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無忌

今年年初,一封名為《我們從未如此接近夢想》的公開信就在康佳內部員工流傳開來。這個曾經的彩電巨頭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員工和社會宣誓改革轉型的決心。

如果說,年初之時,業界對這個巨頭的宣誓還有遲疑,那麼,就在10個月之後,康佳則用實實在在的業績表明:康佳是認真的。

昨天(10月30日),康佳發布2018年三季報,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盈利近4.3億元,同比增長223.60%,表現相當亮眼。

種種跡象表明:康佳正迎來新的爆發增長。

康佳員工在操控智能設備

01

康佳可以說是一個年少得志的企業。

康佳於1980年5月21日,誕生在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深圳,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

早在1984年,康佳就建成投產第一條電視機整機生產線,1987年康佳彩電開始國內市場銷售,11年後的1998年康佳彩電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躍升第1。

隨著企業做大,康佳也開始更大擴展,進軍手機市場,在東莞、安徽、崑山、陝西、牡丹江等全國多地布局。

有歌詞說「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其實,企業發展也一樣,難免有起有落。

康佳的發展階段

康佳所處的彩電領域,可以說是,中國市場化最充分、競爭最激烈的行業。

其中,影響深遠的要屬1996年彩電價格大戰。當年3月份開始,國內主流彩電廠商紛紛降價,國內彩電品牌市場份額從不到40%,一舉躍升到80%以上,共為國內消費者讓利16億元。

價格戰一旦開打,往往難以收手,價格戰愈演愈烈,到2000年國內彩電行業第一次出現全行業性虧損。

雖然,曾得益於「家電下鄉補貼」等政策提振,但整體來看,中國彩電行業發展艱難,到2017年行業主要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1.3%。

身處漩渦之中,康佳決定另闢蹊徑。

02

心所願,無所懼,行必至。

如此,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康佳先在內部暖身,統一思想之後,終於在今年5月21日,藉助38周年慶典的時機,向外界發布康佳創新發展新戰略:一個核心定位,兩條發展主線,三大發展策略,四個業務群組。

康佳在新時代的企業目標

康佳要推進戰略全面轉型升級。半年後回頭再看,這正是康佳送給自己38歲的最好生日禮物。

在新戰略指引下,康佳科技園區、產業產品、平台服務、投資金融等四大業務群組全面爆發,也讓康佳交出38年來最好的成績單。

公告顯示,到2018年三季度末,康佳總資產達到314.59億元,同比增長33.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達到80.15億元。

其中環保科技事業部近期喜訊連連,戰果頗豐。10月17日,環保科技事業部控股的聯合體,成功中標遂寧市蓬溪縣金橋新區污水處理廠PPP項目。工程合作期為30年,項目總投資約7800萬元。

10月18日,環保科技事業部控股的聯合體又成功中標總投資額約3.9億的大邑縣工業污水及再生水處理廠建設特許經營項目,這是環保事業部成立不到5個月時間內繼東港項目、濰坊項目、遂寧項目後,正式中標的第四個項目。

就在上個月,環保科技事業部控股的聯合體又成功中標總投資額為9.7億元的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供水工程PPP項目。

目前,環保科技事業部累計斬獲合同金額超過55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營收297.62億元,同比增長47.60%;凈利潤4.30億元,同比增幅233.60%。

三季報,康佳還透露出更多令人欣喜的消息。比如,和滁州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科創中心二期項目已中標項目用地。

由於新戰略逐步落地,康佳在三季報中自評「規模和盈利能力實現持續增長。」

而對於這份亮眼的三季報,用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行業分析師黃浩的話來說「轉型效果立竿見影」。

03

變能啟盛,唯變不破。

康佳能交出這樣靚麗的成績單,在改革精神驅動下,不斷創新,抓住機遇,贏得成功。

俗語說「繡花要得手綿巧,打鐵還須自身硬」。體制機制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在這方面,康佳是有深切體會的,1991年康佳集團改組為中外公眾股份制公司;1992年,在大陸股票交易所營業2年後,康佳A、B股股票就同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康佳這次也從最根本的體制機制上入手,強力推進混改,用市場化倒逼企業機制創新和經營管理改革。今年以來,成立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開開視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引入了廣東南方愛視娛樂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股東。

「電視機」,一度是康佳的標籤。而今,康佳要在家電領域「黑白通吃」在以電視機為代表的「黑電」領域,康佳正在打造AI+超級顯示、5G+超級高清、用戶+超級生態的布局。

在「白電」領域,康佳也在力爭上遊。在2018中國洗衣機·乾衣機行業高峰論壇上,康佳一舉拿下「中國洗衣機行業健康洗烘新銳品牌」等3個行業大獎。

不過,康佳在「白電」板塊,今年最大的舉動莫過於,以4.5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競得新飛電器100%股權。未來康佳,將投入4個億,對新飛研發和生產智能化改造升級。黃浩就比較看好未來康佳家電業務發展前景,「一是彩電業務有比較明確的產品線規劃和格局重整,二是在白電板塊會有比較大規模的體量增長」。

康佳和新飛

04

習慣是陷阱,創新是希望,康佳還在積極走出「舒適區」。

2017年,康佳的彩電業務在行業里逆勢上揚,國內線上渠道同比增長30%,旗下互聯網品牌KKTV同比增長37.2%。

但康佳並沒有滿足,而是立足家電業務「大本營」,把野心投向了更廣闊空間。康佳積極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在存儲晶元、物聯網器件、光電器件等領域重點發力,計劃用5—10年時間,成為中國前十大半導體公司。就在10多天前,康佳加入中國移動5G多媒體創新聯盟。

康佳的觸角還延伸到科技園、環保、金融等多領域,動作頻頻。僅在1個多月來,康佳以32億元競得位於南京的江北國家級新區康星雲網總部基地項目用地的使用權,還與深圳市濱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而康佳對於自己發展,定位是到2020年營收力爭達到600億,2022年爭取完成營收1000億,在未來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企業。

細細分析康佳近年來的戰略轉型就能發現,對康佳的期待還可以更多一些、更大一些。

康佳或將迎來新的爆發,我們有理由樂觀期待。

康佳的企業文化

美國知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不創新,就死亡。

而今,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陷入創新困境。

康佳創新體制機制、發展戰略、公司業務,多力並發,短短時間內交出這份38年來最亮眼成績單,也許能帶來更多啟發。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