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VBS

你知道嗎?在宜蘭也有一個文創園區。原本想打造像臺北松菸或是高雄駁二特區,帶動地方的文創產業,特別相中了百年老紙廠、花了30億元整地改建,去年開始試營運,但中興文創1年過去了園區內的文創商店只剩下15家,雖然給予免租金的優惠,但沒有人潮根本難以生存下去,加上週邊沒有其他的觀光景點,只能靠著展覽吸引零星的觀光客。


小白球敲紙箱,180個裝置藝術在現場,讓小朋友靠近聽、大人按下快門,眼前的鈔票被當玩具摺,宜蘭百年老紙廠改建的中興文創園區試營運1年以來展覽很多,卻沒成功帶動文創商機,因為一走出冷氣房只剩待修復的廢墟,炎炎高溫下11萬坪大的地方遊客用手指就數的出來。縣府從102年砸了快30億想在宜蘭打造松菸2.0,偏偏活動不夠多、15間唯有的文創商店平日沒人逛,快變成蚊子館。


進駐文創商陶藝師傅何燦波:「我覺得我們自己的觀點,跟他們整個官方的文創的定義有點不一樣,我是覺得文創的可能性可以多一點的。」


圖/TVBS

店家們要的是人潮帶動文創風潮,偏偏平假日遊客數就差了10倍,平日遇上雨天可能只有1000人入園,店家就嘆作品擺著要給誰看?


進駐文創商花草拼貼遊老師:「我們這邊就是一邊體驗的課程比較多,可是遊覽車進來,遊客晃一晃他們就出去。」


從去年開幕至今,中興文創累積的遊客數只有95萬,比起臺北松菸510萬、臺中草悟道490萬,到高雄駁二也有430萬,人數差距這麼大就是因為少了商圈帶動羣聚效應。


大陸觀光客:「舉凡一個公共的半開放空間,比如我可以在這裡休息、在這裡看書,然後可以有一些當地的關於展覽的小活動。」


圖/TVBS

大陸遊客第一次就逛出心得,實際比較臺灣的文創園區,除了基本的藝術裝置展覽,其他像是松菸和草悟道附近有百貨、電影院,就算不花數億蓋商館,草悟道和駁二都推攤販市集,小文創商花幾千元就能擺攤進商圈,加上週邊的餐廳讓觀光客能喫、能拍、能逛,人潮和夯度夠,對文創的推動纔有幫助,相比宜蘭中興1年了還是隻有展覽。


宜蘭文化局局長李志勇:「文創育成為主要目標,同時也經過一年試營運來瞭解未來的文創園區的發展。」


雖然中興園區不收文創商租金、連展場使用費都下殺3折,但對文創業者來說寧願多花錢到有明星加持的咖啡館周邊,因為有人潮文創作品纔有舞臺,宜蘭文創園區光靠創意和免租金沒人肯來的,最後結局就是成了養蚊子的文創園區。


更多 TVBS 報導
新竹300博覽會開跑 林智堅帶頭大玩高科技文創
夢幻!白色旋轉木馬開轉 遊客少女心噴發
改造百年老屋變文創據點 為大溪帶來新氣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