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最大型的考試恐怕就是高考了,每年六月份都是無數個學子成就夢想的考試月,高考中的第一名我們稱其爲“高考狀元”。狀元自古以來就是學子的最高榮譽,無數的學子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高中狀元。在古代自從科舉考試開始以來,直到結束,一共纔出了五百多個狀元,可見科舉考試到底多難,既然狀元這麼厲害,那麼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呢?

  科舉考試起於隋唐時期,結束於晚清末年,總共存在了上千年,在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就成了朝廷取士的主要途徑,也是寒門學子改變家族命運的關鍵。但不是誰都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因爲古人知識普及度不高,很多人都是文盲,所以只有讀書之人纔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是秀才,千萬別小看了秀才,只要你考上秀才就有資格做老師,所以很多秀才在考不上舉人之後都會去大戶人家裏做教書先生,或者自己辦私塾,同時秀纔可以在公堂之上不用下跪,這就是給知識分子的特權。

  秀纔可以參加鄉試,通過了的人就是舉人,舉人可以參加會試,通過了就是貢士,貢士其實就是朝廷的儲備官員,只要有多餘的官位,貢生就可以頂上了。在小說《儒林外傳》中,范進因爲中舉而失瘋了,那是因爲舉人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的榮譽,後面再努力一下就可以當官了。

  會試之後就是殿試了,這是所有學子最期望的,殿試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可見,狀元並不是這麼好當的,那是真的要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狀元每三年產生一個,不過狀元的官職並不高,在隋唐的時候是九品官員。

  等到明清的時候變成了七品,最後變成了從六品,基本上也就和縣令差不多。但是狀元作爲國家重點培養的官員,自然是要首先經過基層的歷練,所以只要在縣裏面好好幹,升官還是很快的,而且大家也都對狀元生十分照顧,說白了,狀元就相當於朝廷的高級官員到基層去歷練一樣。

  現代的學歷跟古代的狀元真沒法比,因爲古代的狀元不僅文采好,而且還能夠做官,如果真要比的話,可能就是一個博士生去參加國考,然後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考上了中央的某個職位。所以狀元真的是非常稀少,即使是放在現在也一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