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界面記者馬一凡寫的新聞。

文章挺生動,故事挺吸引人。

忍不住看完,且想評點一下。

先看這篇新聞吧:

吊絲炒房團,撲騰柬埔寨!


看完後,老楊點評如下:

這是一個典型的經濟非常落後的小國,基本上屬於東南亞地區最窮的國家。

在發達國家投資房產,屬於穩健投資。

在柬埔寨這樣窮國投資房產,屬於高收益對應高風險。

高收益:來自於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快速擴張,商品房市場快速成長,房價快速上漲。

高風險:政局不穩,法律制度不完善,經濟金融秩序不穩定(比如對外資過度開放、外債過多容易造成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就是如此)。

另外,大家必須高度關注一點:文章中所述的“本地人買不起商品房,中國開發商項目佔了三分之一,80%以上的房源都賣給了中國投資客”。

這一現象,一個非常壞的現象!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現象!

一個正常的住房市場,至少應有八成需求屬於自住需求!

而這種以特定情況下外部投資投機需求爲主的市場,在某段時間內,價格會快速上漲。

但因爲無錨,很容易滋生房價泡沫。一旦泡沫破滅,則房價暴跌。類似環京


歡迎關注老楊微博:老楊聊房。公衆號:購房研練社。


那麼,爲什麼中國人扎堆湧入?

因爲中國樓市,剛剛經歷過房價暴漲,如今剛跌,而國內很多樓市小白,天真的以爲錯過的中國的大行情,必須得從他國補回來!

其邏輯相當於:錯過了北京的房價大漲(或後者後覺、或錢少、或沒房票),必須要從環京補回來。錯過了杭州的房價大漲,必須要從重慶補回來。錯過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漲,必須要在海南、大理、西雙版納補回來。

於是我們看到上文中的一段話:章文在金邊待了一天就決定買房,因爲一套50平方米小公寓的總價只有60多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讓她滿意。趕在2018年結束前,她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不動產。被中國一線城市置業的高門檻攔下的一大批人,他們的投資意願和需求在東南亞洶湧噴薄。“

這種”愧恨式“、”補償式“、”慌亂式“、”飢不擇食式“的去國外炒房,可能買進後會顯著浮盈,但如不能及時出貨,則可能遭遇泡沫破滅,並被套住好幾年!

辣麼,問題又來了:如上文所述,金邊基本上沒有二手房市場,炒房者如何及時獲利出貨???

唉,一羣不可救藥的青瓜蛋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