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之,好自為之!

來自專欄安全圈14 人贊了文章

導語

百度搜索:「陳安之騙」 ,有602000個相關頁面。

在搜索結果中,令人覺得諷刺的是,排名第一的竟然還是「陳安之成功學課程」 不要998 只要268 成功學帶回家?

這麼多年的套路(競價排名),竟然還有人堅持在做,我相信操盤的人依然賺錢,相信成功學的人也一茬又一茬。

是神還是凡人?

哪裡有「成功學」,哪裡就有「陳安之」,哪裡就有「陳安之」式微信忽悠邪術。

陳安之很巧妙地利用了社會底層民眾急於致富的心理,他的文章或者演講往往以「月賺百萬」等極具誘惑力的語言為標題,而聽過他的演講的人也很容易成為他的信徒。

如果你經常關注微信公眾號,如果你在微信上多關注財經類或者管理類自媒體賬號,你可能經常在這些賬號的推送中看到一些標題非常取得聳人聽聞的文章,比如《陳安之:影響一億5000萬創業者命運的一封信,被瘋狂轉載億萬次!》之類。

點進去一看,你才會發現原來是一個叫「陳安之國際訓練機構」的組織明年1月份要舉辦一個培訓活動,至於費用,據這些文章的介紹,「不需要30萬元,也不是20萬元,甚至不需要5萬……而是3980元!」

據多位微信自媒體維護者透露,他們經常在微信收到一個叫做「陳安之國際訓練機構」的組織的廣告刊登請求。

廣告內容幾乎全是上述文章的內容,只是文章最後的聯繫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不同。而廣告價格也是「視賬號質量而定」,大約為100——150元每萬粉絲。

一個名為某「總裁俱樂部」的微信公眾賬號的運營者KK說,這些負責聯繫做廣告的人,非常具有「傳銷組織的特徵」。「從他們的言語中你可以察覺到他們對陳安之有多麼崇拜,幾乎把他當神一樣。而且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認識陳安之,崇拜陳安之,」KK在微博這樣說道,他還補充了一句,「而我之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起底「陳安之」

陳安之是誰?在某些特定人羣中,他的確算是名人,而且是神一樣的人。這位1967年出生於福建省的「演說家」,號稱心靈潛能大師的陳安之,上世紀90年末曾經以一本超級成功學,在臺灣市場拿下暢銷書第一名,從此一炮走紅。

而隨後他又因在臺灣騙學員數千萬資金遭起訴後回到大陸發展。在大陸,他又因「赤腳通過火燒鐵板不被燙傷,指導學員訓練量超過奧運選手」等新聞被媒體報道,這也是他在大陸事業的開端。2001年陳安之首次接受中國各大企業和社團的盛情邀請,這位被冠名為「成功學大師」的演說家因此迅速地打開了大陸市場。

在大陸,陳安之遇到了自己事業的「轉折點」。

在一位創業失敗後借來10萬元創建「夢工廠」公司的「貴人」王陽的包裝下,陳安之開始正式在大陸推銷他的「成功學」。該公司後來一直以「陳安之夢工廠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陳安子國際訓練機構」等名義出現。

在招聘網站趕集網的招牌信息中,該公司給自己填的資料是國有企業,並長期以8000-10000元的月薪招聘學歷最高要求為初中或高中的員工,因而在趕集網用戶評定的信用評級中被評為兩顆星。

就是在這樣一個「公司」的包裝下,陳安之憑藉他的「成功學」在全國以培訓的名義舉辦大量演講。

因而得到了「知名演講家」的稱號。為了體現這位演講家的「國際性」,他的團隊在為他撰寫的宣傳文案展示出了很多陳安之和國內外名人的合影。這些名人中有總統,有運動員,也有世界首富和明星。

「每一張都有明顯的PS痕跡!這種圖片就算是P得好也沒人信,況且還這麼明顯,」K在另一條微博中激動地說道。「這些傳銷團隊想忽悠人也不用這麼無腦。」

(陳安之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合影」)

盲目崇拜Or過度包裝?

(相信上圖很多人都看過吧?)

陳安之很巧妙地利用了社會底層民眾急於致富的心理,他的文章或者演講往往以「月賺百萬」等極具誘惑力的語言為標題,而聽過他的演講的人也很容易成為他的信徒。

也正是在他的這些信徒的羣體裏,這位靠忽悠出身的大師成為了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和崇拜的名人。在網上的一篇奉勸人們不要被陳安之的團隊欺騙的文章下面的評論中,這些信徒也主動維護他們的大師的名譽:「你說成功學是騙人的,說明你不是一個成功的人。況且,你能成功地騙到那麼多錢嗎?這就是我們崇拜陳安之老師的原因。」

據另一位微信賬號運營者CC說,當他在與這些廣告聯繫人聊天時,他也會對這些文章和圖片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但只要我一提出這些疑問時,他們就會以『我現在很忙,待會兒在跟你講』作為回應,讓人看起來十分神祕。」CC在一封發給筆者的郵件中這樣說。「看起來像是他們的組織內部約定好的應答方式,但這種方式卻幼稚得很。很難想像這是一個能夠安全存活十多年,卻坑騙了無數年輕人的組織。」

據CC的分析,這個組織即將在明年1月份在江蘇某地舉辦的培訓是他們的一個重要活動,也是新一輪的「商機」。每個人幾千元的報名費,如果能夠成功舉辦的話,收益將會超過幾百萬。

因此,他們才會捨得花錢在微信公眾平臺投放廣告。至於不同文章後面的聯繫方式為何不同,石謙說這可能是「他們在建立一種分銷體系,銷售人員可以從報名者的學費中得到提成。」

對於培訓的內容,聽過的人也表示沒有實際意義。「純屬忽悠!」,在優酷網上的一段陳安之演講視頻評論中,一位自稱花過幾千元聽陳安之演講的網友說。

全網攻佔,滴水不漏

(陳安之與眾「弟子」合影,有沒有傳銷組織既視感)

最近一張陳安之和某傢具店老闆的對話引起輿論關註:

微信聊天記錄很長,但內容精彩,與「陳安之」老師鬥智鬥勇,請耐心看完。

還好這位紅木老闆機智,與「陳老師」輪番出招,見著有拆招後,險勝!

但很多沉迷「成功學」的韭菜,就偏偏交了智商稅,我們再看一個案例:

(圖片從左到右順序查看,點擊圖片查看清晰版)

有社交的地方就有「陳安之」

公眾號:

微博:

QQ羣:

百度:

(相關結果391萬,首頁前幾名都是百度競價廣告)

知乎:

天涯:

僅作以上截圖展示,你可以試一下,任何論壇以及社交APP搜一下:「陳安之「一定會有相關軟文和營銷號,真可謂營銷到極致,全網鋪開,滴水不漏!

結尾

(陳安之的座駕:勞斯勞斯,這都是賣」韭菜「賺的)

不可否認,陳安之本身確實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地方和希特勒、邪教頭子、傳銷講師一樣:演講高手、氣氛營造高手、個人包裝高手、心理控制高手。

但是,陳安之並不能讓你獲得你想要的成功,只能是通過你的「學習」讓他自己更成功,人為刀俎你為魚肉!

跟著陳安之發瘋,收集碎片化的信息知識,學了一二三就給王百萬寫信……這些最多讓你產生「我有所提高」的錯覺,並不能讓你真正消除焦慮,真正得到進步。

社會越浮躁,越需要沉穩。

現在有一種普遍的說法是:如今不是大魚喫小魚,而是快魚喫慢魚。於是大家都扔掉負重,輕裝前行,只要跑得快,能夠超過別人一時就行。

根基不穩,建造出來的只會是空中樓閣,隨時有傾覆的危險。

要想成長進步,說到底還是要靠學習,思考和經歷。

困了累了,喝一瓶紅牛可以提神,但是把紅牛當水喝,就會變成行走的化學週期表。

倦了乏了,看看勵志雞湯,咬牙再堅持一會兒,但是用成功學代替學習和提高,成不成功先不說,走火入魔是沒跑了。

最後,引用一句著(惡)名(心)的8848廣告語(這句話本身是正確的):跑得快不一定贏,不摔跟頭纔是成功。

最後的最後,願天堂 沒有「成功學「!

最後,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接觸更優秀的人也可以讓你成為同樣的人,關注公號:灰產圈

灰產圈:培養你的發散性思維 解密互聯網騙局、實戰揭祕互聯網灰產案例、網賺偏門項目解析、分享網路營銷引流方案。深挖內幕、曝光各類套路。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