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爾朱榮。我對他的感覺是和三國孫策很相似。史載其「神機明決,容顏俊美」,而且都家傳淵源,少年英雄。雖然很早就挑起父輩留下的重擔,卻能夠繼承父志,駕馭群賢(孫策有周瑜、魯肅、張昭、黃蓋、程普、呂蒙等文臣武將,爾朱榮更厲害,高歡、候景、宇文泰都是其手下,後來建了三個國),成一方之霸業。但另外一方面就像郭嘉對孫策的評價: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結果還真的由於過於託大而死於自己擁立的北魏孝庄帝之手。史書對他的詬病多來自兩件事,一是鑄金人,按照他們的傳統,這是為篡位而占卜;二是「河陰之變」,殺胡太后、孝明帝及大臣2000餘人,幾乎團滅了北魏朝廷。於是他就被傳成了一個兇狠殘暴、類似董卓的反派權臣。其實,董卓已經越來越被史書證明是冤枉的,爾朱榮也是,一件事就可以證明他倆沒那麼壞:董卓立漢獻帝劉協、爾朱榮立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兩人都不是小孩子。如果他們真有明顯的謀篡之心,至少應該像胡太后或者後世慈禧太后一樣立個娃娃當擺設就行了。

宇文護。說實在的,我對他的印象遠不如爾朱榮,因為爾朱榮至少光明磊落、大開大闔,而宇文護則是典型的權臣,耍陰的高手,死抓著權力不放,差點把後來的一代明君宇文邕逼成神經病,只靠著裝痴賣傻才苟活於世。他的不臣之心更是比司馬昭之心還黑還明顯,三年內連殺拓跋廓、宇文覺、宇文毓三個皇帝,連北周開國元勛趙貴、獨孤信也都死在他手裡。相比之下,宇文邕真了不起,竟然在刀尖上隱忍了13年(560—572),讓宇文護徹底放下防備時才動手除掉他(用鐵如意活活地把宇文護砸死了)。其實,宇文護是個做權臣的材料,無論是抓政務、軍事還是經濟,都有能力、有手腕,掌權期間保證了北周政局和國勢的穩定。無奈,名不正言不順,死攥著權力,不放,卻也不篡位,給自己留下了一個掘墓人。

兩個人都是一時之雄,但是在那種朝代,是個講名分不講能力的時代,司馬衷雖然是個傻子也能當皇帝,孝明帝一個三歲小孩也能當皇帝;爾朱榮、高歡、宇文泰、宇文護再有能力也只能給人家打工。這就任誰也會心理不平衡,所以就通過一點非正常手段品嘗一下權力的滋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