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今年,網劇投拍出現了很多問題和風險,但是相應的平衡化解也在進行,降低風險、提升水準、用戶導向、促成利益成了各方的普遍追求。

來源:傳媒內參(晨版)

文/張穎

近期,記者調查幾家中小型投資製作網劇網大的公司,有個別負責人表示,“前兩年網劇投入水漲船高,很多公司都支撐不了,現在能活下來我們也只投資300至800萬的項目,不會輕易出手太大。”今年,網劇投拍稍有降溫,網劇投拍變得謹慎。

製作成本水漲船高

成入局公司虧損主因

2014年,被稱爲“網絡劇元年”,自此網劇投拍越來越火爆,除了視頻網站自投自制,多家影視製作公司也紛紛緊跟趨勢入局,參與投資或製作合作。

2016年投拍的網絡劇超過2000集左右,2018年整體體量達到5000集左右。從小成本到大製作,所謂網劇投入越來越高,確實是存在部分大項目一度投資過億。

2018年,優愛騰整體虧損超過170億,與運營成本、人力成本較大有關,也與網劇、網綜投入成本較大不無關係。2014年以後網劇製作成本攀升較快,出於精品化生產的需要一部網劇的整體投入也不低於千萬,稍微好一些的製作要兩千萬以上,古裝網劇要三千萬以上,而一千萬以下投入製作的網劇還是比較粗糙的。

在限制演員高片酬之後,網劇壓縮成本有了一定的實施空間。大IP、大製作、大手筆也不再是各方的狂熱追求,不只是網劇投資製作公司在追求“小體量”製作,視頻網站也在網劇形態上不斷探索,豎屏網劇、微劇集等“短視頻化”較低投入的製作逐漸走熱。

製播存在較大政策風險

成播出平臺不穩定變量

政策風險視頻平臺面臨的最多,尤其是近兩年網劇審查更加嚴格,下架情況數次出現。2018年初,包括熱播劇《河神》《餘罪》及《今生只爲還你的情》《愛的豹豹》《女生宿舍》等共計24部網劇作品被要求下架,對視頻網站及相關合作方帶來的損失難以估計。

今年2月全國各地多家廣電局發佈網絡視聽備案實施細則,核心內容就是要求超過500萬投入的網劇和超過1000萬的網大要實行片方自主備案,製作前備案一次,需提供名稱、題材類型等縣官信息,製作完成後再備案一次,需提供擬播出平臺、實際投資和演員片酬等相關信息。

愛奇藝也宣佈在2月15日正式實施網劇製片方自主備案後再送與平臺的細則。此項舉措將加強對網劇從內容、投資到演員片酬等關鍵流程的把控,雖然對片方的要求提高了,但是對所有參與方都是在降低投資和播出的風險,在“兩次備案”順利完成公示後,播出平臺才能放心大膽地上線,降低下架風險。

項目存在財務超支風險

或導致投資方血本無歸

爛尾項目也是一方面。2018年優酷投資拍攝的網劇《套路》因財務問題停擺。優酷投資製作方的6000多萬款項被劇組短短一個月全部花光,卻只拍了7集素材,超支嚴重導致投資方中止投入。投資方對製作方財務的不清晰,預算難控、花冤枉錢的情況並不少見。

近期,視頻網站又啓動了融資步伐,發債額度再度上升,多年投入只在最近兩年才迎來了會員付費的有效增長和廣告主的青睞有加,但是控盤財務成本只增不減。爲了平衡風險與成本,平臺在網劇項目上傾向於分賬模式。分賬網劇不再由平臺投資或買斷版權,而是外部合作方自己投資、製作和營收,平臺參與分賬,也就是說影視製作公司要自負盈虧。

對此,有些影視公司明確表示:不做分賬劇,只賣版權。一方面,這是影視製作公司不願意承擔財務風險的考慮,不敢打破傳統營收模式;另一方面也是一種不自信,對於網劇製作傳統to B型影視公司並非真正懂得用戶的需要,仍然依靠平臺信賴的企業背書再做售賣。

但是長遠來看,這些傳統模式都會對傳統影視公司的轉型發展帶來阻礙,隨着售賣遭到平臺嚴重砍價,影視公司營收很難上升。

待選項目如過江之鯽

好項目卻只掙了一點錢

除了分賬劇,視頻平臺也購買版權劇,但是對於挑選項目更加謹慎。影視公司都在送項目過來,每天數十個項目都在等待平臺挑選,但是播出配比和額度都出於政策要求被嚴格控制。

最核心的還是內容好不好,價錢合不合適,但是送審一關不過誰也沒有辦法,此前知名公司憑藉企業背書可能送審十集,小公司要送審全集,平臺選劇可謂“十里挑一”。

備案新規出臺後,大家一視同仁,送審規則一樣,通過之後再給平臺挑選,可以說拿給平臺的項目水準提高了,影視公司的壓力山大。但是,網劇化是影視公司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傳統電視臺營收空間乏力,視頻網站成營收的最大來源。多家公司表示,網劇做售賣麻煩少回本快,但是選劇這一關越來越難走,分賬劇成功的不多,好項目也只掙了一點錢。

但也有影視公司看好分賬網劇,認爲此舉打破傳統網劇合作模式,有利於傳統影視公司突破思維定勢,從to B的售賣思路轉向更加to C的生產思維,更加考慮用戶的需要,抓住用戶才能實現盈利,影視公司不再爲了滿足平臺的喜好而選擇一種製作模式,而是爲了滿足用戶需要而謀得項目成功,隨着分賬模式走向成熟,製作方或與平臺共享更大的利益。

綜上所述,網劇投拍出現了很多問題和風險,但是相應的平衡化解也在進行,降低風險、提升水準、用戶導向、促成利益成了各方的普遍追求。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