少女时代》赚了点钱,其他都血本无归。

刘德华还客串了一把《我的少女时代》 除了帮助别人从不分时间。 他也不分高低。 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刘德华认识了19岁的香港运动员苏桦伟。 赛后,刘德华对苏桦伟的妈妈说,有困难就去找他。

刘德华与苏桦伟 可能母子二人都没想到,原本随口的一句关心话。 四年后,刘德华真的兑现了诺言。 那时苏桦伟毕业,找不到任何工作,生活没有著落。 这个事情后来被刘德华知道了,他记起了当年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孩子。 马上在公司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后来苏桦伟说:「他是老板,但我和别人一样都叫他『华仔』。」

「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义,有你有我有情有天有海有地,活著但没有灵魂,才明白生死之间的意义。」 这是刘德华的一首歌《一起走过的日子》几句歌词。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偶像。 一个能被世人永远铭记的偶像。 或许刘德华才给出了最好的诠释与答案。 以前大家都叫他「华仔」,现在还是叫他「华仔。」 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爱他。

关注微信公众号1号唠嗑员(ID:laokeyuan01),便可获取更多优质深度内容。1号唠嗑员,业余讲故事,职业唠嗑员。唠娱乐,嗑影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