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音辣)是西部蒙古族的部落,元朝稱斡亦剌惕,到了明朝才稱為瓦剌。

也先 (網上圖片)

在古代,蒙古民族是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兩分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而後者便是「斡亦剌惕」,亦即後來的瓦剌。瓦剌族人逐水草而居,以射獵為主。

瓦剌勢力圖 (網上圖片)

明前期,瓦剌活躍在蒙古高原歷史舞臺上,明廷更曾經賜以漢文官印,命其統轄諸部,後來多次向其進貢。瓦剌首領也先在位時期,其勢力所及,西起中亞,東接朝鮮,北連西伯利亞南端,南臨中原邊,致使「漠北東西萬裏,無敢與之抗者」,可謂盛極一時。

瓦剌族都是逐草而居的遊牧民族。(網上圖片)

正統十四年(1449年),也先領兵嚮明境進犯,明軍節節敗退。明英宗見狀,於是率兵親徵。也先於是將明軍誘至大同,破其前鋒,再於土木堡俘英宗,史稱「土木堡之變」。同年十月,也先圍攻北京。幸得兵部尚書于謙領兵,才能成功保衛北京。

明英宗 (網上圖片)

後來由於東部蒙古(韃靼)達延汗再興,瓦剌移師西北地方,勢力一度擴張至伊黎河流域一帶。為了保證貿易的順利進行,瓦剌不時遣使嚮明朝通貢。不過,也先遭到暗殺後,瓦剌的勢力逐漸衰微。到了清朝更被納入清朝的版圖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