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主席有個小愛好,就是喜歡點評別人的名字,比如稱譚政爲“談政”,稱吳忠爲“有忠”。

還比如他對一位叫鄭三生的開國少將說:“認識你,是三生有幸。”

其實,毛主席之所以說認識鄭三生是“三生有幸”,除了他的名字叫“三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鄭三生這個人一生光明磊落,非常值得一交。


這位開國少將一生光明磊落,毛主席說:認識你三生有幸



我軍之所以能令行禁止,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將領們能以身作則,就像鄭三生經常說的:“要想讓部下做到,就必須要自己先做到。”

建國後,鄭三生擔任第66軍軍長,兼天津警備區司令,按理說,以他的級別,是不需要參加部隊訓練的,但是鄭三生卻不,非要跟戰士們一起訓練。

其中有一項是跳鞍馬,這就難住鄭三生了,因爲他之前沒跳過,而且他的個子也不高,比較吃虧。

晚上忙完工作後,鄭三生來到操場,開始練習鞍馬。鞍馬很高,鄭三生又沒經驗,一次摔倒,兩次摔倒,練了幾十次,摔了幾十次,身上青一塊紫一塊。

老伴兒看得都心疼了,說你的心思到了就行了,這麼拼命幹什麼?鄭三生卻說,既然練了,就一定要練成!


這位開國少將一生光明磊落,毛主席說:認識你三生有幸



就這樣,鄭三生咬牙繼續跳,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終於可以跳過去了。

到了訓練那天,鄭三生站在所有戰士的最前頭,說我是司令員,我第一個跳!

戰士們都很好奇,說鄭司令以前沒跳過鞍馬,能行嗎?鄭三生做好準備,跑步、起跳,一切都非常完美,大家拼命鼓掌,說真沒想到鄭司令還有這手絕活兒!

鄭三生這麼做,有點“自討苦吃”,但這就是他始終堅持的信條:當領導的不以身作則,就帶不好部隊,要讓大家聽你指揮,大家會的,首先你自己得會。

鄭三生就是用這種“笨方法”,贏得了戰士們的尊敬。

來源:歷史客棧20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