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額」的圖片搜尋結果   

   臺灣公司法並沒有限制公司最低資本額,資本額登記個三萬或五萬的案子現在常常可以見到,但有時在公司設立登記後沒多久,又回頭來希望會計師協助辦理增資。後來我也慢慢瞭解,雖然目前已經沒有最低資本額的限制,但長期以來大家都已習慣「有限公司」最低資本額是五十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資本額是一百萬元,這是臺灣的公司法在廢除公司最低資本額限制前的規定,若資本額登記得太低,其實在做生意時還是會受到一些質疑的眼光,所以在能力允許下,建議還是順應社會上一般的期待,不宜將公司資本額登記的太低,以免後續要辦理增資手續。
當然我們也可以試著換位思考一下:到底是誰在關心公司資本額的大小?


一、    客戶:
  從客戶的立場來看,資本額比較大表示未來償債的能力比較好,而且在跟無論國內或國外的大公司做生意前,對方通常會進行徵信的動作。大公司的思考模式是,若想要跟A 公司買東西,若A 公司的資本額太小,那未來商品不幸發生瑕疵時,可能會沒有瑕疵擔保的能力,也就是擔心若公司提供的商品有問題,A 公司會賠不起;若大公司想賣東西給A 公司,若A 公司資本額太小,那也會讓這家大公司擔心A 公司會不會在買了貨後沒辦法付出貨款。所以在徵信時,一般都希望A 公司至少有三百萬至五百萬的資本額,好證明A 公司有履約的能力。
  有些人之所以會自行創業,就是因為和大公司的業務或採購的關係很好,甚至對方都已經答應,只要出來開公司,一定會把訂單轉到自己的公司上。但是就算有人肯幫忙,我還是會建議老闆先去和對方的採購或業務人員詢問,在進行新客戶和廠商的徵信時, 有沒有對公司資本額有要求?若沒有的話就算了,但若對資本額有所要求時,我們就必須努力達成潛在客戶的要求。

二、    銀行:
  從銀行的立場來看,公司資本額愈高,表示公司自有資金比例愈高,愈不容易倒,也就是銀行愈願意貸款給公司,所以若公司有向銀行貸款的準備,那資本額就不宜太小。舉例來說,若公司想向銀行借五百萬元,這時銀行從公司向經濟部登記的資料中,就可以看到公司登記的資本額,若是公司資本額只有五十萬,那銀行可以合理地懷疑公司經營者是不是想空手套白狼,只想用銀行的錢做生意。在銀行的立場,公司股東自己的投資金額不應太少,這樣才能降低銀行貸款的風險。基本上銀行至少想看到公司登記的資本額是借款金額的一半,也就是若想借五百萬元,則公司資本額至少應該有兩百五十萬元,對於新客戶或是特殊的產業,銀行有時也會要求公司想借五百萬,那資本額也要相對地登記五百萬。

二、國稅局:
  從國稅局的立場來看,公司資本額比較大,就應該表示生意做的比較大,營業額應該會相對比較大;公司資本額比較小,相對表示生意不會做得太大,營業額也相對較小。所以若單純不想被國稅局多注意的話,那資本額就不需要登記太大。資本額五百萬的公司,若每個月平均的營業額只有十萬元,一年的營業額只有一百二十萬元,相信連不是學財務會計的大多數人而言,也會合理地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有少報收入的情形。但若資本額只有五十萬的公司,每個月平均的營業額有一百萬,每年就有大約一千兩百萬的營業額,只要公司願意誠實納稅,國稅局就不會覺得奇怪。

 

  以上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公司資本額應該登記多一點比較好還是少一點比較好,這其實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大家應該就各自的需求決定資本額登記多少金額才恰當。其實我也曾想過,是不是能設計出一個數學公式,能計算出登記資本額最佳金額,但這就像是天秤的兩邊,在把各種事情都列入考量後,發現其實很難讓天平的兩邊保持平衡。雖然沒有絕對的金額,但還是可以從許多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找出一個較一致的模式:

  公司新創之初,除非有十足擔保品,不然其實很難向銀行借到錢,而且若沒辦法接到訂單,那麼公司也只能喝西北風,終至關門歇業。
所以公司創建之初的資本額,若有提供資料給客戶或廠商徵信的需求,就應該先詢問一下對方是否對公司資本額有要求,如果有的話就應該尊重對方的意見。但若沒有被徵信的需求,那就建議還是依照傳統商業習慣,最低資本額登記三十萬至五十萬元為宜,對國稅局來說,這樣的資本額會被認為是正常的狀況,不會特別投注關愛的眼神。

  等到公司有向銀行貸款的需求,那就可以依據所想申請的貸款額度,向銀行承辦人員詢問公司資本額應該增加到多少金額,這時要尊重的是銀行方面的想法和態度,不然增資金額多了也沒有用, 增資金額太少也沒有達到協助貸款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