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關 5G 的佈局正在以點、線、面等形式全面的展開,不過應用碎片化、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讓 5G 商用逐步走得困難,且更讓人驚訝的是,就在此時,不少國家均相繼宣佈已經開始了 6G 的研發,而這究竟是對 5G 喪失了信心還是爲了搶佔商業先機?

作者 | CHRISO'BRIEN

譯者 | 蘇本如

責編 | 屠敏

出品 |CSDN(ID:CSDNNews)

以下爲譯文:

當世界上許多人還在想,5G網絡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建成,以及5G對他們的生活和經濟會造成什麼影響的時候,一組電信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展望下下一代通信技術,也就是6G技術了。

在芬蘭的旅遊勝地列維,250名研究人員齊聚一堂,參加首個關於6G無線標準的全球峯會,開始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6G是什麼?爲什麼世界需要它?

“我不知道6G是什麼,”芬蘭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教授Ari Pouttu博士說。“現在沒人知道。”

這位擔任芬蘭6G旗艦項目的副總監直言不諱地評價道。作爲對該地區科技生態系統的媒體訪問的一部分,我們最近對Oulu作了一次訪問,期間Pouttu博士向我們的記者組做了一個介紹。

Oulu位於波羅的海邊緣,離赫爾辛基以北約5小時車程,它被芬蘭指定爲6G技術的研發中心,是因爲它與諾基亞的歷史上的關係,另外一個原因是Oulu集中了大量通信技術研發人員,在制定5G標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的Pouttu博士就是其中之一。6G研發項目將在未來八年內進行,耗資約2.85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政府撥款,另一半由行業合作伙伴提供。

Ari Pouttu博士, 芬蘭奧盧大學教授

這些努力幾乎還處於萌芽階段,如果不是那些曾經對6G技術最不看好的人突然將聚光燈投射到它身上,這些研究很可能還僅僅停留在晦澀的學術討論階段。

我想要美國儘快發展5G,甚至6G技術。它比現有的技術更強大,更快,更智能。美國公司必須加緊努力,否則就會被甩在後面。我們沒有理由落後………

---唐納德J.特朗普(@realdonaldtrump)於2019年2月21日

儘管特朗普受到了冷嘲熱諷,而6G剛喫至少在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內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我們相信它不僅僅是存在於科幻小說的事物。

今天,5G網絡剛剛開始投入使用。目前的4G LTE標準仍將在未來幾年內佔據主導地位,因爲電信運營商需要收回他們在4G基礎設施上的鉅額投資。Pouttu博士預計目前的4G網絡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真正發揮其全部潛力。

同時,運營商正在謹慎地推進5G。Pouttu博士說,一方面研究團隊對5G基本標準制定的速度感到驚訝,因爲它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另一方面,由於5G信號傳輸的距離很短,因此需要更大密度的設施來傳輸信號,所以5G的推出成本將比4G要高出很多。資本成本高得驚人,而且能夠證明投資合理性的商業模式仍然模糊不清。

Pouttu表示,當5G成爲主流網絡時,他預計這將是自2G網絡向3G網絡演變以來最具變革性的一次飛躍。與4G的最大理論速度1 Gbps相比,5G不僅承諾了20 Gbps的理論速度,而且沒有延遲,並且它支持更小區域內更大密度的連接。

再加上所謂的“邊緣計算”技術的進步,更多的智能計算將可以在終端設備上完成,5G時代正因其有能力使智能城市,智能工廠,自動駕駛,完美虛擬現實流等等成爲可能而大受吹捧。

Pouttu說他的下一個問題就像是他在幾十年前問的一個問題的翻版:“我們有了3G,爲什麼我們還需要4G?現在既然我們有4G了,爲什麼還需要5G呢?”

下下一代通信標準的研究將繼續,試圖爲上面同樣的問題找出答案:爲什麼我們需要6G?

“我們想看看5G留下了什麼問題?什麼是5G不能解決的?”Pouttu說

最明顯的不同就是速度和頻譜。最初的設想是6G的目標速度是每秒1TB。是的,你沒有看錯,是1TB。而爲了獲得這些速度,信號傳輸頻率需要高於1太赫茲,而5G需要的傳輸頻率只是區區千兆赫茲。

但是,Pouttu說,信號頻率要想達到這個範圍,就可能需要在材料研究、新的計算架構、芯片設計以及與能源耦合的新方法上取得突破。

實驗越早開始越好。研究小組希望在今年夏天在列維會議之後發表一份白皮書,該白皮書將開始界定關鍵的研究領域。

無論從環境方面,還是從成本方面考慮,發電和耗電都將成爲6G研究的巨大障礙。我們如何才能邁向這樣一個世界:幾乎每一個生產出來的物體都在不斷地收集、分析和傳輸數據,而如果沒有成本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我們怎樣確保我們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毀滅地球?

同時,研究小組希望開始描述6G技術可能的用例和未來的場景。雖然5G時代預計智能手機不再像今天這樣成爲我們生活的中心,但Pouttu推測6G將是一個後智能手機時代。

當所有的物體都被連接起來,幾乎每一個物體都能被數據驅動,具備真正的人工智能能力的標準功能和增強的現實接口能在人們需要時出現,使用完畢之後隨即消失。所有物體捕捉和處理視覺數據的能力將是巨大的,這將繼續加速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對於6G時代的人來說,我們曾經必須攜帶一個小裝置來控制其他物體或進行交流的想法似乎很奇怪”Poutto說道。

“我們使用數據的方式將會改變,”Pouttu說。“今天,我們的大部分數據都是在智能手機使用的。但是,如果我們擁有了5G的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眼鏡,我們就可能在這些或其他設備上使用這些數據。有了可打印的電子設備,新的人機界面就會很快出現。所以我們不如假想一下我們扔掉手機,會發生什麼。”

這時候,我們就不會從運營商那裏購買智能手機,而是可能購買一個基站,讓每個住宅或辦公樓事實上成爲我們自己的通信運營商,通過這下下一代(注:6G)的網絡連接,爲我們的大量設備和數據流提供服務。Pouttu說,通過購買基站獲得資金可能是6G網絡推廣的方式,以便讓6G有足夠的智能在社區層面分享和買賣頻譜。

上述說法也許是錯的,但是我們無從判斷。目前還僅僅是學術猜測。

Pouttu說,每一代通信技術的標準制定大約需要十年的時間,因此6G標準制定完成的年份大約是2029-2030年。他的研究小組預測,到2035年左右,5G技術將在全球得到最大程度地應用。因此,如果6G標準和支持設備能在2030年左右推出的話,這一過渡的時機應該恰到好處。

這看起來像是幾年後的事了,但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跡象表明,推動6G研究的勢頭正在形成。就在上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宣佈,將開放“太赫茲波”用於6G通信標準的實驗。

去年年底,中國政府也宣佈正在加大6G的研發力度,力爭在2030年佔據行業主導地位。今年1月,LG宣佈在韓國建立一個6G研究中心。

Pouttu說,這些進展消除了一些運營商對現在就開始討論6G技術的一些擔憂。隨着運營商將鉅額資金投入到5G的推廣中,他們更希望從商業營銷的角度出發,希望他們對5G巨大投入的收益不會被下一代通信標準所影響。

“通信行業不想現在就談論6G,因爲6G淡化了他們對5G的宣傳,削弱了他們利用5G賺錢的能力。” Pouttu說道:“一年前,對我們致力於6G技術研究的諷刺喧囂塵上,因爲每個人都認爲這爲時太早。然而現在中國和韓國都宣佈啓動6G研究。人們的態度正在改變,沒有人願意被甩在後面。”

原文:https://venturebeat.com/2019/03/21/6g-research-starting-before-5g/

本文爲 CSDN 翻譯,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 CSDN 立場。

【End】

熱 文推 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