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尚進 韓野

來源:獨角金融

3月30日,恆生電子(600570.SH)發佈控股股東股權結構變更的公告,浙江融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融信”)將其持有的杭州恆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恆生集團”)100%的股權轉讓給螞蟻金服。

變更完成後,螞蟻金服將直接持有恆生集團100%股權,目前尚未完成工商變更登記。股權結構變化如下:

4月1日開盤,恆生電子股價上漲9.98%,報收96.3元/股。

對於這一次股權變更,恆生電子方面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馬雲仍爲恆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另外,股權變更也不會導致公司主要業務結構發生變化。看起來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股權結構調整,不過,從螞蟻金服的佈局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螞蟻金服“後來者”

2014年,馬雲通過浙江融信,拿下恆生集團100%的股份,間接持有恆生電子20.62%的股權,馬雲成爲恆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

馬雲拿下恆生電子,在金融佈局裏又落一子,進入金融業基礎設施領域。恆生電子成立於1995年,是老牌金融軟件和網絡服務供應商。主營業務包括傳統業務、創新業務(互聯網業務)以及非金融業務。傳統業務主要是爲傳統金融機構,比如券商、銀行、期貨、信託保險資管公司等提供IT服務。

傳統業務一直是恆生電子的收入大頭,2015年恆生電子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傳統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例爲84%,創新業務收入佔比10%。

在馬雲入主後,恆生電子第一次股權變動在2015年6月,螞蟻金服將浙江融信收入麾下,認購後者100%股權,間接持有恆生電子20.62%的股權。

再到如今,浙江融信轉讓出恆生集團100%的股權,從螞蟻金服孫公司變爲全資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次股權變動,恆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均未發生變化,仍爲馬雲。

恆生電子近年來發生了不少事,旗下子公司杭州恆生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恆生網絡”)還身背鉅額債務,無法正常持續運營,螞蟻金服怎麼就看上它了呢?

恆生電子“煩心事”

2018年7月,恆生電子發佈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恆生網絡被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納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恆生網絡及其法定代表人宗梅苓被下達了限制消費令。

這要追溯到2015年股災之前,彼時恆生電子發佈的一款名爲“HOMS”的具有傘形分倉功能的信息系統受到熱捧,爲股票配資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好景不長,2015年7月24日,證監會表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和場外融資利用HOMS配資存在違規與風險隱患,已根據覈查情況對涉案主體立案查處。2016年11月,恆生網絡被沒收違法所得約1億元,並被處以約3.29億元罰款。

幾年過去,恆生網絡還是沒有把這筆罰沒款交齊。恆生電子公告表示,截至2018年7月20日,恆生網絡已繳付所涉罰沒款2312萬元,尚未繳付4.16億元,截至2017年末淨資產金額約爲人民幣-4.21 億元,目前已無法正常持續運營,處於淨資產不足以償付所涉罰沒款的狀態,且恆生網絡部分銀行賬戶已被凍結。

“兒子”欠了一屁股債,作爲“父親”的恆生電子不挽救一下嗎?獨角金融致電致郵恆生電子董祕辦求證具體情況,但截至發稿未獲得迴應。

除了債臺高築之外,恆生電子的高管也“出事”了。2018年7月6日,高級副總裁廖章勇、副總裁沈志接受公安機關刑事傳喚,原因是廖章勇、沈志偉涉嫌在外部以各種形式組織成立企業開展與恆生電子有競爭性的業務,公司內部調查發現二人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盜取公司相關商業祕密,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於是向公安機關報案。之後,公司董事會和獨立董事一致同意,罷免了廖章勇、沈志偉的副總經理職務。

比較2017年5月股價的巔峯期,經歷了幾次風波後,恆生電子的股價已經跌去不少。但進入2019年,恆生電子的股價又出現了上漲的趨勢。

如今,螞蟻金服選擇通過直接持股恆生集團100%股權來控制恆生電子,有何用意呢?

手牽手一起走

有證券分析師向獨角金融分析,“從孫公司變成子公司,我覺得可能是螞蟻金服想對資產和業務進行重新調整和整合,用一個孫公司或者孫孫公司去持有其他公司股份,管理的層級太多。”至於該調整是否跟上市有關,上述分析師表示,“有消息說螞蟻金服不想上科創板,可能考慮主板。”

針對直接持股的原因和上市傳聞,獨角金融向螞蟻金服覈實,對方表示暫不迴應。

貝塔金融研究院院長徐陽向獨角金融表示,“螞蟻金服直接持股恆生電子,我覺得有兩個原因,從稅務角度來看,相較於間接持股,直接持股所得利潤交的稅收會更少一些。從套現角度來看,直接持股所走的流程也比較少。”

也有說法是,螞蟻金服這麼做是跟其整體佈局有關。螞蟻金服在開展業務過程中需要採購IT產品與服務,而恆生電子的業務主要就是提供各項金融IT軟件產品與服務。此外,恆生電子需要採購的相應基礎服務,螞蟻金服也能提供,雙方的日常經營性關聯緊密。根據恆生電子的公告,其與螞蟻金服的關聯交易實際發生金額約爲4770萬元。

據《財經》此前報道,螞蟻金服自獨立以來,爲了支撐其整體的高估值,所以積極通過投資、併購來構建其金融服務生態。截至目前,螞蟻金服共對外投資超過30起,投資金額200億元以上,覆蓋了銀行、股票、證券、保險、基金、消費金融等金融類項目,以及餐飲、影視、媒體等非金融類項目。

對恆生電子的投資,特殊之處在於,在螞蟻金服2014年10月正式成立之前的幾個月,馬雲就已經拿下了恆生電子的控股權。後於2015年6月,螞蟻金服才從馬雲手中將控制權收了過來。彼時,業內人士多認爲,螞蟻金服拿下了恆生電子就等於切入了金融行業後端,更有利於其構建金融服務生態。

但螞蟻金服在技術領域的投資,不止恆生電子一家,還有生物識別技術公司“EyeVerify”、數據提供商“朝陽永續”、安全軟件開發商“V-Key”等。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來下方留言區聊一聊。

版權聲明:此文爲獨角金融原創稿件,

轉載須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