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北

鹿港北堤一处令人又爱又恨的地方,转角钓点、浅滩钓点、平台钓点、斜坡钓点

、水门钓点、  小水箭钓点、摩天岭钓点,平日有固定客,一到假日人潮为之众多

回想前几年带大师兄来初体验,回去大师兄即说鹿港钓鱼好悲情,冬天需要在流大、

风大、浪大的环境作钓,钓鱼需要这么辛苦吗?渔人觉得是环境能造就钓手的能力。

 

这趟傍晚回到鹿港,在家餐后休息一下,看了潮水时段,还是决定午夜出发,选择

干潮前后的时段作钓,最近鹿港西堤好像人蛮多的,西堤多为粽场,太久夜间没去

环境不熟除了安全性外,也增加作钓难度,于是选择浅滩钓场,紧邻吉安北路

车到人到,还有路灯照明,真是灯光美气氛佳!时间还早到了钓场刻意挑了一处

远离人群的钓座,在水深、地形、流速不明之下,渔人习惯到钓场再开始调配诱饵

干潮底其实没什么流,但为了应对后续涨潮后的流速,诱饵粉还是调制略干能结

团状,仅运用诱饵桶内一角,多加些水调配诱饵粉湿度,边钓边调有利符合流水

变化,诱饵粉备好,便开始准备钓组......

线结-挡珠-别针-1.2自重短签加上25号夜光棒-卡拉曼棒-直结-B号咬铅调整浮力

再来就是标点选定!

1.夜间视线不佳,在没有使用电子浮标下,钓组远投作钓目视相对吃力。

2.起流后越外侧流速越快,不利于诱集鱼群跟操控钓组作钓。

3.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一样的障碍点〈卵石〉钓近比钓远有利。

4.堤岸卵石白天日照黑鲷不易靠边〈除非水浊〉夜间则较佳。

考量一些限制跟环境因素后,标点其实就在脚边一根竿子以内,就是这么近!!!

实测一下水深盖约60-70公分,这么浅有鱼吗?我想是多数人的疑问,在暗夜

及环境〈乱石堆〉掩护下,黑鲷其实离我们很近,于是渔人又将半寻长的子线

修剪掉20公分,钓场经营如何设〝局〞都是考量周遭因素后来想定,而这个〝局〞

包含1.利用地形2.诱饵施打3.钓组操控等,营造出自已的作钓环境。

鹿北浅滩由水泥堤岸--基石梯状堆叠--卵石--泥沙混和地型

IMAG3557  

钓手对于地形上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后续的作钓成果,记得我的黑鲷师花了一整

年的时间在彰滨作钓,观察记录鹿北每一处钓点的地形变化,并将绘制成册

辛苦是有代价的,能让钓手在最快时间下进入状况,不同潮段能选择移动到

有利作钓的钓场,所以善钓者一天下来能有数十尾之获,不同于他人固定钓场

仅能在某些适钓潮段中小有收获。

IMAG1138  

假设:今天在第三支路灯下钓座,左边11点钟方向离岸五米有颗卵石、右边一点

钟十米也有几颗成堆的卵石区、最外侧二十米有小沟崁,今天你会选择何处作钓

?我想各有喜爱没有标准答案,那渔人呢?我的答案是看水位潮段,不离障碍区

及地形变化之处,黑鲷有栖底性,惯栖障碍区觅食,不要忽略开阔海中,作钓区

散落的一颗石头,每当起流之际,流速变快时,反倒变成黑鲷最佳躲藏位置,

有前辈说过在鹿港,内行的找石头钓!外行的闪石头钓!起流之际的流沟场,黑

鲷不会浪费体力到中上水层去觅食,因此底层的卵石、障碍区,就变成钓手要直

接去迎战黑鲷的有利水层,所以多数人才会有钓贴底或拖底之说。

1.满、干潮前后流缓,日间水清,可攻远处,但作钓时间短。

2.起流之际流速快,不利于钓组操控,可攻矶际,水略浊更佳。

3.夜间矶际流缓,黑鲷警戒心低,易靠岸边觅食。

13921019_1095721433849884_8061831723301981987_n  

测完水深初步调整钓组下竿测试,水流缓于是用调配较湿的诱饵先行诱集标点

虽然水流缓诱饵施打过程中还是会穿插几杓较干的团饵,团饵下水下沉速度快

较能固定于标点中慢慢扩散,流速较强时鱼群随著流水经过能停留捡拾,提高

作钓效率,渔人以此为想定,毕竟钓手无法透视水下鱼群位置,多数人来鹿北

作钓会选用比重高、黏性好的诱饵粉,或是金宝螺作为诱饵原因是鹿北矶钓黑

鲷多属底钓,比重高的诱饵粉有利快速进入标点,水流由缓至急,诱饵由湿至

调整,施打位置也需视情况往流头调整,这些调整没有标准,只能从作钓中

观察流速诱饵下沉浮标动态鱼讯表现等做为参考!

14017926_1103096609779033_917288993_n  

渔人在诱饵施打上,基本两种方式:一是上图A纵向直线,能在标点内形成

面积小较长的诱饵带,多数在流缓或是矶际,二是B斜方向施打,原因是起流

,钓组在钓手的控线下,不会直线飘移,受到牵引后会往岸际偏移,这样的

偏移情况是正常的,诱饵施打就必须配合钓组操控来进行,不管流向往左往右

因此诱饵施打与操竿控线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

IMAG3484  

谈完标点地型、诱饵施打,再来就是钓组了,渔人在鹿北浅场阿波、长标、短签

都会用,而使用时机跟习惯就以个人操作方式为主,在不习惯电子阿波的亮度及

场深不深考量下,渔人先选用的1.2自重短签,在卵石边先试钓,流缓浅场自重

钓组为〝标下飘〞试钓不到一会儿就先钓上一尾小黑鲷,诱饵持续诱集!水位上

升后流速也慢慢增快,原有的鱼讯又不见了,微调深钓组深度约10公分,钩上缘

上一颗G4咬铅提高落水定位,减少子线在水中受流上扬,再次下竿测试,依然

没有咬口...奇怪?微弱路灯照明下仔细观察钓组,原来是短签跟子线位置错误。

IMAG3310  

简单说渔人小看眼前当下流速,虽然水浅钓手若是不去叨控钓组,浮标还是会受

到水面流牵引,变成标在前、饵在后!既然发现问题就要马上改进,修正一下手

法,钓组落水渔人将钓组张开,线杯架未盖上,中指尖微压住线杯,让母线慢慢

释出,这也是一种控线方式,短签轻顿一下没入水中,此时以为是挂底,压住线

杯、轻带竿身,试著让子线段能越过障碍物继续作钓,不料在叨竿过程中,竿尾

又顿了一下,不对!是鱼讯!二话不说作合!水浅小带一下出水,约10多两的黑

鲷,渔人放下竿思考刚刚中鱼的过程,好像是拿著前打竿在卵石堆探钓的味道,

中鱼的〝fu〞就像大师兄、二师弟都回来了使出拷贝忍者卡卡西的复制忍法

抛竿、张线、带控放流,这次居然是拉竿中鱼,弓住!偏偏鱼又往侧边钻,没两

下就断线而去,打开背心口袋最粗居然只带到2号子线....北部场钓习惯,身上不

带超过2号子线,就硬著头皮上吧!换上2号子线顺利起的几只黑鲷,不过还是

断线连连〈割断〉流速也变得更快,渔人换下了1.2自重短签,改成1.5短签、

1.5转圜铅,子线长度没变,深度仅由上挡来微调,当流速快钓组容易受流上扬

无法进入标点水层,就利用转圜铅提高与浮标间的定位效果,也有人说是压流

让钓组能下到作钓水层,这样还不算完整,别忘了钓组带控,长子线在这种流场

起流时不会比较有利,只会增加带控上难度,所以不要为难自己!让自己陷入

窘境,虽然鹿北浅滩是流沟场,起流后也不全然是维持一定流速,也会有空档

常去钓友应该会发现,原本起流时抓到那个流速节奏后作钓都正常,流速变缓

空档却变得很会挂底!浅意识下会去调浅钓组,虽然不会挂底,但鱼也不咬了?

下次有机会时,试著先不要调浅钓组,反观一下自己叨控钓组的频率,也要跟

著流速调整,让子线能在流缓的空档角度扬高。

IMAG3493  

隔天一早还要下嘉义办事情,这回夜矶又让渔人找回一些遗忘的作钓流程感觉,

鹿北浅场作钓,常让人抓不到想要的作钓水深,于是乎会一昧的加重标组铅号,

来提高钓组的定位,此作法渔人也认同,但部份钓手却未留意到它的必要性!

为何会这么说?钓组配置、作钓手法皆因地制宜,如果矶际流缓、外侧流急,

为何一定要钓外侧?流速已到钓组落水未定位就超出作钓范围,还有办法钓吗?

当然〝作钓范围〞就要看个人功力而定,善钓者能将自己的攻击范围拉大,钓

组操控及流程更为细腻,才有办法在恶劣的作钓环境中去突破,不论你是阿波

钓组、长标钓组〝波下飘〞或是〝铅下飘〞的子线状态演译一切操控皆于人。

 

竿子:daiwa银狼王牙ags   0.6号

卷线器:BB-X TECHNIUM Mg C3000DXG

母线:尼龙1.5号

子线:1.5-2号

浮标:1.2号自重短签、1.5短签

钩子:速攻7号

饵:南极虾、练饵

作钓时间:2200-0100

鱼获:28cm黑鲷*1    

        40cm黑鲷*1

        巴掌以下随放...........  

 渔人简单作钓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