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吳晨/文 教育之所以成爲太多人糾結之處,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加速顛覆未來的衝擊,讓我們擔心,今天給孩子的教育,根本無法讓他們應對明天巨大的未知。教育給予他們的知識與技能,可能因爲明天機器對大量工作的取代而變得分文不值。另一方面,當下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反而有了選擇困難症。公立還是私立?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出國還是高考?每一條都有支持和反對的理由。

對未知的恐懼,對道路的選擇,往往讓我們迷失了方向,忘卻了教育的初衷。

不如反向推導:到底是什麼特質,讓人之所以爲人?我想,這纔是教育的第一要義。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需要把孩子塑造成爲一個能夠應對複雜環境的人,一個成熟健全的人。

人最大的特質是社會性,人是社會人,是羣體的參與者。人類從遊牧採集狩獵到逐漸定居開始農耕生活,社羣變得越來越大,從小的部落,變成鄉村,市鎮,乃至國家。可以說人是最社交的動物。

因此,教育首先就應該把孩子培養成能夠非常好融入社會的社會人。融入的技巧無他,最基本有兩點:第一是學會傾聽,第二是學會交談。

傾聽,就是有好奇心也有耐心去聽取別人的敘說,承認自己的無知,承認每個人都可能知道一些你並不知曉的東西。交談,則是人與人有效溝通的基礎,是變得日益複雜的羣體中最基礎的紐帶。交談需要有一個講者,一個聽者,兩者之間的角色是經常互換的,交談是互動的。交談的對象既是你的合作者,又是你的挑戰者。之所以說是合作者,因爲他在傾聽你的敘述,他在意你說的東西;之所以說是挑戰者,則是因爲他同時會對你的觀點進行批駁、質疑,給出不同的見解。

這種在意、這種質疑,恰恰是重要的反饋。得到他者的反饋是讓人類擁有健康心智的前提,這也是爲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讓孩子得到來自各種不同人的反饋,從別人的反饋中成長,推動他們融入社會。

學會傾聽是爲了更好的交談,兩者都有一個預設的前提,那就是講者與聽者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而這恰恰是一些教育所忽略的,尤其是那種更強調灌輸,強調自上而下訓導的教育模式,它要求聽者記憶、背誦、默寫,卻很少在意聽者的反饋。無法形成說者與聽者之間傾聽與反饋的循環,一方面會讓孩子對灌輸的東西產生反感,出現“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結果,另一方面也無助於培養他對知識的梳理吸收,以及在這種梳理和吸收基礎上提出問題的能力。

傾聽和交談也是討論和辯論的基礎。辯論與雞同鴨講的吵架不同,可以也需要被培養。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就建議,如果兩個人只會爭吵而不會辯論,那麼確定一條規則:每個人在敘述自己的觀點之前,必須準確複述對方的觀點。

羅傑斯建議的規則,要義就在於首先要求學習傾聽,訓練每個人在辯論之前通過傾聽去了解別人的想法,而複述則是概括的過程,對對方觀點梳理的過程,也是理解和剖析的過程。當一個聽者真正做到了傾聽,他也許會被別人的觀點所感染;如果他能準確概括對方的觀點,他就能看到其中的價值;如果他仍然持反對意見,也能更好地表達反對的理由。

討論和辯論,歸根結底是思辨能力的基礎。思考、思辨,是人與機器最大的區別。思辨就是自己大腦中兩個甚至更多觀點的交鋒。好的思辨,需要你既是一個仔細的聽者,又是一個清晰的講者。因此,學會傾聽,學會交談是培養一個人思辨能力的基礎。

所以,好的教育,可以從培養孩子傾聽,和孩子平等地交談開始。

(作者系《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