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新京報對白巖鬆進行了一個專訪,報道的題目是《白巖鬆沒有微信》。

一向理性、睿智的白巖鬆,面對“爲什麼不用微信”這個問題,犀利又不失幽默地回答:

“要是上了微信,別人問老白你有微信嗎?我就得說有。那人家說加一個唄,我能說不加?我要加了,得在多少個朋友圈裏待着?”


“天天捧着手機,N個小時,只要一無聊就覺得慌,趕緊掏出手機,立即被眼前的東西吸引了。晚上本來打算11點睡覺,有個健康的生活,心想就看十分鐘,等看了一會兒,你發現哎喲,12點40了。”


白巖鬆的話,引來了很多人的共鳴,有網友感慨說,自己的生活都被手機毀了,但自己卻仍然離不開手機。

也有人藉此引申開來,找出很多名人不用微信以及手機的例子,用以說明智能手機多麼害人誤事。

白巖鬆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他嚴肅地提醒大家警惕手機依賴所帶來的危害:

01

手機的投其所好是毀人的最好方式之一


現在手機全是按你的愛好推送,你只看自己喜歡的,你不會彆扭,不會被提升,怎麼可能進步呢?

彆扭,往往是進步的標誌,因爲你進入到陌生的領域。

我認爲,現在手機這種投其所好是毀人的最好方式之一。

當年輕人都開始不讀書的時候,誰讀書誰就會殺出一條血路。誰用手機的時間少一點,多給自己一點無聊的時光,偉大的創造就有可能誕生在誰那裏。

國外的作家已經說得很明白,“手機拿走了人們的無聊,也順便把與無聊有關的偉大一併拿走”。

這個時代只有優秀的、不同於其他人的人,纔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單純靠年齡獲取機會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上世紀80年代時高唱,“要靠你要靠我,要靠80年代的新一輩”,那是因爲動亂時代製造了很多人才匱乏,所以年輕人得寵,擁有巨大的機會。

我25歲就做了中央電視臺新聞主持人,29歲被破格提拔爲高級編輯,相當於教授級。

這樣的故事現在不多了,原因就在於我們那時擁有巨大的青春機遇期。


白巖鬆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02

天天看手機,怎麼能出人頭地?


後來有很多同行懷念過去的時代,哎呀上世紀90年代《東方時空》今天有人走,明天又有人來,像延安一樣。

我經常給他們棒喝一下,“差不多行了,我們趕上了一段不正常的時代,現在時代正常了。”

上世紀80年代強調幹部年輕化,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現在一年畢業800來萬大學生。

什麼叫正常時代?論資排輩,排隊不加塞。

80後的前面有70後佔着位置,90後你沒什麼抱怨的,前面80後排着呢,而且你在等待的過程中,00後都來了。

這就是一個正常時代的標誌。

想要讓自己的命運發生改變,就要創新,就要比別人優秀。

你天天跟別人看的是同樣的手機,玩一樣的東西,命運怎麼能在一羣同樣低頭的人裏把你擇出來?


白巖鬆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03

現在人多識少智

我既不上微信也不上微博,因爲不想把手機變成手銬。

據統計,中國男生平均每天看手機170分鐘,女生少點。人們已經對手機產生了一種依賴,隔一分鐘不看就慌。

要知道手機是幫手,不是你的主人。

手機是很好呀,沒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在互聯網手機時代下,當老師越來越難,你講到3,已經百度到8。

困惑出現了,大家都滿意於互聯網給予了你的圖書館,你擁有了知識,那麼撲面而來的是否是智慧呢?

我們最需要的到底東西是什麼?知識獲得就可以了嗎?

現在獲取知識太容易了,讓人們產生了錯覺,以爲有了知識就什麼都有了,其實不對。

現在人是多識少智,以前的偉人卻是少識多智,要知道知識是爲了到達更大智慧的階梯。

我們的古人,如老子、孟子等等,他們的知識很少,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他們便只能仰望星空,可是如今留下的智慧還在指引我們的心靈之路。

如今現在沒人仰望天空了全只低頭看手機。



白巖鬆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04

你可以繼續玩手機

更多人使用手機是在社交和抵抗無聊。

世上最大的經濟就是無聊經濟。你可以繼續玩手機,可是除了創造力會衰竭之外,最重要的是讀手機的人都一樣。

你與別人一樣低頭,看到的也是一樣的內容。沒有智慧你便不能跟別人同,誰也不比誰高多少。

要知道一個人的工資與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越不可替代你才更有資本去談價值。

世界首富是比爾蓋茨。他的辛苦指數與清潔工比差遠了,可是清潔員兩天培訓便可上崗,可他只有一個。

知識是起點,是探索智慧的起點,而過去知識是終點。

相关文章