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呈文上去,说这些人“无可救药”。

王如痴胸襟开阔,无私无提,尽管置身铁窗,经受着敌人严刑的审讯,以及重病的折磨,面对死神威胁,仍以革命事业为怀,坚贞不屈,决心牺牲宝贵生命“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于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等人被捕,当年许多著名人士和青年学生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质问,有的还致电南京政府或蒋介石本人,要求释放他们。蒋介石下达了“秘密处死”的手令。1935年8月6日凌晨,一群荷枪实弹的敌兵将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押往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窝秘密刑场。王如痴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一阵急促的排枪声中,他走完了人生32个春秋的历程。

「烟云江湖」墙上茅草随风倒-红军高级将领孔荷宠叛变碎片(下)

方志敏烈士,王如痴烈士

孔荷宠投敌后,到处作报告、发表演说,为国民党军鼓劲打气,诽谤诬蔑我党“杀人放火,假仁假义,无所不为”;说“苏区无法生存,重重困难不能克服”,并以身说法“国民党的军队仁义、宽大,对共产党的投诚和俘虏人员,不仅不杀,还给予许多优待”,劝我党我军人员“弃暗投明,早日投降国民党”。倾其所有向蒋介石建言献策。他建议蒋介石进剿苏区的军事力量要精干,要多派飞机,要“爱护”人民,不要烧杀;要以政治进攻为主,对俘虏和投诚人员要优待招抚以达到瓦解内部之目的。

对此,中共国家政治保卫局派来巡视员周兴了解了孔叛变的情况后,向中央做了全面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以《跌落的孔荷宠》为题,在《红色中华》日报上发表文章,揭露了孔荷宠的叛徒嘴脸。

「烟云江湖」墙上茅草随风倒-红军高级将领孔荷宠叛变碎片(下)

周兴

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中,“剿抚兼施”,采用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力求两手都“硬”。他亲自委派孔荷宠组织了“湘鄂赣边区招抚公署”,以求瓦解我军。该公署受伪南昌行营领导,进驻永修。孔荷宠为特派员,原红16军政委李楚平,原湘鄂赣军区中路指挥部指挥林楚才,原湘赣红军第四分校政委李芬,原湘赣军区独立第8师师长戈勇等一批红军中的败类成为主要骨干。

永修地处江西北部、鄱阳湖西岸。南瞰西山、北望匡庐,县境与共青城市以及都昌、星子、德安、瑞昌、武宁、靖安、安义、新建等八县交界,交通便利,系赣省南北通衢之要道,古有“洪都门户”之称。而在当时,全湘鄂赣的六块游击区,其中平修铜、修铜宜奉、修武崇通、修通四块靠修水边界。为了更大方便对我游击区的破坏活动,孔荷宠便请示上级将公署移至修水。

「烟云江湖」墙上茅草随风倒-红军高级将领孔荷宠叛变碎片(下)

今日之永修县

1935年2月,经南昌行营批准,公署设在湘鄂赣苏区之中心的修水县城鼓楼下的陈家祠和余家巷一带,门口挂起了 “湘鄂赣边区招抚公署”的牌子,两边挂联:“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湘鄂赣边区招抚公署”内设参谋、副官两处,军需、秘书两室,招抚员一批。

但背叛了中共,并没有让孔荷宠得到自己预期的价值感,蒋介石并不信任这个叛徒。尽管孔荷宠多次表白赤胆忠心,而南昌行营仍派来国民党的主要骨干贺自毅任公署参谋长,王荣任政治处主任,以控制这个机构并监视其行动。另外还配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六十多人武装突击队,配置了手枪和快慢机等轻武器装备,以便更有效地施展其“剿抚兼施”的策略。

“招抚公署”进驻修水后,就派出孔波云、黎向盛、林楚才、赖庄、陈建筑、吴训民、熊式平等大批有影响的叛徒深入到游击区内做瓦解工作,这些人到达游击区内大造反革命舆论,以便从意志上动摇我军心、民心。

他们在游击区的关卡、路口附近到处贴布告、发传单,散发印有孔荷宠相片的小册子,在战斗的过程中向我前沿阵地喊话,进行反共宣传,说共产党如何快被剿灭了,没有出路了;说国民党如何宽大为怀,保障投诚人员的生命安全,实行“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

1934年,湘鄂赣边区第二作战分区司令员方浩然因贪生怕死,工作消极,不主动援救省委从修铜宜奉边转移到黄金洞的干部曾受到批评,一直心怀不满。孔荷宠得到消息后,知道此人正在平修铜游击区三溪坳一带活动,于是便派黎向盛和孔波云这两个方浩然同乡,带着孔的亲笔信去劝说方叛变。方浩然很快被劝降,为了想国民党表忠心,他打算杀害平修铜游击队长吴春满,拉走这支队伍作为投向主子的见面礼。最后幸亏被识破,阴谋才未得逞。方浩然投孔后,又反过来在游击区内先后煽动一百余人叛变。

“公署”驻永修期间,派招抚员在修水之小流,将东南特区苏主席汪敦福、红独立三师军需主任陈迪光截留检查。通过多方劝说,使其携带手枪、步枪各一支叛变。汪、陈到达永修后,孔荷宠对其大力嘉奖,汪、陈带人又将埋于龙港的四挺机枪取出,并煽动游击队多人拖枪叛变。

1934年7月,省委进驻修铜宜奉边期间,因环境恶劣,有一批机关工作人员、游击队员、医院伤病兵、后方家属六七百人之多,来不及转移,就分散住在龙门大山的老百姓家中。孔荷宠闻讯,便命驻在宜丰潭山的熊式平和上石桥的吴训民伙同突击队长潘克成,带着手枪、快慢机,穿着便衣,冒称我方失散人员寻找组织,或化装成我方粮食食物采购人员,哄骗群众吐露真情,将他们立即捕捉;或日夜挨家挨户搜查,待捕到一批人后,由短枪队押解修水,再由招抚公署遣返原籍。这些遣回原籍的人员,大多都被当地民团杀害,没有几个生还的。在他们盘踞潭山的十个月时间里,省委留下的人员几乎被他们捕捉殆尽。(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