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金艮財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偏好銀行存款的市民,從不接觸股票、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而有些人則無法忍受銀行賬戶裏有餘錢,哪怕只有區區幾千元也要立馬投進股市,但卻總是為回本而打拚。「許多人仍處在家庭理財誤區裏,不知道究竟怎樣合理配置資產。」徐中紅為此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投資界有一條鐵律: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隻籃子裏。但不少人認為,只有資產雄厚的人才需要進行配置。其實,資產配置的本意是為了規避投資風險,並盡量獲取最高收益。其基本方法是根據不同資產的類別進行配比,從而有效抵消風險,享受平均收益。金艮財富表示,怎樣進行資產配置,主要取決於其所處的人生階段,一般而言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將家庭資產進行分類。資產的類別有兩種:實物(固定)資產,如房產、藝術品等;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基金等。在各類資產中,收益率與風險呈正相關性。以基金為例,股票型基金風格進取,預期收益高,但是風險也隨之放大。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穩健,風險相對較小,但是收益性略差。

  第二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資產分配。資產配置因人而異,不同的人生階段資產配置不同。年齡、投資屬性、市場狀況是很重要的參照指標。譬如,35-45歲的人,處在財富增長期,賺錢機會較多,但需要同時準備子女教育金、購房金、養老金等。此時,一般可按照固定資產佔45%,股票、基金、信託類金融資產佔30%,儲蓄、銀行理財、債券等佔20%,保險佔5%來配置資產。同時,還需要判斷當時經濟是處於衰退期、復甦期、成長期還是繁榮期,在不同的經濟週期投資方向也應有調整。

  第三步,定期審核投資成績單。對於低風險品種,投資時間是越早越好,複利是其最大投資價值。而對於風險較大產品來說,介入時間是最關鍵的。譬如基金投資,股市表現不好時,不妨將股票型基金轉換為債券類或貨幣類基金,反之,又可以轉換回來。對資產配置效果進行及時評估和調整,更能夠把握住投資機會,提高資產收益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