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送上一份硬核的生日禮物!

21年前

1998年3月23日

殲-10飛機原型機01架橫空出世

在成都成功首飛!

21年漫漫征途

遠航南海、國慶閱兵、

多國軍演、飛越朱日和

……

殲-10飛機從初露崢嶸到一代名機

已成爲空軍的主戰裝備

併爲殲-20等戰機的研製

積蓄了堅實力量

我們在祝福這位“帥小夥”

生日快樂的同時

千萬不能忘記

還有這樣一羣人……

【 只要發動機還在,就是摔,

我也要摔在跑道上,

把飛機給您帶回來!】

他叫雷強,中國首席試飛員

“飛機準備好了,就看你的了!”

說話的老人叫宋文驄

他一頭白髮被風吹得凌亂

雷強一邊戴上頭盔,一邊說:

“您放心,只要發動機還在,

就是摔,我也要摔在跑道上,

把飛機給您帶回來!”

14時28分,兩發綠色的信號彈升空

隨着一陣巨大的轟鳴聲

機頭昂起,巨大的機身離地,快速攀升

現場終於爆發出歡呼和掌聲

總設計師宋文驄沒有鼓掌

他連眼都不敢眨

心已經提到嗓子眼兒上

他知道,戰機順利飛起來只是開始

能安全着陸纔算成功……

落地、降落、減速傘打開!

對中國而言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當飛行員雷強從戰機中走出

這位從未怕過死的飛行英雄

哭得擡不起頭來

宋文驄第一個衝上去

緊緊擁抱雷強

雷強接過宋文驄送上來的鮮花

這位飛過落後的

殲-7、殲-8的優秀飛行員

哭着說:

宋老,這纔是真正的戰鬥機啊!

這驚心動魄的首飛

讓中國一躍成爲世界上第五個能夠

自主研製第三代戰機的國家!

【 3天后是我的生日

但從今天起

我的生日就是3月23日!】

宋文驄最早與飛機的結緣

並不是美好的記憶

1930年,宋文驄在雲南出生

童年時代,防空警報和硝煙戰火

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宋文驄扼腕:

一個國家如果落後,

那捱打起來是沒完的。

我們一定要有很好的飛機。

殲-10試飛成功當天

同事們並沒有看到宋文驄

激動落淚的景象

他只是紅着眼眶

感謝團隊裏每一個人

他的全部心血、智慧、

精力、情感和寶貴的年華

都在飛行裏獲得了昇華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

56歲的宋文驄

被國防科工委

正式任命爲殲-10飛機總設計師

殲-10設計方案

對於數控加工水平要求極高

尤其起落架部分

是設計試製中的一塊硬骨頭

爲了項目的快速推進

和國外專家合作被納入了考慮之中

然而談判卻陷入了僵局

外國專家高傲地表示:

“你們的技術不行,

你們的方案不行,

你們的人員不行。

這樣的起落架你們是搞不出來的!”

宋文驄一直深深記得這一幕……

但這塊設計試製中的“硬骨頭”

還是被這羣“硬骨頭”生生給拿下了

殲-10首飛那天,現場的所有人

都是哭了笑,笑了又哭

爲了這一架戰機

他們從黑髮到白髮……

還有很多人

甚至都沒能等來這一刻……

宋文驄則激動地說:

3天后是我的生日

但從今天起

我的生日就是3月23日!

又到一年的3月23日

殲-10戰機21歲了

宋文驄卻再也沒有機會

與他的殲-10一起過生日了……

【 最值得我們銘記的,

是每一位爲祖國拋灑青春、汗水的人 】

這張照片上

兩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肩靠着肩

左爲殲-10總設計師宋文驄

右爲總工程師薛熾壽

他們正觀看空軍新生力量測試

新一代的殲-10系列!

他們把一生獻給殲-10

現在殲-10長大了

而他們,也老了……

2016年3月22日

殲-7C飛機、殲-10飛機總設計師

愛笑也愛哭的“老頭兒”

宋文驄走了,享年86歲

遺憾的是

第二天,就是殲-10戰機

18歲生日……

殲-10戰機的研製

有幾萬人付出了青春和心血

更有不少人在奮鬥中犧牲!

是的,中國人從來沒有放棄過

對新型戰機的研製

我們絕不能忘記

我們是用了怎樣的艱辛與悲壯

才讓殲-10飛上天

從殲-10到殲-20

中國人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

與世界最先進戰機

並駕齊驅!

隱形戰鬥機殲-20;

殲-15艦載機;

有精於空中電子戰的殲-16;

有可以空投裝甲車的大型運輸機運-20;

還有,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

殲-10B的推力矢量驗證機

做出了“眼鏡蛇”“落葉飄”的動作

……

正是無數英雄的流血犧牲

無數研發工作者幾十年夜以繼日地拼搏

才換來今天人民空軍空前的發展!

有今天的揚眉吐氣

我們不該忘記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在殲-10戰機21歲生日這天

我們更應該向中國航空工作者們

致敬!

番外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中國空軍飛行表演隊的多架殲-10戰鬥機還出現在了巴基斯坦國慶日的慶祝活動上,進行了長達16分鐘的震撼特技飛行。

值得一提的是,當中國空軍殲-10機隊現身時,巴基斯坦播音員特意用漢語歡迎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到來。

(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戰機進行特技飛行 圖源:推特)

直接戳視頻感受一下

視頻來源:環球時報微信

來源:軍報記者(ID:jfjbdzzy),綜合:我們的天空、中國軍網、中國軍視網、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環球時報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