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就下起了雨。雖然導遊姐姐看起來很高興,因為不會太熱,但是如果下雨的話不是會更麻煩嗎? 

車子停到了昨天規劃館的位置,一下車就有一堆人湧上問要不要買雨衣或雨傘。事後問有買的人,雨衣穿一次就壞了 

那邊還有一種特別的雨傘,是帶在頭上的,在台灣很少見,不過在大陸很常看到呢!每個景區都有,不過實用性可能不高,畢竟只能遮到頭部而已,衣服還是會濕。不過在風景區很好用。

天安門地圖  

天安門,「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皇城城門的正門。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布重要詔令。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但比起城門,廣場才是他受人矚目的原因,或者是說,天安門有名的不是他的建築,而是他的歷史意義。

直到現在,降旗後清場仍是中央集權的一種表現,在天安門廣場上有集會自由就等於同意人民有自由發言的權力。小雪姐姐說,她們小時候都還可以在晚餐過後,到廣場散步遊戲;而現在就算是絡繹不絕的白天,只要遊客有奇怪的舉動,便衣就會上前詢問,防範未然的立意明顯。在某個層面來說,天安門是中國開放民主的一種象徵,或許未來,宣布解除天安門夜晚戒嚴,放下四十幾年無名皇權的那天,終會到來。

不過現在我們也只能看著毛澤東的畫像拍張照而已。

天安門  

走過地下道後,到了天安門城樓下,門外跟門內各有兩隻「,也叫做「朝天吼」或「望天吼」,為龍九子的其中之一,盤據在高高的華表頂端。城外的石犼看向外(南方),意為「望君歸」不要再流連在外;內的石犼面向北方,正對著紫禁城,稱為「望君出」希望君主不要宅,必須出外探訪民情。

上面停了一隻鳥,很可愛  

皇帝難為,不管是古時候還是現在都一樣。 

天安門城前有金水河,上有五座漢白玉石橋,與五個門洞對應,為「外金水橋」。老樣子中間只有皇帝能走,旁邊是給王公大臣走的。不過那天中間被衛兵封了,所以就走兩旁。

走走走走……還經過了護旗衛兵的宿舍,為了每天準時升降旗,這群衛兵就住在天安城門內,能住在皇宮內,我都不知道……該羨慕還是無言了,為了國家盡忠過著這像苦行僧的生活,也算是種幸福吧。外頭還有籃球框,讓人會心一笑。

接著就到最雄偉的「午門」,在這邊稍微整隊等待買票。午門有五個門洞,明三暗五,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中間的門洞當然是留給皇帝的,不過還有兩種人可以過。那就是正宮皇后婚禮時可以過一次,還有當年殿試前三名。慈禧太后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走過中門,因為她不是明媒正娶入宮的,就算她後來掌握了無上的權力。

午門真的很漂亮啊!不過正當我們在等待時,答,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哇靠瞬間大雨啊!真的是讓人措手不及,給人準備拿傘的時間只有三滴雨的時間,連皇城的雨都霸氣十足啊!非得給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見識一下天子的威嚴。

下雨前搶拍到的  

 

穿過長長的門洞後終於進到了紫禁城,凡是中國人都朝思暮想願得一見的皇家宮闕。

首先映入眼中的是太和門,前面廣場上的五座石橋為「內金水橋」,全部是由漢白玉石建成的,連河沿跟河底都是,真的是太有錢了…… 

中間老規矩只有皇帝能走,如果是晴天或許導遊會帶大家走吧……可惜那時下著大雨,不過我還是死命的跑跑跑到中間……拍太和門。中國的建築頗神秘,一定要正中的拍才好看,側拍旁拍都無法顯現出宮殿的氣派跟廣大。當然排完後就順便走走中間的橋體驗皇帝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皇帝是搭轎子還是自己靠雙腳走的……

穿過太和門,看到的就故宮最大殿——太和殿,俗稱金銮殿,三大殿之一。簡單一點說作用就是皇家的大廳,對外活動大多都是在這裡舉行。

太和殿  

地板  

特別提到我們腳下踩的地板,這可是貨真價實從明朝留到現在的石版喔!以前的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暗殺,為了防止「從地底挖隧道」這種小說最常出現的白癡方法,所以這裡的石磚橫的放了七層,直的放了八層,橫七豎八,總共十六層,嘿嘿讓暗殺者無從進入。怪不得電視劇入侵皇宮都是用飛的。

水缸  

還有這個水缸,作用是什麼呢?很直觀的想法就是用來救水的,不管多麼偉大的建築,只要是木頭做的火一來就算是皇宮照樣燒得很痛快。不過現實而言,這樣一個水缸能裝的水還是有限,遠遠不夠來救火。所以啊,他的作用不僅僅是救火這麼簡單。剋火需水,水生於金,這是風水上的意義,這些水缸外邊以前是鑲著金箔的,地上的土又能生金,土生金,金生水,水剋火,這樣理解起來的確是比單純滅火有水準多了。水缸上的金箔在八國聯軍的時候都被士兵用軍刀刮走了,想到就讓人咬牙切齒。

下面的石頭類似灶,冬天為了不讓水結冰會在下面燒火融化。

沿著漢白玉石樓梯爬上去,本來以為可以進去太和殿,不過現在是被封住不能參觀的狀態,唔!只好在外面耶一張。

太和殿外   一片金光閃閃,本以為是誇飾之詞,今日一見,名不差已      

中國人對於門第觀念可是相當嚴謹的,在紫禁城中可以看到很多只有天子才能擁有的規格。像是九個門釘的門、十樣俱全的垂脊獸等,如果這些文化古蹟都不對外開放,我可能會為了親眼看這些文物而選擇讀考古系也說不定吧?

繞過太和殿下方漢白玉石建成的台基,可以看到故宮第二殿——中和殿,可以理解成皇帝的休息室,從中和殿大門往前走就可以由太和殿後門進去,目測大約50公尺的距離。

最後就是保和殿,乾隆後期,這裡便成為舉行「殿試」的場所。殿試的壓力真的好大啊!看到皇帝坐在那邊調戲你考試,這應該是全世界最難熬的面試之一吧!

保和殿     漂亮  

參觀完故宮三大殿,接下來就是皇家內庭,就是皇帝的家。首先看到的是乾清宮,本來是皇帝寢宮。不過雍正皇帝即位後將寢宮移至養心殿,這裡就成為舉行內廷典禮活動和引見官員、接見外國使臣的場所。

你他馬的前面有宮殿不用真是浪費啊! 在這邊接見大臣就可以睡晚一點是不是啊你這個色魔,你可以再懶一點啊?

乾清宮  從這邊開始門匾上都是漢滿並行,外庭三大殿本來也都是,不過在袁世凱登基的短短幾天,就把上面的滿文去掉了,又是一個讓人咬牙的混蛋。

光明正大就是掛在乾清宮中。  

交泰殿小小的有點寒酸,不過裡頭「無為」二字讓許多遊客停下腳步。這兩字為雍正摹寫康熙之筆。

交泰殿  

最後一個坤寧宮,明時爲皇后住所,清代改爲祭神場所,因為皇帝(忘了是誰)遇刺而搬出後宮,皇后當然也跟著出去了。東暖閣爲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但現在都用玻璃隔擋了,只能在外頭看看。

洞房  

出了坤甯門就來到了禦花園,因為臨時加了一個景山公園的行程,基本上沒有停留就匆匆走過。只介紹了一顆夫妻樹,树枝相挽,溥儀皇帝結婚照就是在這裡拍的,感覺……好浪漫喔,我也想在皇宮拍結婚照,如果可以在故宮拍婚紗我一定嫁給他(?)

延暉閣  

延暉閣為古時秀女選拔的地方,穿越小說的熱門景點(?)不過我看到第一秒我只想到暉侍(?)

 

……終於走出來耶!我完成了我人生的一大弘願了!

但是當下我只有好累的感覺,不過還是興奮的像白癡一樣。故宮博物院的匾額只掛在北門玄武門上,南門那邊看不到。不過這是由左向右書寫的,可見一定是近代才掛上去,傳統的匾額是由右向左才是正確。

故宮博物院  

 

馬不停蹄過了地下道來到景山公園,因為是臨時的景點所以要自己買票。主要目的是要看吊死明思宗那棵樹。

槐樹   碑  

老實說……沒什麼好看的,只是一棵樹,而且文革時已經砍了,現在這棵是後來在種的。看型沒型,感氣無氣,但是還是讓我不由自主想到葉蓁——

「為國死去,本是一個公主的信仰。」

亡國之君,殉國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

槐樹何其無辜承擔千古的罪名,同樣的根系,重發的另一株鬱鬱青蔥。

若世上真有傳說中的華胥夢引,思宗是否會願意用生命換取復國的美夢?還是依舊在國破之天,手拿染血的劍,踏過玄武門檻,孤獨的來到景山下,望著遠方天空的火焰紅。一縷白稜無言見列祖列宗。

昔日的槐樹不再,今日的宮闕依舊。子孫的喧嘩踏碎悲悽的氣氛。

當下的感觸啦……但還是有點悲傷。

如果天氣好的話在景山上可以一覽紫禁風光,不過那天下雨又起霧,所以什麼都看不到。倒不會感到可惜,因為皇城的浩蕩已存在我心,有沒有拍到全景無所謂了。

景山公園古色古香的廁所  

玩到這裡……其實時間才中午12點半而已,當然故宮部光只是這樣,還有東線跟西線都沒去走。不過以第一次來故宮這樣的行程倒是挺豐富的。有遺憾下次才會再來啊XD

後來聽小雪姐姐說今天故宮的人潮是不正常的……不正常得少!天啊我已經覺得很多人了說,我們真幸運。 

下午要聽講座,說的是《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快速的解決完午餐後就到大會議室聽講,還有跟另外的幾個交流團一起聽。不過……這大概是這幾天我最無神的下午,彷彿回到中國醫上課的時光,雖然沒睡著但也聽不太進去。

講座結束後(咦?)又是吃飯,今天晚上我們逛的比較遠走到商店街那邊去了,後來發現那邊離地鐵出口很近,不過當下我們不知道就是了。

跟之前去貴州時一樣,晚上後很多婆婆媽媽都聚集在廣場跳舞~人好多喔!我是很想下去跳跳啦,不過同伴們頭也不回的走了,我哭哭兩聲只好跟上去。好像……又逛到大賣場裡了。大賣場除了冷氣對我而言沒有吸引力啊(翻桌)但是團體活動就是這樣,只好一直安慰自己之後要來自由行了。 

今天又是在大賣場結束一天的行程,第四天要出發去承德了!

~ Day 3 fin. ~

-TBC

後記:

 

        有澱粉果然讓腦筋運轉利索,現在只差冷氣了!等等要跟宜庭吃晚餐,吃完後趕緊打第四天,今天已經八月十二日了……

 

P.S.有一組去找北京同學玩,好像因為招不到車子遲到了一小時回來,好像是今天吧?我記得承德那晚自由行好像有組被禁。說實在人只要在隔天集合時間能到就好了,幹嘛管那麼嚴呢?真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