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絕世美女隨都選擇了結束自己的性命,但本質上是有區別的。俗話說得好,生無可戀。虞姬與綠珠一如中國典型婦女,純屬作為男人的附屬,絲毫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自己唯一能夠依靠的男人倒下,自己的命運將十分的悲慘。一個從仇人手裡得來的戰利品,尤其是女人,如果沒有感情作為紐帶,純粹淪為玩物的話,這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講,人的需求可分為:生理需要(衣食住行),安全需求(人身財產安全),社會需求(愛與歸屬),尊重需求(社會認可),自我實現(理想抱負)。

根據三位美女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虞姬與綠珠的層次最高也就是到第四層,也就是處於對未來處境的恐懼而選擇結束自己的性命。能夠給予自己豐衣足食、可靠保護、愛情和溫暖、尊重和體面的男人倒下了,這一切將化為泡影,自己將置身於巨大的不確定性中,而且悲慘的命運是最大概率事件。巨大落差的恐懼,讓她們不得不選擇一種相對有尊嚴的方式離開。

反觀柳如是,柳如是明顯的獨立於男人之外,有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有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期許。but,無論柳如是如何的獨立、有膽識,在以男人為主宰的世界裡,她是相當無奈的。原本以為找到了一個志同道合,能與自己砥礪前行的依靠。沒成想,錢謙益是如此的不堪,在對人性極度失望,理想抱負化為幻影的情況下。柳如是選擇用生命作為最後的抗爭,她不是活不成,她只是希望自己能死的絢爛。

柳如是的死可同比與項王、屈原等人的死,如不能得願,吾寧死。

虞姬、綠珠的死可比破產商人的死,不敢面對,一死了之。

柳如是雖為紅塵女子,層次可比虞姬、綠珠高的多。


如果死亡是一種必然,能由自己選擇死法,未嘗不是一種幸事。

尤其是對絕世美人來說,如果失去了依附的那個強大的人,只能如落花一般逐水飄零。不然還能怎樣,等芳華逝去晚景凄涼,還是輾轉人手不招待見。

比起楊玉環不想死,卻死在最愛的人手裡;比起王昭君不想嫁,卻嫁給不喜歡的人;比起西施在事成之後,被人沉江;比起貂蟬作為政治籌碼,委曲求全。這些選擇自殺的,至少是有尊嚴的,而且活出了自己。

死,不一定是殉情,也不一定是為了某個男人。

只是生既無歡,何必苦戀紅塵,倒不如自己選擇一個歸路。


拉倒吧,這仨能比嗎?第一,綠珠最多是妾,還是那種可以彼此交換、送人的(物換人或者人換人)比如用一匹馬。第二,柳如是,是妻。不是一個概念。第三,虞姬是西楚霸王項羽最寵的妾。是短暫歷史的第一人。誰敢給他換妾。哪怕提一下項羽都砍人。第四,綠珠只是一個,沒有啥社會地位的暴發戶首富石崇的寵妾。石崇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沒有生存能力,亂世里只能淪為男人的玩物,虞姬是不是自殺還未可考吧?有沒有確切的歷史史料證明虞姬是從一而終自殺呢?我也不太清楚啊!我也很想知道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