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減負賬本:政府買單加快企業提質增效 財經 第1張

減稅降費調查·遼寧篇本報記者 王靜宇 張徵趙潤汐

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稅率大幅下調,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負擔。這不僅是國家政策的目的,同時也是企業家的心聲。

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的「紅利」如期而至:製造業等行業的適用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0%降至9%,涉及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行業的6%稅率不變,但會通過加計抵減等政策,最終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此次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不僅直接降低了東北製造業企業的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顯示了國家對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扶持,特別是對於東北這樣的重工業基地,在減稅降費的改革紅利下,對於促進東北工業全面振興、推動製造行業、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提升製造業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筆減負賬:五大行業年減稅費超65億元

減稅降費系列政策出臺,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員,遼寧製造業認真算了一筆減負賬。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遼寧省財政部門獲悉,截至2018年底,遼寧省(不含大連市)有製造業一般納稅人近5.8萬戶。2018年,全省製造業納稅人銷售額達到20851.8億元,實現增值稅542.6億元。

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汽車製造,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

僅增值稅稅率下降一項,遼寧省製造業就有5.2萬戶納稅人受益。以2018年增值稅實現數為基礎,按照稅負不轉嫁原則測算,製造業增值稅稅負明顯下降。

從行業大類看,排在減稅幅度前五位的分別是:汽車製造,預計年減少增值稅約18.5億元;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預計年減少增值稅約17.8億元;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預計年減少增值稅約13.7億元;非金屬礦物製品,預計年減少增值稅約11.1億元;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預計年減少增值稅約6.8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副局長常秀娟表示,減稅額度排名與增值稅實際收入排名一致,說明增值稅負擔越重的行業,減稅力度越大。增值稅降稅政策有力地支持了遼寧支柱產業發展。

此外,「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範圍、不動產一次性抵扣、留抵稅額退稅」3項減稅措施,預計可為遼寧製造業年減少增值稅約32.1億元。

企業感受:實實在在得到好康

減稅降費目的就是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好康。在此次調查中,企業是本報記者走訪的重要部分。

瀋陽大禹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國家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真及時,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我們公司的稅點從10%降到9%,雖然僅僅1個點,但一年算下來也省了一筆錢,比如今年我們公司營業額是1億元的話,一年就可以節省100萬元,我用這100萬元給員工發福利或者改善員工伙食多好。這次減稅降費的政策挺好的。」

遼寧省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會長楊曉鬆告訴本報記者,國家這次減稅降費對中小微企業來說是一場「及時雨」,「我們商會裏中小微企業偏多,企業所繳納的稅種和稅費都不一樣,但是普遍都感到稅費少了。比如有的企業在降稅率後,一個月將節省幾萬元的稅款,可以說這是國家給予企業最直接、最實在的利好。」

米其林瀋陽輪胎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洪對此更有感觸:今年國家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對企業來說,實實在在地幫到了點子上,為裝備製造業企業的後續發展增加了動力。製造業增值稅稅率下降3個百分點後,公司今年的減稅額大約2200萬元。

安斯泰來製藥(中國)有限公司稅務經理楊永表示,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公司預計可少繳增值稅2610萬元。此次國家減稅力度非常大,遼寧省稅務局也不斷提高納稅服務水準,企業一定會努力做大做強。

潤邦達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昱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減稅降費」對於大部分企業是重大利好。

姜昱辰還表示,作為一家從事物流園區租賃和現代物流輔助服務的民營企業,他們更期待國家能在下一步的稅制改革中關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從事不動產租賃業務歷經了營業稅到增值稅的改革,由原來營業稅的5%調整到最新的增值稅9%,但房產稅始終是12%。作為中型資產規模的企業,他們享受不到國家關於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的現有優惠政策。二是希望國家的所得稅優惠政策能夠擴大到中型企業。「目前關於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更多傾向於小型微利企業,像潤邦達美這樣的中型企業是享受不到政策紅利的。」姜昱辰說。

稅務部門:多措並舉確保政策「紅包」精準發放

本報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獲悉,在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和稅務總局實施減稅降費工作動員視訊會議召開後,全省各級稅務部門迅速成立了實施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並設辦公室及政策落實組、徵管覈算組等組織機構,統籌抓好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落實。

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張德昌說,本次增值稅改革後,無論在現金流還是在成本方面都給企業帶來實際利好,讓企業有更多資金和資源投入到生產經營以及擴產、擴建中去,也有利於遼寧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為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遼寧省稅務局還建立相應的運行機制。橫向上,制定減稅降費工作管理規則,明確各小組的職責分工和管理運行機制;縱向上,全省各級稅務機關建立了政策落實的指導協調、資訊溝通、督導檢查工作機制,保障各項措施落實落地。同時,建立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匯報溝通聯絡機制,深入企業開展調研,瞭解企業合理涉稅需求,主動拓展和暢通涉稅需求和訴求的傳遞通路,及時研究制定減稅降費工作管理規則。

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局長董濤表示,製造業是遼寧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支撐。稅務部門將一如既往地優化納稅服務,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讓遼寧納稅人對減稅降費有發自內心的獲得感。

遼寧省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對政策進行廣泛宣傳、精準輔導方面,遼寧省稅務機關也做了充分準備。全省各級稅務機關通過各級各類媒體、網站、12366納稅服務熱線等,廣泛宣傳、解讀減稅降費政策。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篩選符合減稅降費條件的企業,密切跟蹤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等政策措施實施情況,通過納稅人學堂、上門輔導、專題宣講等方式開展面對面的政策輔導,幫助納稅人、繳費人明晰政策口徑和適用標準,確保準確理解和充分享受。

瀋陽市稅務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具體企業減稅的數據要在5月中旬得以顯現,因為企業申報納稅實行的是次月申報。自減稅政策落地以來,前來諮詢稅收政策的納稅人非常多,我們都會讓納稅人對稅收優惠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據瞭解,遼寧省各級稅務機關積極認真做好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統計覈算和效應分析工作,客觀反映減免稅效果以及對稅收收入的影響,做到「心中有數」「底賬清晰」。同時,完善稅收政策執行情況反饋機制,及時反映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主動提出切實可行、簡明易行的意見建議,促進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政策實施效果更給力、更有感。同時,開展專題式政策解讀,運用資訊技術、新媒體平臺打造綜合發力的精準輔導式宣傳格局,確保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和繳費人應享盡享、用足用活用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紅利。不僅如此,全省各級稅務機關還持續優化減稅降費政策服務措施,嚴格督考,嚴肅紀律規矩,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覈工作。

建議:應緊密結合實際靈活調整

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有著很多實實在在的困難和問題。從減稅降費來說,遼寧多為工業企業,稅改優惠不及服務業直接,未來仍有釋放空間。本報記者在走訪中,一些企業針對減稅降費提出不少實質性的建議,同時也發現此次減稅降費中的一些問題。

由於「營改增」主要惠及之前徵收營業稅,現改為增值稅的交通運輸、現代服務、建築業等部分行業。遼寧工業企業居多,其最大的減稅方面在於新購固定資產、運輸、倉儲、廣告宣傳等支出費用可以進行進項稅抵扣。但由於經營收益下滑投資需求下降,企業此類開銷並不多。對於一些老牌國有企業,進入穩步發展期後,已經形成規模,設備購進需求較少,一些企業甚至在削減產能,導致部分企業無進項稅額可抵扣。

此外,遼寧多為人員密集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崗人員多、勞動力成本較高,而工資薪金等勞動力成本不屬於抵扣範圍。最為關鍵的是,近年來,遼寧省地區勞動力外流引起工資上漲,使得企業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上漲。

給本報記者印象最深的是走訪一家小企業時,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部分稅費減免政策門檻設定對小企業有些高,對小企業惠及面有限,但是對小微企業還行。比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在3萬元以下的在規定期限內可享受小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優惠,但3萬元對從事實體經濟的大多數小企業而言稍顯狹窄。」

上述企業負責人還表示,由於小企業資金實力和企業規模有限,不可能去聘請專業性很強的財務人員,多數會聘請會計代辦公司人員代理記賬,會計人員貭素及穩定性均較差,政策的學習和運用存在困難,對政策獲知及落實難以把握,最終導致未能落實受益。

「小微企業稅收籌劃能力確實較弱,國家應該把稅收優惠門檻設定進一步拓寬。由於在改革的進程中會涉及較多的政策操作變化,因此,稅收宣傳及指導非常重要。」上述企業負責人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