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有很多作品,而他第一部受到很多人認可的作品是長篇小說《紅高粱》。

《紅高粱》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地點在高密鄉,描述的是當地的民間生活。小說塑造了一系列抗日英雄形象,他們不是完美無缺的,亦正亦邪,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主人公餘占鰲是當地類似土匪的草莽英雄,他很有正義感,但也很野蠻。為了心愛的女人,他不惜殺人放火,霸佔了戴鳳蓮(後來成為他的妻子);為了報仇,他在槍法上下苦工,那些曾經非禮過他妻子的土匪都被他打死了。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抗戰爆發,余占鰲也抗日,但他不知道抵抗的本質。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鮮活的人性,同時也有野蠻殘暴的一面,稱之為獸性。在小說中,莫言創造了一個紅高粱的世界。這個世界處在道德的邊緣,他講述了一種土匪式的英雄,這種英雄無惡不作但也為國家服務。他們彼此相愛,勇敢地戰鬥,極具時代氣息。

《紅高粱》再現了抗戰時期從民間視角看去的普通人的人生故事。是一部展現抗戰時期人民生活的偉大代表作,充滿了血性和民族精神。


透過影片《紅高粱》還不難看出,它在人的生存狀態、人的本性上作了文章,探討人生哲理。《紅高粱》從本質上說是揭示了一個全世界人們都在關注的問題:文明發展了,人的尊嚴該如何保持,人的活力該如何張揚?人性如何不因科學的昌明發達而喪失?該片導演張藝謀曾聲明,他拍《紅高粱》就是要表達「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就是要張揚人性。在電影中,還往往運用一種具像來象徵,暗示或者喻意環境與人的關係。環境與人相應和時,可以張揚人性;環境與人矛盾,則會壓抑,破壞,甚至毀滅人性。電影《紅高粱》中的高粱地,酒坊均與男女主人公的人性相應和,因此它起到了強化,張揚人性的作用。

用假定性的色彩造型把整個天地變成紅色,來顯示人物壯烈的心理真實,也是《紅高粱》的藝術之筆,它給觀眾留下了一種神奇及激動之處。這要比小說中的一帶而過的一些描述更加渲染和表現。提到這些,又不難想像,片中的「顛轎」一場戲,在那崎嶇的道路上,滾滾的黃塵,轎夫那近似瘋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轎中「我奶奶」的表情;釀酒作坊裡面的大酒缸,大海碗,通過煙氣,來回走動的人而營造出來的熱氣騰騰的氣氛;高粱地里的高粱在風中狂舞不止,心跳似的鼓聲和吶喊似的嗩吶聲拔地而起……這些熱烈鮮明的氛圍,表現的多麼震撼人心啊!分析其原因,無處不和電影強調形象直觀衝擊力有關係。這些場面最能體現淳樸的民俗和傳奇的色彩以及片中人物的心境,由於編導者的刻意渲染,使作品在總體上透出了一種強悍的,狂野的,生機勃勃的氣質,觀眾也從中感受到了強烈的生命意識。


《紅高梁》是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山東膠州半島的故事,表現中囯普通民眾在沒有政府和其它組織的動員協調下,自發組織起來抗擊侵略者英雄事迹。說明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候,每個中國人的感受、想法、行為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小說也描述出膠州地區人情生態的原始壯態,張揚了人性的自然屬性:能吃苦、敢做敢為、敢愛、敢追求的本能。小說就是小說,幾千年的歷史教化,人還是有理性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