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攸寧

來源 |首席科創官

去年8月,彭博報道稱,啓明醫療考慮在香港IPO,尋求募集3億-5億美元。

2019年3月13日,浙江證監局就披露了啓明醫療輔導備案的公示文件,文件顯示,中金公司已受聘擔任啓明醫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輔導機構,輔導重點在於做好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準備工作,配合啓明醫療製作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輔導期大致爲2019年3月至4月。

科創板無疑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美人”,不僅科創企業擠破腦袋想與其聯姻,新三板已掛牌企業也紛紛轉板,現在,連原本一心赴港的獨角獸也掉頭加速趕來,啓明醫療能否搶灘成功,成爲首批登陸科創板的醫療公司?

啓明的誕生

啓明醫療的誕生要追溯至1998年。

那一年,碩士畢業的訾振軍,隻身從合肥去往上海,就職於知名醫療器械研發公司 —— 上海微創,月工資1500元人民幣。

就職期間,訾振軍參與了中國第一個心血管病介入器械的研發工作,做了心臟支架。後來,出於對技術的好奇,訾振軍在心血管領域做了一系列早期嘗試,他的醫療事業也由此開啓。

2003年,辭職後選擇南下的訾振軍,在深圳與人合夥創辦一家主攻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公司——先健科技(01302.HK),初始投資200萬人民幣,這家公司後來成長爲全球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第二大供應商。已於2011年在香港上市,截至2019年4月1日,市值近72億港幣。

在這期間,訾振軍不斷聽到來自臨牀一線的聲音:“萌芽中的經導管介入人工瓣膜技術,將爲瓣膜疾病的治療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中國醫療市場的巨大需求,促使訾振軍下決心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經導管介入人工瓣膜。

什麼是經導管介入人工瓣膜?簡單來說,便是將人工心臟瓣膜通過介入導管由股動脈送入患者原主動脈瓣區自膨成形,從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復瓣膜功能。

這樣的技術極大層度解決了瓣膜病患者的困擾。相比普通的心臟手術,經導管介入人工瓣膜技術無需開胸,醫務人員可以在手術過程中藉助血管造影機的屏幕清晰地看到瓣膜的位置大小和置換的過程,還可以通過超聲儀器實時檢驗手術效果,判定置換位置是否合理,相比傳統手術需要30天恢復期,介入式人工瓣膜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只需7天就可以出院。

訾振軍明確了研發設想,便於2007年組織小規模科研團隊在美國率先開始研發工作。

兩年後,訾振軍正式帶着資本、技術團隊低調落戶杭州高新區,在稅友大廈租了一個700平米的辦公室,成立了如今醫療界的超級獨角獸——啓明醫療。

國內市場與全球佈局並駕齊驅

如今,十年過去了,坐落在杭州萬輪科技園的啓明醫療有着200多位員工,以及,大約10000平方米的工作場地。而相比辦公空間的擴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啓明醫療所獲得的醫學成就。

創業之初,訾振軍便深知行業痛點,“中國的醫療器械公司非常多,有上萬家,但很少能發展成世界性的巨頭公司。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在模仿、抄襲。雖然短期獲得高速增長,但市場很快形成嚴重的同質化競爭。”

2011年,訾振軍和他的團隊決定不再copy國外公司的技術,而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然後針對中國市場和人羣的需求做二次開發。這樣的理念得到了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樑穎宇的認可。2012年4月,啓明醫療獲得啓明創投、聯合運通的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在這次融資半年後,啓明醫療研發的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Venus A-Valve就作爲我國首例國產主動脈瓣在阜外醫院成功置入,開啓了國產TAVR的發展。

2014年9月,啓明醫療憑藉“新型生物心臟主動脈瓣膜項目”獲得全國生物醫藥行業總冠軍。

同年11月,德諾資本、紅杉資本共同爲啓明醫療注入了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2016年,啓明醫療獲得來自高盛集團的37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7年5月31日,啓明醫療研發的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VenusA-Valve上市發佈,成爲首個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准上市的經導管心臟瓣膜系統,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這在醫療領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簡單來說,在此之前心臟瓣膜的植入需要進行開胸手術或者心臟打孔,而VenusA-Valve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是一種自膨式主動脈瓣置換裝置,與歐美同類產品比較,在設計上更加合理,在操作上更加簡便,更加適用於中國患者的特點。

2018年,啓明醫療獲得德弘資本的戰略投資,全面加速心臟瓣膜技術開發及市場國際化,同時也敲響了上市的倒計時。

除了中國市場的成功,啓明醫療亦非常重視全球佈局。全系中國智造瓣膜產品已經走進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足跡涉及亞洲、歐洲、南美和北美地區,爲1200餘位患者打開心門重獲新生。

這些事蹟都彰顯着啓明醫療作爲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決心。

2016年4月,啓明醫療全資收購德國 Transcatheter Technologies 公司;2016年9月與美國預裝瓣膜技術供應商 Colibri 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同年9月,Venus P-valve 肺動脈瓣膜歐洲CE臨牀試驗正式開展;2016年10月,採用預裝技術的新一代主動脈瓣膜置換產品 Venibri 全球首例人體應用成功;2017年2月,與腦血栓保護裝置供應商 Keystone Heart 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2017年6月,全資收購美國瓣膜球囊成形術產品供應商 InterValve 公司。2018年12月26日宣佈完成了對TriGUARD 3腦保護裝置生產商Keystone Heart有限公司的收購。

對標280億美元獨角獸,啓明能否搶灘成功?

啓明醫療能否搶灘成功,成爲首批登陸科創板的醫療公司呢?

首先,根據上交所3月3日公佈的《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可知,保薦機構應當優先推薦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企業。

啓明醫療在領域上滿足科創板關於生物醫藥科技創新企業的定位。

但是否滿足科創板多套上市標準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上交所曾明確,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應當至少符合下列五項上市標準中的一項:

啓明醫療曾多次被列爲獨角獸企業,雖然最新估值尚未披露,但據市場預測,啓明醫療所專注的TAVR領域,全球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增至近50億美元,並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國際領先的TAVR廠商Edwards Lifesciences的過半收入都來自於TAVR產品,目前其市場估值近280億美元。

國內情況來看,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我國心臟病用藥和器械市場規模在1000億人民幣以上。心臟疾病器械是醫療器械的第二大領域,僅次於IVD,市場規模佔醫療器械市場的11%。

在中國,由於TAVR市場還處於發展早期,啓明醫療作爲產品最早獲取C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公司,先發優勢非常明顯。

相信啓明醫療能否成功登陸科創板的消息也會很快到來,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