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你這麼提問違背了姜文拍這部電影的本意!你沒有看懂這部電影!你太不浪漫了!

我比較認同這個觀點!

《陽光燦爛的日子》整部電影都有一種「記憶的不確定性」,充斥著幻想,所以煤球是用來幹嘛的,為什麼有煤球在教室,煤球是誰放的,其實都不重要,因為放煤球這一段情節很有可能是假的,是幻想的。接下來你很有可能在想放煤球這一段到底是真是假,但其實是真是假這也不重要,看電影不要較真,姜文把超現實主義和少年時期的回憶完美的結合帶來了這麼美妙的影片,煤球就不要想誰放得了。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慾望。那時侯,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開場對白記得電影裡面有句話是「記憶總是被情感改頭換面」 所以,這只是馬小軍,或者說王朔,或者說姜文的青春,更多的是一種情感,而不是事情本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