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混亂北齊(3)

和士開一琢磨,雖說這是老情人的兒子,可是看這小兔崽子對自己的態度,長此以往,恐怕早晚會生事端。

和士開跟心腹一商量,要他命,暫時不可能;那就先把這小子從朝廷趕走,趕到外地當官去;省的礙眼。

可是,這事兒吧,讓和士開覺得挺棘手;且不說高儼是胡太后的心頭肉,後者同不同意還得兩說;單就此時高儼的位置,想動他恐怕會鬧出亂子。

此時高儼除了一大堆政府頭銜外,最重要的是,高少爺身兼京畿大都督,就是當年他二大爺高洋幹過的那個位置。這個位置統領着鄴城的禁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兵變。

所以說人吶,得勢的時候最好別太囂張;這不,和士開轉眼就掉了腦袋

和士開先試試水,他請旨解除了高儼身上兼的一些閒職,然後將高儼朝見胡太后的次數由每天一次改爲五天一次。

一系列小動作,和士開本想看看高儼會有啥反應,然後再作計較。可是他就忘了,那特麼是高儼。

和士開的連番動作,引起了高儼的極大警覺。

高儼早就想幹掉和士開了,只是礙於老媽的面子,一直沒動手;現在你和士開既然主動搞事,那就別怪少爺我不客氣了。

高儼身邊兒最貼心的,是他姨夫侍中馮子琮。

所以說人吶,得勢的時候最好別太囂張;這不,和士開轉眼就掉了腦袋

馮子琮一直以來就是堅定的挺儼派,當年他就力主希望能由高儼繼位,而不是傻不愣登的高緯上臺;可是高湛沒聽他的。

現在一聽,高儼打算除掉和士開;馮子琮來情緒了,除掉和士開之後,借勢就能逼高緯退位,那之後的想象空間可就大了。因此,馮子琮力勸高儼,這事兒得抓緊,趕早不趕晚。

高儼知不知道馮子琮的想法兒現在不得而知,反正高儼知道,如果讓和士開搶了先手,高睿的下場極有可能變成自己的下場。

高儼很聰明,殺和士開不是鬧着玩的;畢竟那叫當朝一品;所以最好有皇帝的批示。可是高緯會批准殺和士開嗎?顯然不會。

不過這個難不倒高儼,他讓人準備了一大堆的文件,抱着進宮找高緯簽字去了。

這一大堆文件,99%是正常的;但沒別的,就是量大;等高緯簽字籤的手抽筋兒,不耐煩的時候,也簽到了最後那份兒文件了。

高緯頭昏腦脹,也懶得看這份文件的內容;順手就在上面簽了字。

這份兒,就是和士開的死刑判決書。

不過,光拿到批文還不夠;高儼還需要得到禁軍中高級將領的支持;不然萬一軍中有人給和士開通風報信或者臨場倒戈,那就麻煩了。

高儼雖然是京畿大都督,但並不親自領兵;禁軍中真正管事兒的是領軍大將軍厙狄伏連。

所以說人吶,得勢的時候最好別太囂張;這不,和士開轉眼就掉了腦袋

厙狄伏連是個老革命了,出道早,很久很久以前他就開始跟着爾朱榮混,後來拜了高歡的碼頭,就此成了高家忠實的看門狗。

此人非常搞笑,貪財如命,而且極其吝嗇;老婆病了,他就拿出一百個錢兒去買藥,買完藥就心疼這點錢了。厙狄伏連非常不講衛生,家裏跟豬圈一樣,蒼蠅臭蟲遍地;這傢伙不檢討自己衛生習慣有問題,反倒是把門房兒暴打了一頓,說,你是怎麼看門的?蒼蠅都跑我屋裏來了(“好聚斂,又嚴酷,居室患蠅,杖門者曰:‘何故聽入!’其妻病,以百錢買藥,每日恨之。”)!

不過別看厙狄伏連不講衛生,而且人又吝嗇;可這並不代表他傻;當高儼拿着高緯簽了字的批示來找他,說皇上有旨,命其抓捕和士開時;厙狄伏連當時可沒信,他一邊兒跟高儼打哈哈,一邊兒就去找了馮子琮。一見面兒,厙狄伏連就問,老馮,這事真的假的?

馮子琮當然說是真的了,而且老馮同志還故意板着臉問,你敢懷疑皇上的旨意?還想不想要腦袋了?

厙狄伏連被鎮住了,訕笑着,豈敢豈敢!

轉過身,厙狄伏連回到部隊便發出了命令,調集了一支分隊,悄悄兒的進宮,埋伏在了神獸門外。

第二天,也就是公元公元571年7月25日,距和士開封王僅僅一年。

這一天,和士開照常上班;他晃着方步剛接近神獸門,便被早已埋伏在此的禁軍士兵抓獲;隨後,老和同志被押往尚書省。

和士開也算見過大場面的人,一看這陣勢,就知道這肯定是高儼動手了;在被押往尚書省的途中,和士開拼命的掙扎,大聲呼救。

可已然來不及了,到了尚書省;高儼的心腹、都督馮永洛已在此等候;見和士開被扔進來,馮永洛抽刀出鞘,一刀下去,和士開人頭落地(“伏連信之,伏五十人於神獸門外,詰旦,執士開送御史。儼使馮永洛就臺斬之。”)。

所以說這人吶,得勢的時候最好別太囂張。

砍了和士開,對於高儼來說,事兒也就結束了。

可是,對於他姨夫馮子琮而言,結束?艹,這事兒剛剛開始(“因逼儼曰:‘事既然,不可中止。’”)。

在馮子琮力勸之下,高儼的心思也活泛了;此時厙狄伏連已經把禁軍集結起來了,隨着高儼一聲令下,3千精銳禁軍浩浩蕩蕩的開到了皇宮千秋門外。

所以說人吶,得勢的時候最好別太囂張;這不,和士開轉眼就掉了腦袋

而此時,高緯也得到了高儼把和士開給做了的報告;高緯先是驚愕繼而大怒;到底出了什麼事兒;老三瘋了嗎?

高緯讓侍衛總管劉桃枝帶着80名禁軍士兵去找高儼,讓高儼立刻進宮面聖,皇帝有話要問。

可是等劉桃枝一出宮門嚇了一大跳,對面黑壓壓的矗立着幾個方陣,打頭的,是頂盔摜甲,罩袍束帶的高儼。回頭看看自己身後,80人,而且還都跑沒了。無奈之下,劉桃枝只得哆哆嗦嗦的走過去給高儼請安,順道把高緯的話做了傳達。高儼聽完也不吭氣,一擺手,讓人把劉桃枝拿下。

聽跑回來的士兵說,老三帶着幾千人跟宮門口示威;高緯怒了;老三,你特麼要造反嗎?

可這會兒高緯還是沒打算跟老三動兵,他派人把馮子琮叫進來,讓後者給高儼帶話兒,讓老三進來,我有話問他!

這件事兒到這兒,至少有一半兒的主意是馮子琮出的,他哪能讓高儼就這麼進宮,出去晃了一圈兒,馮子琮回來跟高緯說,您弟弟說了,這事兒沒完,他要您請“姊姊”出去接他,他才進宮(“帝又使馮子琮召儼,儼辭曰:‘士開昔來實合萬死,謀廢至尊,剃家家頭使作阿尼,故擁兵馬欲坐着孫鳳珍宅上,臣爲是矯詔誅之。尊兄若欲殺臣,不敢逃罪,若放臣,願遣姊姊來迎臣,臣即入見。’”)。

高儼口中的“姊姊”,喚作陸令萱,您只要記住這貨是個跟和士開沆瀣一氣的壞蛋就好了。

事到如今,高儼當然不會傻到等陸令萱接自己進宮;他的意思是,陸令萱一出來,‘咔’一刀拿下(“儼欲誘出殺之。”)。

高緯大怒,老三真的是要反了!和士開你想殺就殺,現在看這意思,你又要宰陸令萱;你不知道她和朕的關係嗎?

高緯暴跳如雷,立刻下令調來一個營的禁軍,就準備出宮跟高儼決一死戰。

臨行前,高緯去見了老媽胡太后,我去砍我三弟了,我要是被我三弟殺了,這就算是跟您告別了(“後主泣啓太后曰:‘有緣更見家家,無緣永別。’”)。不知道這會兒胡太后是什麼感覺,自己倆兒子馬上要兵戎相見了。

辭了母親,高緯立刻把大都督斛律光叫了過來;斛律光在軍中威望極高,有他保駕護航,即使高儼要怎麼樣,部隊恐怕也不會聽他的。

所以說人吶,得勢的時候最好別太囂張;這不,和士開轉眼就掉了腦袋

可是等斛律光一來,前因後果一瞭解,老爺子笑了。

斛律光向來就瞧不起和士開;這種弄臣把朝廷搞的烏煙瘴氣,早該死了。

聽說高儼居然把和士開給除掉了,斛律光哈哈大笑,我早說三爺風骨不凡,這事兒乾的漂亮(“光聞殺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作事,固自不似凡人。’”)。

當然,笑歸笑,斛律光還是得想辦法保住高緯,誰讓後者娶了他的閨女呢。

斛律光見着高緯,開口便道,您先消消氣兒,您們是親哥倆兒;不至於鬧到這個地步;我陪您去瞧瞧。

高緯帶人出了宮門,遠遠兒的看見高儼;高緯的氣就不打一處來,這會兒有斛律光在身邊兒,高緯膽氣撞了很多;揚手叫高儼過來;“儼猶立不進。”

一看要僵,斛律光出來了,幾步來到高儼面前,拉起後者,嘴裏說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兒,何必呢?半推半拽的就給高儼拉到了高緯面前。

高儼殺和士開,斛律光挺稱心,所以這事兒老爺子儘量和稀泥;他跟高緯說,我看琅琊王爲人輕挑,腦滿腸肥的,就不像是個做大事的人。陛下放心,他現在只是年少無知,等他長大了,就會老實了。

高緯這會兒恨不得一腳踢死眼前這個弟弟,可斛律光的面子,高緯不能不給。

高緯強忍怒氣,抽出高儼的佩刀架在高儼腦袋上;忍了又忍,高緯割掉了高儼的一些頭髮。高儼知道哥哥在發泄怒氣,不敢亂動,任由哥哥發泄(“(斛律光)執其手,強引以前。請帝曰:‘琅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爲舉措,長大自不復然,願寬其罪。’帝拔儼帶刀環亂築辮頭,良久乃釋之。”)。

有斛律光在身邊,高緯也不敢輕舉妄動;臭罵了高儼一頓,最後說了句,這事兒到這兒了,誰也不許再提。

高儼和高緯做了一個交易,高緯對高儼矯詔殺和士開的事情既往不咎,而高儼則交出了策劃殺和士開的那幾位部下,像厙狄伏連、王子宜、劉闢彊、高舍洛、翟顯貴等人。高緯下令,將這幾個倒黴的替罪羊抓起來,他親自張弓搭箭將其射死,然後“支解”後將人頭掛在城門上示衆。

事情就這麼結束了?想的美!

我說的是高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