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時候到臺大上WBSA的課程,
 
更新部落格草稿從月初放到快月底
 
終於有時間更新了 >_<
 
主持人開場便說:經管會報告電子商務的商機有兩兆!
 
今天要談的是:何謂商業模式?
 
彼得杜拉克說:
 
當今企業競爭已經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什麼叫商業模式,
 
獲利世代定義了商業模式。
 
而這本獲利時代就是在大學時瑞晃要我們讀的那本,
 
沒想到他是今天的教材之一。
 
獲利模式是一種,
 
描述組織如何創造傳遞及獲取價值的手段與方法,
 
 
以上這部影片可以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何謂獲利模式。
 
商業模式我們必然要知道它的本質長什麼樣子,
 
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一種資源交換
 
兩個參與者之間彼此交換的過程涉及金錢產品服務,
 
比如說:有一個A跟B買東西花了兩塊錢
 
但B先生不是自己做的他跟C先生買1元賣給了A賺了一塊錢的利潤
 
為什麼A會花兩塊錢買這個東西呢?
 
因為他心裡獲得的價值大於他所支付的成本!
 
如果你今天喫一碗麵物超所值就會覺得會想再來喫一次,
 
商業模式必須成立在消費者得到價值高過於成本。
 
商業模式存在一個不等式
 
價值>收入>成本
 
消費者會認為物超所值,給予者則是有利可圖。
 
他真正麻煩的點在於看起來很普通不過的概念,
 
但其實不容易。
 
A先生感覺的價值要高過於兩塊錢,
 
代表你必須用一塊錢創造高過兩塊錢的價值,
 
消費者才會買單。
 
你必須把一塊錢當三塊錢當五塊錢用,
 
消費者才願意用低於價值的價格來買這個東西。
 
站在商業的角度必須把每一分錢,
 
都用在能創造原本成本的價值性的東西不容易。
 
 
什麼叫最棒的商業模式:無風險套利
 
不需要資金且沒有風險交易最後擁有利潤
 
孫子兵法說:
打仗最好的策略是靠謀略如果真的不行就外交手腕
再步行短兵相間最後攻城
 
每一次打仗都打得贏不是最厲害
厲害的是連打都不用打纔是厲害
 
通常我們在做投資腳色,
 
都是因為會有利潤。
 
但事情往往不會往自己的發展,
 
通常事件都會有三種結果;
 
樂觀 持平 悲觀
 
套利思維就是一種風險管理思維。
 
如果今天能把悲觀的狀況剃除掉,
 
其他就都不重要了。
 
風險管理做到了極致就是無風想套利。
 
俗話說:聖兵先聖而後求戰,先聖而後求戰。
 
過去容易打勝仗的人通常都是有了必勝的把握才來決戰
 
創業的過程當中資源很寶貴就要思考在自己有掌握的條件下尋求決戰
 
 
在商場上要如何不被商場的敵人打敗?
 
成本比對手低風險比對手小
 
確保自己活得比較久,氣比對方長!
 
 
 
 
以上是第一堂的上課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