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防病提示

暖春四月,萬象更新,百花爭豔,是外出“踏青”、“春遊”的美好時節,加上正值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集體聚餐活動明顯增多,發生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加大。近來,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在國內一些地方呈上升趨勢,必須高度警惕。同時,由於早晚溫差較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傳播的風險仍然較高,不能掉以輕心。

溫馨提示:在繼續做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同時,應特別注意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等疾病的預防。此外,也應警惕過敏性疾病,即誤食有毒野菜等野生植物而發生食物中毒的預防。

預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其中EV71型腸道病毒較容易引起重症病例。發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皰疹、潰瘍爲典型表現,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可導致死亡。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廣泛,主要通過消化道(糞-口途徑)傳播,其次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還可通過直接接觸病人或接觸被病人污染的物品傳播。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本病的傳染源。

防控建議:

1、居室和教室都要勤通風,並加強消毒,尤其是加強學校和托幼機構內的餐具、玩具等物品消毒;家庭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定期在陽光下曝曬;要積極配合學校落實晨午檢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記及追訪制度。

2、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是在觸摸口鼻前、飯前便後、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儘量少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3、自願、自費接種EV71疫苗,既能預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又可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4、及時發現患有發熱或手部、足部、臀部、口腔出現皰疹的患兒,採取居家治療或住院治療措施,阻止疫情傳播。

5、家長們還應特別注意小孩的健康,一旦患兒體溫達39℃以上且持續不退,並伴有手腳冰涼、抽筋、嘔吐、表情淡漠等重症手足口病症狀時,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二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等病原體引起的一類較常見的腸道傳染病,通常把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病原體引起的腹瀉,稱爲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爲腹瀉、嘔吐、噁心,或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兒童患者嘔吐、噁心多見,成人患者以腹瀉爲多,嘔吐少見。傳播途徑較爲廣泛,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觸病人、接觸被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吸入氣溶膠都能引起發病,極易在集體單位引起暴發。

就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而言,兒童感染輪狀病毒後,一般在3天左右即發病,出現以急性胃腸炎爲主的臨牀表現,即水樣腹瀉,伴發燒、嘔吐和腹痛,排泄物多爲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有惡臭,不含血或黏液,嚴重者可因脫水、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併發症導致死亡。

防控建議:

1、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奶瓶和食具均應嚴格消毒。

2、喝瓶裝水或煮沸過的水,不喝生水;食物要生熟分開;在外就餐儘量不喫生冷、半生的海產品和水產品等食物;喫海鮮、肉類、剩飯剩菜時,要徹底加熱;不喫腐爛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蔬菜、水果要清洗、削皮。

3、在外就餐,一定要選衛生狀況較好的店家,不喫無證攤販的食物;要到正規超市或店家購買食物,並注意包裝袋和食品標籤,避免買到不衛生或過期、變質食品。

4、加強托幼機構和集體單位餐飲管理,要求食品從業人員嚴格按食品衛生要求規範操作,防止食品污染,確保食品安全。

5、一旦出現發熱、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時,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若確診爲感染性腹瀉,應做好病人的消毒和隔離工作、防止疾病傳播。

三過敏性疾病

春季是過敏性疾病高發的季節,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溼疹、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多發。

防控建議:

1、選擇不易產生過敏的時間出遊。春天外出散步,最好在雨後,這時不但空氣清新,而且受花粉影響最小。大風天氣最好不要外出遊玩,花粉容易傳播,容易接觸過敏源。

2、減少接觸過敏原。如果是食物過敏,則需要對此類食物禁忌,若過敏原是像塵蟎、花粉等,應儘量採取防過敏措施,出門應穿長袖衣服,戴口罩,帶上太陽鏡,減少皮膚和上呼吸道受到花粉刺激的機會。

3、增強免疫力。堅持規律和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避免過敏的發生;飲食方面,多喫新鮮蔬果和發酵類食物。

4、注意居家衛生,常通風、打掃衛生,保持居家清潔。

5、若感到皮膚髮癢、全身發熱、咳嗽時,應馬上離開感染地,一旦出現哮喘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四野生植物中毒

四月,各種野菜生長旺盛,野菜營養高,味道好,部分還有一些保健的功效,因而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但春季也是野菜中毒高發期,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應注意防範中毒事件的發生。

防控建議:

1、做到“不知不食”,外出郊遊時不要採摘、購買、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來歷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類。

2、注意飲食安全,可以生食的野菜,應清洗乾淨,對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經浸泡、蒸煮、烹調等處理。

3、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喫。如化工廠附近、廢水邊的野菜均不宜食用。

編審 / 曾韜

校對 / 郜妮妮

編輯 / 石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