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攝影家張雷,一直在用行動擴容着自己的大視界。在他的軍事攝影作品中,我們既能看到爲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大閱兵、2015國慶大閱兵、南海海域海上閱兵這樣的宏大演訓場景,也能看到老兵退伍、軍嫂送行等表現軍人細膩情感的作品。攝影家張雷及軍事題材的作品榮獲2018年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紀實攝影類大獎,本組照片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授權發佈。

“東海協作--2012”海上聯合維權演習。2012年10月19日,“東海協作--2012”海上聯合維權演習在釣魚島附近某海域拉開帷幕。這是海軍艦載直升機執行營救任務。

從祖國的北疆-52°C漠河邊防哨所到南海深處的+38°C南沙守礁官兵;從帕米爾高原邊關軍營到最早迎接太陽的黑龍江東方第一哨,這些人跡罕至的哨所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大到氣勢磅礴的航拍,小到離別之情的捕捉,張雷都帷幄在胸。而張雷用鏡頭捕捉的這些經典瞬間,也成爲改革開放40年間人民軍隊在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憶。

遼寧艦航母編隊劈風斬浪,配屬艦艇進行戰鬥隊形轉換。

身爲解放軍報社的攝影記者,張雷手中的相機就是他的武器,取景器就是他的瞄準鏡,一次次按動快門就如同一發發子彈,都無比精準地記錄着國家的發展征程。

朝霞中殲-15艦載戰鬥機劍拔弩張,靜待指令。

2009年4月23日,爲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週年,多國海軍艦艇在黃海海域舉行盛大閱兵。

清晨,航母艦員進行開飛前的異物排查工作,拉開了一天訓練序幕。

艦載機引導員轉運戰機。

2014年5月26日,中俄海軍在長江口以東海域舉行聯合軍演。這是中方參演的“哈爾濱”艦進行主炮射擊。

起飛助理標準的放飛動作,航母“style”。

殲-15艦載戰鬥機起飛猶如利劍,直插雲霄。

”海上巨物霸”遼寧艦航母犁波耕浪。

殲-15艦載戰鬥機放下尾鉤準備着艦。

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這是遼寧艦航母打擊作戰羣首次接受檢閱。

2009年7月26日,中俄兩軍進行聯合反恐軍演。這是參演的中俄空降兵首次實施聯合傘降。

1999年8月17日,武警北京總隊官兵在高溫酷暑下進行嚴格訓練,汗流浹背。

2005年11月22日,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時間到了,駐守在渤海深處的內長山要塞區退伍老兵依依不捨告別戰位,淚灑軍營。

2009年10月1日,爲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大閱兵。

2006年5月,廣東湛江某軍港碼頭,礁嫂爲赴南沙礁堡執行守備任務的官兵們送行。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三名航天員順利發射升空。

2013年2月14日,黑龍江軍區某邊防團新兵連官兵冒着-35℃的嚴寒出早操。

2013年1月18日,駐守在瀋陽軍區海拔最高的長白山天池哨所官兵,頂風冒雪,巡邏在邊防線上。

2009年7月3日,三軍儀仗隊官兵夏練三伏,太陽的紫外線穿透海魂衫印記在士兵的脊背上。

2014年6月14日,曾在西藏空軍甘巴拉雷達站戰鬥生活過的老兵夏仲昌,再次回到甘巴拉雷達站,向陣地上的國旗敬禮。

2007年12月27日,“攜手-2007”中印兩軍特種兵在昆明陸軍指揮學院進行極限聯訓。

1999年12月21日凌晨,駐澳門部隊首次在龍成大廈軍營升起五星紅旗。

1997年7月1日凌晨,駐香港部隊官兵通過深圳皇崗口岸進駐香港。

2006年3月,海南三亞軍港某碼頭,出征的軍人與妻兒告別。

2012年6月15日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首次與記者見面。

張雷

張雷,阜陽市臨泉縣人,1970年7月出生,畢業於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解放軍報社畫報社主任記者,大校軍銜。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從事攝影工作以來,張雷在報刊、網絡發表新聞攝影作品一萬三千多幅(組),在國際、國內各類攝影比賽中榮獲各類獎項一百六十多次,出版《中國99大閱兵》、《見證——一個軍事記者眼中的影像中國》等多部攝影專集,主編《和平的力量—新一代最可愛的人》大型攝影畫冊。

--------------------------------------------

中國攝影報訪談張雷(Q=中國攝影報 A=張雷)

Q:您從何時開始接觸攝影?又是哪些機遇讓您與攝影結緣?

A:上世紀80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之時。攝影是一個新鮮而時尚的玩意兒,讓人羨慕又敬畏。上初中時,爲了能給班裏的女同學拍張照片,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攝影。現在看來,這好像是個笑話,但從那時起,我已經開始對美好事物有追求了。家裏給我的零花錢、早餐錢、過年的壓歲錢,攢了兩年,終於攢夠了67元錢,買了一臺海鷗4B雙鏡頭照相機。後來,又以15元的價格買了一個二手的放大機,自配D-72顯影粉、定影粉,算是走上了攝影之路。看着自己親手洗出來的第一張照片,在紅色燈光下朦朦朧朧出現的時候,我心裏甭提多高興了!後來,我又陸續拍攝了交通事故現場、學校運動會等活動,有幾幅照片還在家鄉阜陽日報刊發,這些都成了中學時期最美好的記憶。後來,我參軍入伍,考上了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畢業後到解放軍報社從事新聞攝影工作至今。

Q:您曾參與過數次閱兵儀式和重要新聞現場等拍攝工作,用鏡頭記錄了這些珍貴的歷史畫面。這其中,肯定有不少您難忘的拍攝故事,可否列舉一二。

A:在我的軍事記者生涯裏,得到過許多老師和前輩的幫助、培養。有過許多難忘的採訪經歷,曾經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彷彿就在昨天,至今仍歷歷在目。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我當天乘坐空軍專機到達綿陽機場,而後坐車來到重災區北川縣城。當時,北川中學有許多學生被埋在瓦礫下,傷者、死者隨處可見,場面痛苦且悲慘。我是流着淚在按動快門,在災區採訪的20多天時間裏,從北川、汶川、綿竹到什邡、彭州、都江堰等地一路風餐露宿,一路採訪拍攝解放軍官兵和人民羣衆不怕犧牲、衆志成城的救人場面,見證了生離死別的人間冷暖。當年,我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評爲“2008年抗震救災優秀攝影家”榮譽稱號。

在30多年的軍事攝影生涯裏,我在各類報刊和網站發表攝影作品13000多幅,100多次獲獎,先後出版過《中國99大閱兵》《見證》《中國畫卷》《勝利日閱兵》等11部攝影作品專輯。2010年,我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上海世博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並榮立二等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解放軍報這個平臺,離不開引領我入門的王建中老師、教我採訪的楊運芳老師、帶我前進的周朝榮老師。我會常懷感恩、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Q:參評本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您是怎樣甄選投稿作品的?

A:從事軍事新聞攝影30年來,我用鏡頭記錄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人民軍隊發展強大的歷史瞬間。此次參評的50幅作品,既有香港、澳門迴歸、98抗洪、大閱兵等重大事件,又有“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演、“攜手-2007”中印首次聯合反恐等重大軍事演習,還有徐洪剛、劉洋等典型人物和部隊的日常生活、人物特寫、感人瞬間。有歷史時間跨度,也有大事小情,內容很豐富,以軍事系列這個主線,串連起來。特別是以遼寧艦領銜航母編隊的組照《國之重器》更加生動地展示了人民軍隊的強大。

Q:您認爲這次獲獎對您今後的拍攝規劃有哪些影響?

A:中國攝影金像獎是每一個從事攝影工作者的畢生追求。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也是對攝影人的鼓勵和肯定。攝影人一直在路上,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祖國變化和軍隊強大的重要歷史瞬間,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是一名軍事攝影記者,要時刻做好衝鋒一線的準備,記錄好基層官兵的工作生活,展示好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是每個軍事攝影人畢生追求的價值所在。

Q:軍事題材的攝影作品普通人較難看到,且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常規拍攝難免會出現重複且單一的影像,您是通過什麼方式讓自己的作品富有新意的?

A:軍事攝影工作者要帶着思考和觀察的眼睛,去捕捉瞬息萬變的能留下歷史記憶的瞬間。修養決定你觀察事物的態度和角度,所呈現出來的攝影作品也會千差萬別。軍事攝影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要傳達一種正能量,又要展示國威、軍威。捕捉軍事攝影的典型性瞬間,並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拍攝時機稍縱即逝,需要攝影者認知軍事術語和熟練掌握攝影技能。除此之外,如何讓軍事作品推陳出新、富有新意,這不僅需要攝影人具有道德、智慧、技術、能力等多種要素,還需要有專業、敬業的職業精神。

Q:在您的作品中,展現着海、陸、空不同兵種的軍人風姿風采,且關注點也不一樣,在拍攝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又有哪些着力點讓您可以準確地抓住他們的特色?雖然軍旅攝影常人較難觸及,但在攝影技巧方面您肯定有不少經驗可以分享,可否簡單介紹一下?

A:每個兵種的特點各不相同,他們既有統一性又有特殊性,這就需要每一次採訪前做足功課,既要讓作品拿捏到位,又需要展示獨特風采。比如,拍攝海上實彈射擊的場面,軍艦發射導彈轉瞬即逝。你既要拍導彈怒吼的火蛇,又要兼顧導彈飛行軌跡與軍艦發射的弧度,這樣的軍事作品才讓人有嚼頭。又如,今年的珠海航展,“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表演可謂精彩震撼,既拍攝殲-10戰機整齊劃一的列陣,又要考慮到飛機尾部拉煙的絢麗舞姿,和藍天、太陽、雲彩形成寫意的視覺盛宴。

攝影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軍事攝影是個特殊領域,雖然很多場合只有軍事記者才能光顧,但與其他門類在攝影技巧方面大同小異。比如在每一次拍攝軍事題材時,課前準備非常重要,既要熟悉被拍攝主題,又要考慮到器材準備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次,要博採衆長,向前輩取經、訪問指揮員、勤于思考和及時修正。此外,還要具備喫苦耐勞的職業精神。

羅伯特·卡帕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爲你靠得不夠近。”只有敢於靠近火山的攝影人,才能拍攝到火山噴發一剎那的壯觀景象。而我的座右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