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生長髮育,父母是十分關心的。尤其是新生兒的各項發育指標,父母更是密切關注的。那怎樣判斷新生兒肌張力不足呢?

  首先先簡單的科普一下什麼叫肌張力,簡單的說,當寶寶在睡覺身體完全放鬆時,如果寶寶的手處於自然的握拳狀態,寶媽媽想把寶寶握拳的手伸開,這時所受到的阻力,就是肌張力。當然,寶寶的肌張力的高低,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如果肌張力過高或者是過低時,就屬於肌張力異常了。

  那寶寶出現的肌張力過高,或者是肌張力過低(不足)來怎樣判斷呢?

  當寶媽媽抱起寶寶時,如果感覺抱起寶寶比較困難或者是下沉的感覺,這種情況常見於肌張力低下的。而肌張力高的寶寶,抱的時候會出現強直感或者是抵抗感。再就是肌張力低多見於軟癱的患兒,肢體無自控制能力、無抵抗力。肌張力高的寶寶動作比較刻板,容易驚嚇、容易激怒等等症狀的。當然,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這樣的檢查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只要是寶寶出現上述描述症狀,最好帶寶寶及時就醫。就目前對寶寶肌張力的檢查,還沒有客觀儀器可以檢查出來的。基本上是憑藉醫生的經驗,以及手感來判斷的。

  如果經檢查,寶寶診斷爲肌張力異常,無論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性的,都需要及時的查找病因,對症治療的,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就目前治療肌張力異常的常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藥物治療,另一種是物理理療,當然也要根據病因對症治療的。如果寶寶出現的肌張力異常,在排除疾病的情況下,常常和寶寶個體差異也是有關係的。這時候就不需要藥物治療的,只是單獨的物理理療,及積極配合康復訓練等等,就有利於寶寶康復的。(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