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兩票制落地和限制註冊GSP企業,很多小流通企業無法生存,行業規模越來越小,但也相應促進併購,造就巨無霸企業,國葯,上藥,華潤,九州通等為代表。

醫療器械行業,政策有提兩票制,甚至安徽省與藥品兩票制同時試點器械兩票,但因為業務和產品更複雜,實施難度相對較大,但相信在2-3年內肯定會有一定的政策和說法。因此有很多企業未雨綢繆,提前佈局,希望能在將來的浪潮中存活下來,畢竟存活既代表勝利。

最近了解一些器械流通企業的發展思路,簡單闡述一下。

大部分企業認為器械會緊跟藥品的步伐,葯佔比緊接耗控比,藥品兩票制緊接下來是否該器械兩票制了?藥品GSP企業沒點實力已經申請不了了,小的流通企業業務也沒法進行了,只能被喫掉或者註銷掉,下一步會不會論到器械?

因為藥品的高利潤,高配送費,致使之前大型企業看不上器械這部分,也因為器械的特殊原因使得企業行業沒有大領頭羊,現在華潤,國葯,九州通等都盯上這一塊,開始緊密佈局,因此現在倒是個賣殼的好機會。

不甘心不收購,不甘心退出。

有的企業現在這樣做,全國各地註冊或以合夥的模式聯合有終端的器械公司,利用他們的稅收優惠政策,讓利給合夥人;全國各地利用三方物流公司的優勢,讓聯合體合規和正規;並打造專業的獨立的諮詢公司,解決高開票務問題,讓利給合夥人;雖不參與各合夥人經營,但數據可利用,網路可利用,組成這樣一個聯合體,再去上游解決產品問題。

也有的企業這樣做,利用供應鏈金融的平臺,藉助三方物流,提供資金支持,縮短資金佔用週期,做一個供應鏈平臺,搶佔和聯合終端企業,把公司做大做強,以便將來有一席之地。

以上只是個人簡單看法,淺談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很多不足和沒細說的地方,看看而已,談談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