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用字母 π表示,是一個常數,約等於3.141592654,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同是它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值。圓周率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它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用十位小數3.141592654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即使是工程師或物理學家要進行較精密的計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數點後幾百個位。

  古希臘作爲古代幾何王國對圓周率的貢獻尤爲突出,公元前287至212 年,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通過理論計算圓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用到了迭代算法和兩側數值逼近的概念,稱得上是“計算數學”的鼻祖。

  中國古算書《周髀算經》( 約公元前2世紀)中有“徑一而週三”的記載,也認爲圓周率是常數。到了公元263年,中國數學家劉徽在註釋《九章算術》時只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確到兩位小數的π值,他的方法被後人稱爲割圓術。他用割圓術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得出π≈根號10(約爲3.14)。

  古今中外,許多人致力於圓周率的研究與計算。爲了計算出圓周率的越來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數學家爲這個神祕的數貢獻了無數的時間與心血。但是人們爲什麼要這麼致力於研究計算圓周率呢?

  科學家繼續用割圓法的原理來解釋,他們說:“當圓被無限切割時,它就會變成形狀各異的多邊形,慢慢的趨近於圓。但是無論如何分割,它都是一個多邊形,無法改變它的本質。”

  跳出圓周率計算的問題來看天地萬物,我們生活的地球本身也是一個圓,我們周邊的月球、金星、木星、太陽等也都是圓形的。也可以說它們都與圓周率有關。那麼宇宙呢,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呢?

  對此,有科學家猜想,圓周率中蘊含宇宙的終極奧祕,一旦被破解,人類或將進入高級文明。與此同時,現在很多機構開始背誦圓周率,一些醫學專家發現,反覆背誦圓周率有助於開發大腦潛力,增強記憶力,使大腦靈活度更高。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終將破解圓周率的祕密,到了那一天,人類或許真的可以步入更高層次的文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