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死無全屍

屍體若落入數百公尺的深海中,會發生甚麼變化呢?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為了揭開秘密展開研究,研究人員分別在春天和秋天將2隻豬屍體丟在300米深的海底,結果短短4天豬屍便化為白骨。

為何找來豬屍呢?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由於由於豬的身體結構、毛量都與人類相似,且擁有相同的腸道細菌,故選用豬屍來做實驗。為了做對比一隻放在籠子內,防止豬屍被大型肉食魚類撕咬,另一隻豬屍則暴露在籠子外。

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時候大型肉食魚類並沒有啃食豬隻,豬屍反而是被一種外型像小蝦米的端足類(Amphipod)甲殼動物海蝨吃得一乾二淨,海蝨雖然身長不到一釐米,但成千上萬的海蝨聚集,覆蓋厚度約3至5釐米將豬屍包圍,在春天只需短短4天,豬屍便被吃得只剩骸骨,而秋天則僅需3天。

網上圖片

豬屍僅剩骸骨後,海蝨也相繼離去,剩餘的軟骨、皮等,才會引來體型稍大的食腐動物將殘屍吃掉,留下一副白骨。而鯊魚一直都對豬屍缺乏興趣,尤其是海蝨爬滿豬屍時。約在24小時後,鯊魚將完全不啃咬屍體,但仍會在48小時內游近查看狀況。

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通過精密儀器測量,分析海水的含氧量、溫度、鹽分等,是否會影響豬屍的分解狀況。研究人員指出,因為海蝨大量聚集,消耗豬屍身邊的氧氣,所以使得耗氧量較高的螃蟹與體型稍大的食腐動物不敢靠近,這才讓海蝨能專美於前,無憂無慮吃光豬屍身體,只留下零碎軟骨與皮。

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更留意到,在高氧水域的2頭豬屍體被甲殼類動物迅速吃掉,而在低氧水域的屍體卻停留了92天,直到氧氣上升,螃蟹才上前大快朵頤。水的氧氣可能隨季節而變化,此項發現可以有助於判斷身體的死亡時間,幫助鑑識專家或法醫了解屍體在海中發生了甚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