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玖哥,好長時間沒出來了

2017年「freestyle」歪打正著的火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吳亦凡和節目組。

去年,節目更名為《中國新說唱》後,他們想要如法炮製用梗帶火節目,於是有了「skr」,在凡凡復讀機般的亂用和節目文案不厭其煩的推廣下,「skr」果然成為了紅遍網路的流行詞,還和「槓精」,「c位出道」,「安排」等被評為2018最熱門的網路辭彙。

但「skr」並沒有為節目帶來多少正面影響,反而給吳亦凡帶來了不少的負面輿論,首先是很多對hiphop文化略有了解的人指出吳亦凡的用法是錯誤的,沒有「太skr」的說法。

接著,演出幹聲被爆出讓吳亦凡的唱功受到了空前的質疑,為此他也和虎撲進行了一輪正面對剛,甚至出了diss。

之後,由於在節目中使用了autotune,並百般推崇,觀眾給予了他「電鰻」稱號,成為b站等平臺全民喜聞樂見的調侃對象。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後來被一個代號為「鯤」的人承擔了下來,那就是後話了。

今年「punchline」毫無疑問就是節目用來造梗的單詞了,從第一期吳亦凡的幾次點評就能看出來

現在如果你在百度搜索「punchline」,出來的也完全是中國新說唱相關內容

不僅如此,今天節目對「punchline」的推廣更加大了力度,同一時間有幾位熱門選手發了微博來解釋什麼叫「punchline」

是不是很好理解,「punchline」就是一首歌的亮點,點睛之筆。

不得不說節目組還是很聰明的,有了去年「skr」梗的教訓,今年選的辭彙很好理解,並且讓幾位熱門選手先行解釋,避免了梗被吐槽的尷尬。

#punchline是啥#,對一直熱愛說唱的人自然不必多解釋,而對於通過節目瞭解說唱的人來說,那就是吳亦凡教你的第三個詞。

雖然用說唱文化專屬名詞造梗是節目組對新說唱的推廣方式之一,但實際上確確實實對說唱起到了推進的作用,我們能看到受節目的影響,很多人在生活中頻繁使用battle,diss等詞,這不正是說唱文化對主流文化的入侵與融合嗎?

可能很多人依舊會認為這些亂用battle diss的人對說唱的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你可以看看同樣在這幾年興起的潮牌文化,圍繞著「獨立精神」,「態度」,「個性」,「認同感」,他們將小眾品牌做成文化,炒成生意,潮牌愛好者們甚至從不為撞衫而尷尬,更多的是對彼此的認同,即使你知道街上的Supreme T恤十件裏有十件都是假的,但仍不妨礙潮牌文化逆襲成功。

我是壹玖零零,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啦,你最喜歡哪個punchline呢?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