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最近又到人生的反思期,在這時期我喜歡閱讀,透過閱讀尋找答案,勤美的誠品就成了我最佳的去處。

「開始練習認識自己,與自己相處。」

到了大三,這個老大不小的年紀,已經成年;對於未來不迷惘,但總認為還不夠瞭解自己。

傾聽心裡的聲音,我依稀記得「一個人旅行」是認識自己,學習獨立的好幫法,但我始終沒有鼓起勇氣;現在就從閱讀開始,跨出第一步成為「旅人」。

 


在誠品晃著尋找「旅人」指南的書,就找到了這一本,主要是因為看到作家藍白拖印象中有來我們學校演講過。

S__4464673.jpg

「給回來的旅行者」

翻開書頁之後,我就停不下來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我把他看完,讓我更瞭解「旅行的意義」,與其說是一本說明旅行者的書,我更認為他是透過「旅行」說明人生道理的哲學書

我用我的觀點跟啟發來分享這本書:

1.旅行,學習跟自己對話:

在這個健步如飛的時代,大多數人匆忙的上班、上課,趕報告,與人交際,在深夜也用通訊軟體與人對話,何時有一個真正與自己獨處的時間,同時又能挑戰自己;「旅行」可以,同時你走過的世界,像是沉默的大人,不斷使用無聲的語言與你交流,就像棵不理會說話的大樹,卻傳授了人類某些生命哲理。

2.旅行,就像創業:

一趟旅程,能學習的東西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從一開始的收集資料、規劃行程、整理行李,到途中的危機處理、意外處理,語言溝通、文化交流等等..是一連串的挑戰,但卻也因為如此讓人充滿熱血與勇氣。許多人畏懼害怕新的事物,事實是每個人都會害怕,即使是世界偉人,但差別在於即使害怕仍願意「嘗試」,很多事情踏出去第一步後,你會發覺事情沒想像中困難。

3.旅行,需擁有強烈的好奇心:

在陌生的環境待久了,也會有恐懼、不安,但支持你下去的就是別忘記自己小時候的「好奇心」,對每件事情都纏著父母尋問「為什麼」、「是什麼」,對人也是,他將使你的旅途更加精采。

S__4464669.jpg

有些事經歷過才懂

我一直記得我與我老師之間談論著「沉穩」的對話:

我:「老師,怎樣才能更成熟、穩重。」

老師:「你摔得不夠多,跌得不夠重。」

有些事經歷過才懂,這句話也是慢慢在生活中體會,為何小時候大人的話雖然是事實,我們卻仍然要去做,因為我們總是在失敗中記取教訓,但別忘記那股衝勁,跌倒後依舊爬起來,因為摔得越多越重,才能成就更成熟的你。


人生是現在進行式,不是未來式

現在就開始瞭解、成為「旅人」,不用等到畢業、等到離職、等到放假,誰說一天的旅行不是旅行,我已經開始累積出走的勇氣,先學會瞭解自己、喜歡自己,纔能有更好的人生。

雖然剛開始需要一點勇氣去跨越,會有點猶豫、擔心,但第一步終究始於自己的足下,加油! 我可以的! 你也可以的!

 

博客來連結:給回來的旅行者

出走對話:小琉球,Bartender給我的啟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