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皇帝被廢掉之後重新復位,中國歷史也有這樣幾位皇帝,比較著名的有唐朝中宗李顯、唐朝睿宗李旦、明朝英宗朱祁鎮等。但如果是被廢掉兩次,卻又重新復位兩次的皇帝,中國歷史不存在這樣的皇帝,硬要在中國歷史找出一位,只能是清朝宣統帝溥儀。

宣統帝溥儀第一次被廢是因爲辛亥革命,第一次復位是因爲張勳擁立,第二次被廢是因爲段祺瑞打敗張勳,第二次復位是因爲日本扶植建立僞滿洲國。即使張勳擁立溥儀復位是一場鬧劇,日本扶植建立僞滿洲國不被承認,但溥儀被兩廢兩復是歷史事實。

​與中國宣統帝溥儀相對的,歐洲也有一位被兩廢兩復的皇帝,而且是歐洲歷史唯一一位,但他的兩廢兩復過程與溥儀完全不同,他兩次被廢都是因爲子孫謀朝篡位,是皇室權力鬥爭引起的。

這位被兩廢兩復的歐洲皇帝,就是拜占庭帝國的約翰五世。

拜占庭帝國就是東羅馬帝國的別稱,從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開始計算,國祚長達一千多年,經歷了十多個朝代,約翰五世是最後一個朝代巴列奧略王朝第四代皇帝。

巴列奧略王朝建立的時候,拜占庭帝國已經是落日餘暉,國內各種兵變和叛亂不斷,對外又遭到了中亞地區崛起的土耳其帝國奧斯曼王朝的入侵,疆域不斷被侵佔,隨時有亡國的可能。

​公元1341年,年僅9歲的約翰五世繼承父親安德洛尼卡三世的帝位,但父親留給他的卻是一個爛攤子,當時的宰相庫澤努斯不好好輔助幼帝,反而利用職權把持朝政,幸虧約翰五世有個母親安娜太后爲他保駕護航,這才暫時穩定朝政。

後來宰相庫澤努斯在朝廷內外結黨營私、私養軍隊,約翰五世在母親安娜太后的幫助下,設下圈套準備捕殺庫澤努斯,可惜被他僥倖逃脫。庫澤努斯這一逃脫,演變成自立爲帝,與中央朝廷對抗,拜占庭帝國又再次陷入內亂。

約翰五世深知自己國家當前面臨的困境,他認爲首先要把內亂平定,才能抵抗外敵入侵,於是他求助當時歐洲最強的幾個封建國家,包括法蘭西王國、英格蘭王國、神聖羅馬帝國等。

當時法蘭西王國與英格蘭王國正在進行慘烈的“英法百年戰爭”,無暇顧及拜占庭帝國,只有神聖羅馬帝國認爲一旦拜占庭帝國持續內亂,土耳其帝國奧斯曼王朝將會趁虛而入,並橫跨拜占庭帝國的領土入侵歐洲。於是,盧森堡王朝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幫助拜占庭帝國,平定了宰相庫澤努斯製造的內亂。

​​經過約翰五世的努力,平定了拜占庭帝國的內亂後,又成功抵禦了土耳其帝國奧斯曼王朝的入侵,暫時穩定了拜占庭帝國的局勢。

但是前面也說到,巴列奧略王朝統治下的拜占庭帝國兵變和內亂不斷,平定了宰相庫澤努斯製造的內亂,又發生了宮廷兵變事件。公元1376年,約翰五世的長子發動兵變迫使父親讓位給自己,約翰五世因此第一次被廢,長子史稱“約翰六世”。

三年後的公元1379年,約翰五世再次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的幫助下,從長子約翰六世手中奪回帝位,約翰五世第一次復位。約翰五世這次復位,延續到公元1390年4月。

約翰六世的兒子因爲父親謀反受到牽連,但他及時逃脫,在公元1390年4月勾結土耳其帝國奧斯曼王朝,反攻拜占庭帝國,成功奪取了祖父的帝位,約翰五世第二次被廢,約翰六世的兒子史稱“約翰七世”。

​​僅僅在同年7月,約翰五世第三次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的幫助,擊敗了孫子約翰七世,第二次復位。但是,此時的約翰五世已經心力交瘁,他無法再承受拜占庭帝國遭受的種種劫難,於公元1391年2月離世,終年59歲。

約翰五世死後,由次子曼努埃爾二世繼承帝位。62年後的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巴列奧略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帝國奧斯曼王朝攻佔,巴列奧略王朝隨之覆滅,延續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徹底滅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