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扶險 搞定三大風險

2014-09-17 經濟日報 記者蔡靜紋/臺北報導

壽險業者表示,現代文明病癒來愈多,加上少子化問題,如何準備因疾病或意外倒下所需的長期照顧費用漸受重視,殘廢安養扶助保險的給付範圍大於長期看護險、失能險,一次便可搞定「走太早、活太老、走不了」三大風險。

目前民眾最關注就是食安問題了,食品毒素在身體慢慢累積,可能造成腎臟病、肝病、代謝疾病等問題,如果輕忽相關症狀,長期下來可能引起腦中風、糖尿病、癌症等,進而影響日常行動。

不論是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的殘廢、癱瘓,對當事人跟照顧者都有莫大壓力。以入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為例,單人房一個月5.9 萬元計算,一年70.8萬元,還不包含住房費、膳食費、一般照護護理費、保證金等支出。

長期照護費用的商業保險共有四大類,包括長期看護險、類長看險、殘扶險、失能險。

其中長看險是依狀態為理賠依據,即巴氏量表中,無法自理生活的狀態六項中須符合三項才能理賠

類長看險是結合疾病與長期看護的功能,主要依疾病認定,大多屬於特定傷病長期看護保險

失能險是必須符合「失能」定義,喪失工作能力才能理賠殘扶險則是依殘廢等級比率給付

失能險與殘扶險的差異,舉例來說,若是萬一雙腿殘廢,但仍可以坐著工作,便無法領取失能險的給付,但可依殘廢等級領取殘扶險給付。

臺灣人壽表示,殘扶險是以111級殘廢等級作為理賠依據,保障範圍較長期看護險、失能險大,提供一筆「殘廢保險金」,與定期給付的「一至六級殘廢安養扶助保險金」,可以解決意外、生病引發的各種殘廢照護費用。

目前推出殘扶險的公司不算多,若是殘扶險再結合身故給付,僅臺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

以臺灣人壽「FUN心照護終身保險附約A型」為例子,不論是疾病或意外導致的1~11級殘廢,發生當時即可以領到一筆「殘廢保險金」。

若是1~6級殘廢,每年可再領取「殘廢安養扶助保險金」,讓被保險人在長期的安養復健過程,可以獲得較好的醫療照顧品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