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英

我失誤了!

上週五A股用一記無釐頭的暴漲,將靜等回調的我,深深地調戲了一把,今天更是用延續的大漲,更一步加劇了我的無能爲力。

今天,A股持續瘋狂,上證指數漲2.5% ,深成指數漲3.64% ,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3.98% 。

我是偏保守型的,熊市我大體能跑贏90%的投資者,但是,一到牛市,我就不行了,往往還跑不過指數。

牛市的起始階段,靠什麼?

宏觀面研究?基本面研究?技術面研究?扯蛋!牛市的起始階段,靠的只有一個,就是膽量!

對於這一輪牛市,我宏觀面的研究,絕對是準確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就一直呼籲大家A股建倉,並在春節前,明確“應該持股過年”。

我是建倉了,我也持股過年了,但是,爲了避免風險的發生,我只建了30%的倉位,沒有All in,面對急速的大漲,我一直用進二退一的思維進行“高賣低吸”,結果有些好股“進二”後拋了,卻沒能再等“退一”的時候(截止目前),在大盤持續大漲之後,也因過於強調價值投資,我買入的藍籌好股,其漲幅大體還比不上大盤。

上述我的投資實踐,到底好不好?

既好也不好,過度強調風險,這對於大資金的配置,比如險資、公募等等,這當然是好的,風險防範是首位,寧可錯過、也不做錯嘛。但是,對於個人投資而言,從結果導向的角度看,確實浪費了機會,而且是先機(提前預測到這一輪牛市)畢竟個人投資收益,沒能跑贏大盤嘛。

反思一下,金融市場的波動,確實牽涉N個變量,而相對於宏觀面、基本面和技術面,對市場情緒的研究(也可以理解成博弈面),可能是更爲重要的——這涉及到行爲金融學的領域,這也是無法用量化模型進行模擬的領域。

不多扯了,在連續2個交易日的大漲之後,在大盤短期已經站穩3000點上方、觸及3200點之際,下一步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趕緊追嗎?還是乾脆佛系下去?

回答這個問題,涉及到對這一輪牛市的判斷,這一輪牛市,到底是水牛、瘋牛,還是別的什麼“牛”?

我堅持我去年底的判斷,這是一輪結構性的牛市,在經歷過2014和2015年上半年的“水牛”、“瘋牛”之後,政策層決對不會允許再來一輪“水牛”、“瘋牛”,政策層的明確意圖,肯定是“實在牛”和“慢牛”

當然,市場情緒永遠是不可控的,永遠是會偏離政策意圖和市場終極價值的——但是,即便再大的偏離,最終也還是要回歸到政策意圖和終極價值的均衡線的,對於當下的政策控制力而言,這一輪牛市行情,應該很難失控的,應該不會再次輪爲“水牛”和“瘋牛”。

在宏觀經濟面率先轉好、A股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可預期小幅好轉之下,我個人認爲,只要A股不突破4000點,都不能稱之爲“水牛”和“瘋牛”——當然,4000點這一臨界點,是有時間變化的——比如,在一年內突破4000點,那麼,我們可以明確爲“水牛”和“瘋牛”,因爲,即便宏觀面和基本面再轉好,在一年時間內,也不可能轉好得太離譜,而如果用3年時間看,那麼如果宏觀面和基本面持續轉好,這時A股再突破4000點,我們則不能稱之爲“水牛”或“瘋牛”。

A股短期站穩3000點,尤其是春節後極短時間的連續大漲,本質上是A股價值的必要回歸,只不過,這一回歸過於急速了而已。

而在A股已臨近3200點之當下,當然,應該追的還是得追,但是,這時過於拼膽量,已經不合時宜,這時除了拼膽量,更是拼專業的選股能力。

未來3個月,請樂觀中保持謹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